南京财经大学大二国贸考试资料 下载本文

战略贸易理论的评价

随着产业内贸易取代产业间贸易而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形态以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不仅仅来源于各自的比较优势,相反,贸易优势更多的则是来源于各国之间在市场形态、经济规模等方面的差异。由于以比较优势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是建立在非现实的假定条件下的,因而其所揭示的理想化的贸易形式与现实也就相去甚远,但贸易政策的制定则必须从现实出发,其目标只有通过对竞争优势的发挥才能实现。这种理论的倾斜和政策的逆转,反映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长期面临的困惑。

战略贸易理论,作为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被传统贸易理论忽略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从而使贸易理论更加贴近现实,而且改变了贸易政策选择的思维方式,是政策选择走出了比较优势的误区,由于现实的市场结构是以寡头垄断为特征的,因而自由贸易政策就可能不是一个国家唯一正确的政策选择。战略贸易理论学者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探讨了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适当的干预政策对一国产业发展和贸易发展的积极影响,建立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框架,论证了在一定条件下一国能够通过采取那些可给予其国内产业竞争优势的政策而获得利益。尽管战略贸易理论仍在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批评,但他对目前的国际分工及贸易格局却不可否认地产生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

当然,战略贸易理论并非无懈可击,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由于该理论背离了自由贸易传统,强调适当的政策干预有可能影响市场的运行效果,主张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来转移他国利润从而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并在实践中被扩大化为战略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因而遭到了许多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战略贸易理论模型的运用,实际上构成丁现代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理论支持,而且,一般均衡论是主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战略贸易理论突破传统的分析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该理论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其次,尽管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实践中确实可以起到扶持相应产业发展的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其实施是以他国利益的牺牲为前提的,因而势必会招致贸易对象国的强烈反应乃至报复,从而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抵消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功效。第三,如前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是有许多限制性条件的,其中有些条件是客现存在的,有些条件则不一定能够满足。这种状况必然会使战略性贸易政策运用的现实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再者,信息的不完全也有可能会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误,从而造成资源错置,效率降低,甚至产生负面效果的情形。

18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四节 内部化理论 一、 科斯与内部化理论 ? 1、罗纳德·科斯(R. H. Coase):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定理:法定权利的

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看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交换的交易成本为零。

? 2、内部化理论可以追溯到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论文,文中科斯首次提出了交易成本、企业边界的问题,但当时未能引起世人注意,后经多人发展,形成了系统的内部化理论。

? 3、科斯内部化含义:市场不完全将使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企业为了避免这些额外增加的成本,便产生了“内部化”即以企业内部市场取代不完全的外部市场的倾向。 ? 3、企业的性质:对市场的替代

? 4、企业的边界:内部化边际收益=内部化边际成本

5、外部市场和市场内部化的差别

二、内部化理论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 ? 1、内部化理论代表人物

内部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英国里丁大学的巴克利(P.Buckley)和卡森(M.Cason)及拉格曼(A. Rugman)提出的。 其提供了与垄断优势理论不同的研究思路,其理论有力地解释和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跨国直接投资行为,一度被称为跨国公司理论的核心,至今仍然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之一。

2、内部化理论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

内部化理论把市场不完全性作为分析研究问题的基本前提,指出市场不完全或垄断因素存在会导致企业参加市场交易的成本上升,企业就会创造内部市场进行交易。

这里理论所指的市场不完全性主要是指中间产品市场,包括半成品、特别是技术、信息(渠道)、营销技巧、管理方式和经验等无形资产市场的不完全性。市场不完全性导致许多交易无法通过外部市场来实现,即使实现,企业也要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必然促使企业创造其内部市场进行交易,企业便获得了扩张力。

这一内部化过程如跨越了国界就是对外直接投资。

三、市场内部化的动机 ? 1、减少交易成本

? 2、规避中间市场的不完全性 ? 3、运用内部调拨价格 ? 4、维护垄断优势

四、决定企业内部化的四个因素

?1、产业因素:如产品特征、外部市场结构、规模经济等 ?2、区域因素:如地理位置、文化差异、社会心理等 ?3、国别因素:如国家政治、法律、金融、税收等

?4、企业因素:如企业的国际化实施能力、人才储备、企业文化等 五、理论评价

内部化理论从内部市场形成的角度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跨国公司的内在形成机理有比较普遍的解释力。

内部化理论的不足之处是过分注重企业经营决策的内部因素,而忽略了对影响企业运作的各种外部因素的分析,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缺乏总体认识,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区

位选择等宏观因素也缺乏把握。 第五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代表人物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约翰.邓宁在1977年撰写的《经济活动的贸易区位与多国企业:一种折衷理论的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邓宁认为,过去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只是从某个角度进行片面的解释,未能综合、全面地分析,因此需要用一种折衷理论将有关理论综合起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基本观点

邓宁认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决策是由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决定的。 同时具有以下三优势方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 1、企业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垄断优势;

? 2、企业通过内部市场来扩大对这些优势的利用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公司更有利; ? 3、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来利用其拥有垄断优势要比利用母国要素投入更有利。

三、三种优势

?1、所有权特定优势

也称”竞争优势“或”垄断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技术创新能力、规模经济、无形资产等方面的优势。 ?2、内部化优势

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性,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优势,内部化的优势越大,企业就越容易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3、区位优势

指东道国所特有的、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劳动力成本、市场潜力、投资环境、东道国政策等。

五、理论评价

优点:融合了以往各种学说的精华,并加以归纳与总结,使理论更加丰富——理论较全面!

不足:它过于注重对企业内部要素的研究,忽略了企业所处的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第六节 比较优势(边际产业扩张)理论(选修) 一、代表人物与观点成因 70年代,日本学者认为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无法解释日本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 Kojima)在1987年发表的著作《对外贸易论》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依据日本企业的海外投资实践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与规律作出了新的解释。 二、理论观点与推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 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比较优势的产业留在国内发展)

? 第二,企业和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有利于当地比较优势产业的建立,

两国可以在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引致的贸易中互补,并能更大程度地受益。

小岛清根据以上基本观点得出以下重要推论:

?1、可以把“比较优势”看成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

?2、按照边际产业扩张原则对外直接投资,不是取代贸易,而是补足和创造(扩大)贸易。 ?3、应当立足成本按比较成本原则进行判断。

?4、应重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意义。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从投资国和东道国之间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开始依进行移植,移植载体最好是中小企业。 ?5、比较成本和比较利润两者相互关联。 三、评价 1、合理之处

向东道国转移边际产业,顺从贸易导向的投资模式,从技术差距较小的产业向海外移植产业,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共同理论基础是很有价值的,它丰富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存在的问题

?1、缺乏普遍性和说服力。 ?2、小岛清的学说“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将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移植到国外”,这在实践上不成立。

?3、小岛清理论的隐含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这不合乎实际,完全不谈垄断因素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不客观的。忽略了企业技术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作用。 ?4、该理论回避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是指进口国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非关税壁垒(配额、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

国际投资的八种理论

[编辑]

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的奠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ymer)。1960年,“垄断优势”最初由他在其博士论文《国内公司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先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