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年龄称谓 下载本文

浅谈中国古代年龄称谓

泱泱历史长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不断地从中吸收着养分,同时也不断地进行着创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对中华古代文化的体悟和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带来的无限魅力。因此,笔者今天想要从中国古代年龄称谓这一角度对中华文化略见一二。

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很有讲究,不仅对男性和女性有这明显的区分,而且其中更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文化气质。很多用法流传至今,使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中国古代的一些风俗习惯,文化礼节,人生哲理,更可以以点带面,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风貌和内涵。下面笔者选取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年龄称谓,并以此进行分析,回望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

襁褓表示刚出生的婴儿。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孩子刚出娘胎,刚一享受活动和伸展肢体的自由时,人们又重新把他束缚起来。人们用襁褓把他包着,把他放在床上这样睡着:头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两腿伸直,两臂放在身子旁边,还用各式各样的衣服和带子把他捆扎起来,连位置也不能挪动??”这段话出自二百多年前法国人所编的《博物学》一书。从这里我们很明显地看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父母出于爱孩子和保护孩子之心,给孩子缚上襁褓,却殊不知再无形中也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中国父母保护孩子的行为在西方人看来成了对孩子天性的束缚。从抽象意义上来说这也许也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悖论,到底该如何掌握爱的尺度,值得我们现代人不断的去思考与探索。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语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古人认为15岁应当学各种学问和技艺,15岁也是正式成人前的重要标志,所以要将头发束起来,不仅表示庄重,也代表着一种“中正”的观念,寄托着男子正式人格和志向的确立的愿望。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即发簪,用发展将头发盘起来,行笄礼,表示女子已到出嫁的年岁。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女子15岁便已达到适婚年龄。从现代人的观点看,这种婚姻制度不仅不符合人的生理发育特点,而且也是对女子的一种压迫和束缚。

从中国古代男女15岁这一年龄的不同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古代起,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就是不平等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早已有之,这对中

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男子要努力读书,求取功名,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主要的责任,扮演着更具有主导地位的角色。而女子的地位明显不如男子,始终被束缚在家庭中,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被歧视和压抑的地位,这种现象到了明清时期日益明显,“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七出之条”的观念成为了中国古代女子身上的沉重枷锁。

弱冠:指男子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弱冠礼对古代男子来说是成人的标志。仪式隆重而庄严,冠礼在宗庙举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男子20岁开始真正求取自己的人生,走出家门,承担起社会责任,由此也树立起了汉民族传统的文人形象。

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立”表示作为个人的价值观已经确定,有了独立的人格,开始独立的面对人生的种种困难,立于人世间,同时塑造起了男子当顶天立地的形象。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古人认为40岁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不再对自身和世界迷惘不清,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能力辨别善恶,美丑,忠奸等等,体悟了更多的人生道理,心境也日渐开阔和明晰。

知天命:指50岁。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艾:亦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两者表达了类似的意思,都预示着人生过半,能够感受到天地间的必然规律和人生注定的命运,更通透的看清了人和世界的关系,将很多事都已经看开了,想通了,不汲汲于凡尘俗世,获得了更逍遥淡定的人生态度。

耳顺:指60岁。语出《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花甲:也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也称: 平头甲子、还历之年、杖乡之年。耳顺意思是人活到六十岁就\言至心通,无所违逆\了,看尽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沧海桑田,已经达到了万事随心,处变不惊的人生境界。

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也称:从心之年、杖国之年、悬车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到70岁,朝廷就赐杖以示尊敬,士大夫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杖,称之为“杖国”。体现了古人的一种委婉说法,同时也表示了对长者的敬重。

期颐: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颐”表示颐养天年,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长寿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视孝顺父母的传统观念,由此看出中国传统家庭生活的一个侧面。

往上超过100岁,还有人瑞,茶寿,花甲重开,古稀双庆等说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是丰富其妙的,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亦是多姿多彩。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文化宝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让传统文化成为我们文化发展的养料,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