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实验化学》问题整理与思考(珍藏版) 下载本文

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专题结论】

1、要研究物质的反应速率,首先要理解该反应的原理,在充分理解反应原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影响实验的因素进行科学的研究。

2、对比实验法在条件控制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及注意事项。

3、反应条件的改变不进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也会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实际应用中要兼顾化学反应速率(产率)和化学平衡移动(产量)。

课题1、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温度与浓度)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对于某个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如何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2、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影响,若是可逆反应,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3、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如何解释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活化分子总数或活化分子百分数?)

4、如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以硫代硫酸钠和硫酸反应为例,用些方法可以比较反应的速率大小? 5、硫代硫酸钠的电子式、制备及化学性质?

6、S2O32- + 2H+ = SO2↑+ S↓+ H2O 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7、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的速率测定中,如何比较出现浑浊的快慢?标有“+”的白纸起什么作用?什么时候开始计时,什么时候结束计时?

8、实验比较法探究条件对实验的影响时,实验记录表在设计上有什么要求?

【拓展课题】

4-1“蓝瓶子”实验

1、蓝瓶子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2、该实验中能否无限次重复颜色变化,为什么?

3、指出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并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4、本实验中,亚甲基蓝的作用是什么?

课题2、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

1、 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为什么能加快反应速率?(用过渡态理论解释)如何判断催化剂?催化

剂有哪些特性?

2、 【归纳整理】中学化学中的典型的使用催化剂的反应

3、 双氧水的电子式、结构式和空间构型?化学性质(不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弱酸性),结合方程式

说明?

4、 双氧水的贮存和用途?

5、 研究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速率影响,比较反应速率大小的原理是什么?用到哪些主要仪器?如何检验

装置的气密性?有哪些优缺点?(便于滴加双氧水,但不便于氧气的收集和读数) 6、 【归纳整理】中学阶段常见的气体体积测量装置 7、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拓展课题】

4-2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 1、酶催化的特性?

2、使用加酶洗衣粉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3蔗糖的燃烧 1、现象是什么?

2、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蛇”?

3、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通过本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5

课题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 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对象;特征)如何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2、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本质;定性;定量)

3、 写出重铬酸根和铬酸根的可逆转化方程式,指出离子的颜色?酸性条件和碱性条件下的颜色判断?酸

化时为什么不能选择加盐酸?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4、 写出[CoCl4]2-和[Co(H2O)6]2+的可逆转化方程式,指出两种配离子的颜色?分别写出氯化钴溶液加入浓

盐酸、固体无水氯化钙、蒸馏水的颜色变化;加入蒸馏水后,对溶液加热,颜色如何变化?若向氯化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请考虑溶液的颜色变化? 5、 加热氯化钴晶体(CoCl2·6H2O),颜色如何变化?比较氯化钴晶体加热和氯化镁晶体(MgCl2·2H2O)

加热的区别,你得出什么结论?

6、 将氯化钴晶体溶解于无水乙醇中,乙醇的作用?

7、 乙酸乙酯水解条件的比较实验中,加入指示剂的作用是什么?反应前后水层的颜色是否一致?根据什

么现象比较水解的程度?本实验中为了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需要注意什么问题?通过本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8、 乙酸乙酯水解条件的比较实验中,加入蒸馏水、硫酸和氢氧化钠在浓度和体积上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本实验如何保证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反应?若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有什么不同? 9、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哪些因素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10、 【归纳整理】

(1) 化学条件变化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反映在图像上主要有哪些图像?(速率-时间图;转化率-时间-温

度-压强图)

(2) 什么是等效平衡,有几种情况,如何区分?

【拓展课题】

4-4 淀粉与碘显色现象的探究 1、淀粉与碘显色的原理是什么?

2、选用碘或淀粉作指示剂时,应注意什么问题?(I-浓度;温度;酸度;淀粉新鲜程度)

3、四氯化碳能否萃取碘-淀粉溶液中的碘?如何理解?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淀粉,会如何?

4-5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压强改变对平衡移动影响的适用范围?

2、当用力推压活塞,注射器内的二氧化氮分子数目怎么变化?颜色的深浅和什么有关? 3、本实验中,如何观察有助于得出正确结论?不同的方向观察有什么区别?

专题5 电化学问题研究

【专题总结】

1、原电池和电解池在原理上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原电池和电解池?

2、原电池和电解池在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上有什么区别?在装置设计上又有什么不同? 课题1、原电池

1、 什么是原电池?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什么?两个电极材料必须不同吗?

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分别从电子转移、离子移动、发生的电极反应等角度说明) 4、 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有何不同?

5、 什么电极的极化,极化会对原电池造成什么影响?哪些方法能消除极化?

6、 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能消除极化?盐桥的作用是什么?双液原电池在设计上有什么

6

要求?

7、 哪些因素会影响原电池的放电效果?

8、 如何设计原电池?(单液原电池和双液原电池)

9、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区别?电化学腐蚀分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两者有何区别?结合铁的腐蚀,

分别写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10、 根据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有哪些金属防护的方法? 11、 归纳常见的燃料电池,写出对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12、 写出常见电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铅蓄电池、碱性蓄电池、银-锌电池,其中铅蓄电池在放电和充

电时,正负极和阴阳极之间的关系? 13、 【总结】原电池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技巧,如何判断溶液酸碱性?特别注意电极反应的产物与

介质之间的反应 14、 【实验步骤问题汇总】

(1) 原电池实验中,在锌片和铜片之间放一块海绵,其作用是什么? (2) 向原电池装置中加入重铬酸钾晶体,其作用是什么?

(3) 氢氧燃料电池制作实验中,如何处理碳棒有助于其吸附更多的氢气和氧气?为什么用硝酸钾溶液

做电解质,能否用硝酸铜替代?

(4) 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中,如何检验铁钉已被腐蚀?通过本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拓展课题】

5-1干电池模拟实验

1、锌锰干电池需要密封包装,原因是什么? 2、本实验中正负极材料是什么? 3、本实验中电极反应方程式?

4、本实验中塑料瓶瓶内衬一层滤纸的作用是什么?向烧杯中加入少量面粉的作用是什么?

课题2、电解和电镀

1、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分别从电子转移、离子移动、发生的电极反应等角度说明) 2、离子的放电顺序?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钉镀锌为什么可以在阴极析出金属锌,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从电解质分析,电解的几种常见类型?电解电解质型、电解水型、电解电解质和水型 4、电解工作原理应用举例(写出对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1)冶炼金属:钠镁铝 (2)电解精炼铜

(3)燃料电池的制作(电解氯化钠溶液)

(4)电解氯化钠溶液①石墨电极,实验室电解饱和食盐水②石墨电极,氯碱工业③铜电极电解稀氯化钠溶液④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5)电解硫酸钠溶液制备硫酸和氢氧化钠 (6)电镀

(7)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测定 (8)电解碘化钾溶液制备碘酸钾

5、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跟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及用铜电极电解稀食盐水有哪些不同,结合电极反应方程式说明,并指出对应的现象? 6、【实验步骤问题汇总】

7

(1)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如何检验阴极和阳极的产物?某学生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阳极产物无明显现象,可能原因是什么?理论上两极产生的气体应相等,实际收集到的气体是阴极多于阳极,为什么? (2)氯碱工业用离子交换膜法,其优点是什么?氯化钠为什么需要提纯?

(3)铁钉镀锌实验中,电镀液中氯化锌、氯化钾、硼酸的作用是什么?对镀件需要做什么处理?控制镀液的组成及对镀件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4)电镀时,镀件和待镀金属应分别连接在哪个电极?

【拓展课题】

5-2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测定

1、电解法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原理是什么?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需要测定哪些数据? 2、用作电极的铜片先用稀盐酸处理,再用酒精或丙酮擦洗,其作用是什么? 3、配制硫酸铜电解质溶液时,加少量浓硫酸,目的是什么? 4、本实验中,要求两电极的距离为1.5cm,这是为什么?

5-3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1、本实验有什么现象,用反应方程式解释?

2、取产生的橙黄色沉淀,加入稀硫酸,有什么现象?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取产生的橙黄色沉淀,加入浓氨水,有什么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又有什么现象,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通过本实验,你有什么体会?

专题6 物质的定量分析

【专题总结】

1、 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

取样→试样的溶解→干扰组分的分离→测定方法的选择及数据的测定→数据的分析处理及结果的表示 2、 物质的定量分析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 误差分析(2)数据测定(仪器选择:滴定管或电子天平;平行实验取平均值)(3)数据处理(有

效数字;数据的取舍)

(2) 误差的表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绝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 课题1、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1、 食醋的总酸含量是如何定义的?

2、 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结构上有何不同,如何理解?滴定管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3、 如何使用容量瓶(如何检漏?)和移液管?

4、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食醋样品,恰好中和时溶液的酸碱性如何?为什么?因此应该选用的指示剂

是什么(如何选择指示剂?)?描述滴定终点的现象?

5、 滴定分析法数据记录表格如何绘制?(体现定量实验的数据分析要求) 6、 【实验步骤问题汇总】

(1) 配制NaOH溶液和稀释食醋的蒸馏水在实验前应加热煮沸2~3分钟,目的是什么? (2) 本实验中,市售的食醋为何要进行稀释10倍?

(3) 滴定过程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其作用时什么? (4) 滴定过程中在操作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5) 如果不小心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加过量,溶液显深红色,如何补救? (6) 本实验中食醋总酸含量的计算公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