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实验化学》问题整理与思考(珍藏版) 下载本文

苏教版《实验化学》问题整理与思考(珍藏版)

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课题1、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1、 画出该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

2、 海带需要灼烧的目的是什么?需要哪些仪器? 3、 溶解时煮沸的作用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4、 海带中提取碘时,需要进行酸化,目的是什么?

5、 氧化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氧化需要注意什么? 6、 如何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7、 若要分离碘的CCl4溶液,分别得到碘和CCl4,应采用什么方法?

8、 某同学按书本步骤进行实验,加入淀粉试剂,没有变蓝,可能的原因是? 【拓展课题】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

1、 茶叶灼烧得到的灰分为什么用盐酸溶解?

2、 实验中如何使钙与铁、铝离子分离,原理是什么? 3、 检验钙、铁离子的反应原理?

4、 有哪些方法可以检验铝离子?如果用铝试剂,为什么要用弱酸性的环境? 【总结】

从植物中分离与提纯的一般思路和一般过程是什么?

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1、 纸层析法的原理是什么?

2、 用于纸层析的滤纸条通常剪去两角,为什么?

3、 点样时须事先做标记,能否用钢笔?点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4、 如何向试管中加入展开剂?

5、 为什么进行层析操作需要盖上橡胶塞,作用是什么? 6、 层析结果是铁离子在铜离子的上方,说明了什么?

7、 为什么进行氨熏?如何进行氨熏?氨熏后滤纸上有何现象,用离子方程式加以解释? 【拓展课题】菠菜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

1、 菠菜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丙酮、细沙、碳酸钙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 用粉笔进行层析时,为什么要选择干燥、多孔的粉笔进行实验,本实验中流动相和固定相分别是什么?

如何理解本实验中固定相和纸层析法中固定相的不同?

3、 总结检验铁离子的方法,用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4种) 【总结】

用层析法分离、提纯微量物质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课题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1、 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在操作上有什么区别?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有哪些常用途径获取热饱和溶液? 2、 重结晶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加少量溶剂”?重结晶会造成被提纯物质的损耗吗? 3、 影响晶体颗粒大小的因素是什么?有哪些方法有利于晶体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 4、 常见的过滤有哪些?有什么区别?(从仪器和使用条件加以说明)

5、 减压过滤的原理是什么?主要有哪些仪器,有什么优点?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哪些

沉淀不宜减压过滤?

6、 硝酸钾的制备原理是什么?

7、 取20g硝酸钠和17g氯化钾的原因是什么?加35 mL水溶解,原因是什么? 8、 蒸发浓缩时,为什么要“蒸发到溶液体积减少到约为原来的一半”?

1

9、 制备硝酸钾晶体时,为什么要趁热过滤?目的是什么?承接滤液的烧杯为什么应预先加2mL蒸馏水? 10、 减压过滤的主要仪器有哪些?优点有哪些?在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1、 如何提高产品的纯度? 12、 检验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的目的是什么? 【拓展课题】粗盐提纯

1、 粗盐提纯时,因选择哪些试剂?加入试剂的顺序如何? 2、 如何检验已提纯的食盐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3、 本实验中哪些环节用到玻璃棒,各起什么作用? 【总结】

物质的制备的一般过程是什么?重结晶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专题2 物质性质的探究

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无机物性质探究)

1、 画出金属铝的知识网络图(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偏铝酸钠、氯化铝) 2、 以铝为原料,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得氢氧化铝,其中原料最节省的是哪一种? 3、 铝盐常用于作净水剂,原理是什么?

4、 金属铝属于活泼金属,但通常性质稳定,为什么?

5、 为什么铝制容器不能用来腌制咸菜?有哪些方法可以形成和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能用离子方程式解

释的写出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6、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铝表面存在氧化膜?

7、 做铝和水反应的实验,可加入饱和Hg(NO3)2溶液,其作用是什么? 8、 铝单质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分析?

9、 什么是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常见的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有哪些,写出对应的反应? 10、 什么是配合物,写出你所知道的配合物,能写出反应的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结合实例比较配

合物和复盐的区别? 11、 进行铝和氧气反应时,“绕成螺旋状,上端绕紧一根火柴,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目的是什么?

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不容易成功原因有哪些? 12、 什么是比较法,比较法在物质性质探究性实验中应用时要注意什么? 13、 饱和氟化钠溶液能否置于玻璃瓶中,为什么? 14、 培养明矾晶体要注意哪些事项? 【拓展课题】铝热反应

1、 铝热反应的原理是什么,什么是铝热剂?铝热反应有哪些实际应用?

2、 铝热反应时,通常在纸漏斗的下方剪个小孔,用水湿润,并在下方放装有细沙的铁盘,为什么? 3、 如何引发铝热反应?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

结论:1、物质的结构影响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质的结构特点

2、无机物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课题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有机物性质探究) 1、 什么是醇,什么是酚?

2、 乙醇常用作溶剂,增大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胡蓉程度,这是利用乙醇的什么性质?乙醇也常用于洗

涤沉淀,这又是利用乙醇的什么性质?

3、 乙醇中的官能团是什么,能发生哪些反应类型,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4、 苯酚中的官能团是什么,苯酚能发生哪些反应类型,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其中,哪些常用于检验

苯酚?

5、 比较乙醇和苯酚的官能团和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你有什么发现,得出什么结论?

2

6、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含量,主要用到什么仪器?

7、 做乙醇、苯酚和金属钠的反应时,为什么要加入乙醚?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同样目的?分别观察到

什么现象?

8、 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该怎么处理?做过酚醛树脂的试管该怎么清洗?原理是什么?

9、 乙醇能否使重铬酸钾溶液褪色,原理是什么,写出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其他的醇是否也能使重铬

酸钾溶液褪色? 10、 乙醇制备乙烯的原理是什么,属于什么反应类型?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11、 乙醇制备乙烯的实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可能会发生哪些副反应?为什么需要用温度计? 12、 如何用乙醇制备纯净的乙烯,及如何除去乙烯气体中的杂质?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杂质气体对

检验结果有何影响,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13、 纯净的苯酚颜色与状态如何,实际观察到的苯酚又如何?什么原因? 14、 某同学做苯酚和溴水的反应,并无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生成的三溴苯

酚有无酸性,和苯酚比较,酸性强弱如何? 15、 苯酚与氯化铁溶液显色的本质是什么?反应后溶液酸性如何变化?归纳重要的实现弱酸性物质

转变为强酸性物质的反应(如氢硫酸和硫酸铜反应得到硫酸)? 16、 向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为什么不管少量或过量,产物都是碳酸氢钠? 17、 苯酚中苯环和羟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具体说明两个基团之间的影响?在常见的反应中,哪一个

既不能说明苯酚中羟基受苯环的影响而使它比乙醇中的羟基活泼,也不能说明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中的苯环比苯更活泼? 18、 设计实验证明盐酸酸性大于碳酸,碳酸大于苯酚,画出相应的装置图? 19、 结合本课题的内容,如何分离苯酚和乙醇的混合物? 20、 设计实验区分甘油、丙醇和苯酚? 21、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的含量的原理是什么?比较下列测定方法具体的应用:元素分析

仪、氢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原子吸收光谱、焰色反应、分光光度法。 【拓展课题】苯酚和甲醛的反应

1、 酚醛树脂的制备属于什么反应,产物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写出对应的方程式? 2、 比较线型和体型酚醛树脂的制备过程条件控制及产品,有哪些不同点?

3、 本实验中长直导管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不需要温度计?为什么使用水浴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

热? 【总结】

1、 有机物的性质决定于有机物的结构,主要是官能团;

2、 基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同基团连在不同基团上,性质既有相似性,又有特殊性 3、 酚羟基的活泼性大于醇羟基,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主要是羟基的邻对位。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定性实验) 1、 牙膏中常用摩擦剂有哪些,如何检验?如何检验Ca2+?

2、 含氟牙膏有什么特别功能?含氟牙膏中的氟以氟离子形式存在,能用什么方法检验? 3、 甘油在牙膏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检验?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4、 如何鉴别甘油、葡萄糖、醋酸、乙醇?总结新制氢氧化铜在有机物鉴别中的应用。 5、 如何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值? 6、 安全火柴的起火原理是什么?

7、 如何检验火柴头中的硫元素,能否直接检验?总结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

程式。检验二氧化硫是利用二氧化硫的哪些性质?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8、 如何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能否直接检验?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9、 用硝酸银溶液、稀硝酸和亚硝酸钠溶液来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时,试剂的添加顺序如何?

3

10、 比较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实验过程,有何不同? 【拓展课题】

3-1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测(定量实验) 1、实验原理是什么,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2、如何配制较稀的高锰酸钾溶液,能否直接配制?高锰酸钾溶液往往要加一些硫酸酸化且一般要现有现配,为什么?所用的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要小,为什么?

3、实验中,抽气时应慢慢抽拉活塞,为什么?如果抽拉活塞太快,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4、为提高实验的检测结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3-2汽车尾气成分的检验

1、如何收集汽车尾气? 2、一氧化碳如何检验?新鲜鸡血中加入草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

1、 物质检验的一般过程(方法)是怎样?如何评价实验方案及装置的优缺点? 2、 比较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区别? 3、 总结常见气体和离子的常用鉴别方法。(可参考《实验手册》P22、教材P42(4))

课题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定性实验)

1、 误食亚硝酸钠引起中毒的原因,体现亚硝酸钠的什么性质?

2、 用化学方程式(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描述亚硝酸钠的化学性质: ①受热分解(亚硝酸钠受热分解)

②亚硝酸的生成与不稳定性(亚硝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其酸酐是什么?

2+2-+

③氧化性(亚硝酸钠可与I-、Fe、S、NH4等反应) ④还原性(亚硝酸钠与KMnO4(H+)、K2Cr2O7(H+)溶液、溴水反应) ⑤沉淀反应(亚硝酸钠与硝酸银反应)

3、 总结氯化钠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4、 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有哪些实验方案,何种方法既简单有安全? 5、 为什么等浓度的亚硝酸酸性比醋酸强,在家中却可以用醋酸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拓展课题】

3-3 真假碘盐的鉴别(定性实验+定量实验) 1、碘盐为什么加碘酸钾而不加碘化钾?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碘盐鉴别的原理?

3、本实验用碘化钾作还原剂的优点和缺点分析? 【总结】

1、 物质鉴别的一般过程。

2、 评价实验方案优劣的基本思路。

3、 物质鉴别类实验方案设计的描述:语言描述和图表描述。 4、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有什么异同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