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允许变化 到怎样的数值(最大或最小),原最优解仍能保持不变;或者当某个参数的变化已经超出允许范围、原有的最优解不再“最优”时,怎样用简捷的方法重新求得最优解。
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主要是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关因素发生多大变化时会使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二是有关因素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
(一) 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最大最小值法) V=FC/(SP-VC) SP=FC/V+VC VC=SP-FC/V FC=V(SP-VC) 例题见教材P104
(二) 有关因素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
反映敏感程度的指标称为敏感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
式中:敏感受系数为正数,表明它与利润同向增减;敏感系数为负数,表明它与利润反向增减。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FC/P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V×VC/P 单价的敏感系数=V×SP/P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V(SP-VC)/P 两点规律性的结论:
第一, 关于敏感系数的符号。正号表示同向关系,负号表示反向关系。 第二, 关于敏感系数的大小。(1)单价的敏感系数肯定大于销售量的敏感系数;(2)通常情况下,单价的敏感系数是最大的,涨价是企业提高盈利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而价格下跌则是企业最大的威胁。
第五节 经营杠杆原理
一、 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及其计算
(一)经营杠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支出,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现象。
证明:设P1=(SP-VC)V1-FC P2=(SP-VC)V2-FC P2-P1=(SP-VC)(V2-V1) (P2-P1) (SP-VC)(V2-V1) P1 = (SP-VC)V1-FC (SP-VC)(V2-V1) (V2-V1) > (SP-VC)V1 = V1
(二)经营杠杆利益:经营杠杆的效用就是以销量的较小变动,引起销售利润的较大
变动,利用固定成本这个杠杆,通过扩大销售所得的利益叫做经营杠杆利益。
(三)经营杠杆系数(DOL):根据利润和产销量的关系,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
量变动率的倍数称为经营杠杆系数或营业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系数(DOL)=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P/P = △V/V
17
△P V = △V × P =(SP-VC)V/P =(P+FC)/P =1+FC/P
由公式可知,DOL大于1,固定成本越大,DOL也越大。
DOL是在一定销售量(额)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的贡献毛益或固定成本和利润计算的,由于各种产品的盈利水平不同和销售量(额)的基础不同,值得指出以下两点: (1)不同产品的DOL不同。
(2)一种产品在不同销售量基础上,具有不同的DOL。
例:某产品最近三年的销售额,平均每年递增20%,根据下表所列资料,计算每年的DOL。 年限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销售额 2000 2400 2880 变动总成本 1600 1920 2304 贡献毛益 400 480 576 固定成本 300 300 300 销售利润 100 180 276 解:第一年DOL=400/100=4 第二年DOL=480/180=2.7 第三年DOL=576/276=2.1
计算结果可看出,同一产品有不同销售量(额)基础上的DOL杠杆系数不同,在销售量(额)水平较高的基础上,DOL较小,这正是经营杠杆作用的结果。
二、 经营杠杆系数的用途 (一)用于经营预测
1、根据销售量计划增减率,预测目标利润。
△P/P (令R=△V/V)
DOL= △V/V △P = P×R
△ P=R×P×DOL
则P1=P+R×P×DOL
=P(1+R×DOL)
例:某企业基年实现销售额400万元,变动成本260万元,固定成本支出100万元,实现利润40万元,计划年度预计销售额增长20%,计划期的目标利润是多少?若计划的度销售额降低10%,计划期目标利润降低到多少?
解:DOL=(400-260)/40=3.5 若销售额增长20%时
目标利润=40×(1+20%×3.5)=68万元 若销售额减少10%时
目标利润=40×(1-10%×3.5)=26万元 2、根据计划期目标利润,预测目标销售额 P1=P+R×P×DOL
18
P1-P=R×P×DOL P1-P R= P×DOL
仍用上例数据,若计划期目标利润为68万元时,计划期目标销售额的增长率为: 目标销售额的增长率=(68-40)/(40×3.5)=20% 目标销售额=400×(1+20%)=480万元 (三) 反映企业经营风险
DOL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大。 三、 影响经营杠杆系数的因素 (一) 固定成本FC
FC越大,DOL越大,两者同向变动。 (二) 产销量(额)
产销量越大,DOL越小,两者反向变动。
第四章 短期经营决策
目的与要求:管理会计在不同决策中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从总体上掌握不同成本概念在经营决策中的不同作用、不同成本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经营决策基本方法的原理及应用的条件等问题,并能融会贯通地掌握相关的内容,为以后的灵活应用打下基础。
第一节 经营决策的程序和分类 一、 经营决策的概念 二、 经营决策的分类 三、 经营决策的程序
第二节 决策分析中的特定成本
决策(Decision making)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活动。所谓决策,是指决策者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在占有完备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并决定采用最优方案的过程。
西方管理专家认为“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中心在决策。”可见决策问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定价、存货控制等都必须有正确的决策。它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般而言,企业正确决策的标准主要看是否能以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短期经营决策是相对于长期投资决策而言的,通常只对企业一年内的收支盈亏产生影响。它主要考虑怎样使现有资源得到最好的利用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决策就在于从各个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有两个:成本和经济效益,而成本又是影响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使企业的决策更加准确可靠,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各种成本同决策之间的关系。从与企业决策是否有关,成本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一、机会成本
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而放弃另外的方案。此时,被放弃的次优方案所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中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19
由于机会成本仅仅只是被放弃方案的潜在利益,而非实际支出,因而不能据以登记入账。但由于公司资源的有限性,必须充会利用资源效益,所以,机会成本在经营决策中应作为一个现实的重要因素予以考虑。
二、差量成本
差量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根据不同备选方案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 三、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产量(业务量)向无限小变化时,成本的变动数额。
边际成本和变动成本产有区别的。变动成本反映的是增加单位产量所追加成本的平均变动,而边际成本是反映每增加1个单位产量所追加的成本的实际数额。所以,只有在相关范围内,增加1个单位产量的单位变动成本才能和边际成本相一致。
如果把不同产量作为不同方案来理解的话,边际成本实际就是不同方案形成的差量成本。
四、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可见,沉没成本是对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成本。
五、付现成本
付现成本是指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够改变其支出数额的成本。可见,付现成本是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
六、专属成本与联合成本
固定成本还可以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划分为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
专属成本是指可以明确归属于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或为企业设置的某个部门而发生的固定成本。没有这些产品或部门,就不会发生这些成本,所以专属成本是与特定的产品或部门相联系特定的成本。
联合成本是指为多种产品的生产或为多个部门的设置而发生的,应由这些产品或这些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
七、可选择成本与约束性成本
固定成本按照是否能够随管理行为改变而改变,划分为可选择成本和约束性成本两部分。
由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来决定其是否发生的固定成本,称为可选择成本。那些为进行企业经营而必须负担的,不能改变的最低限度的固定成本,称为约束性成本。
八、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对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称为无关成本。
第三节 短期决策分析的常用方法
一、 差额分析法
当两个备选方案具有不同的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时,根据这两个备选方案间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计算的差量损益进行最优方案选择的方法,就叫差量分析法。
二、 贡献毛益分析法
贡献毛益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备方案贡献毛益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
在运用贡献毛益法进行备选方案的择优决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不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贡献毛益总额,能够正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