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6章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第1节当今世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学案北师大版选修3 下载本文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一节 当今世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课 程 标 准 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 1.原因 (1)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干预大自然的能力增强、规模扩大。

(2)历史原因: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度消耗世界资源,大量产生和排放污染物。 2.表现 (1)臭氧层损耗。 (2)全球变暖。 (3)生物多样性锐减。

(4)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其他环境问题。 3.保护环境的努力

(1)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2)1987年世界各国签署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议定书。

(3)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4)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34个国家举行了“1990年地球日活动”。 (5)绿色和平组织等环境保护组织的活动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

1.原因

(1)人口急速膨胀,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2)世界资源短缺和锐减,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 2.表现

(1)粮食紧缺现象非常严重。

(2)水资源匮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因素。 (3)其他自然资源和海洋资源日益减少。

1.背景 (1)20世纪以来公众要求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

(2)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环境和资源问题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实施 世界资源短缺问题 重 点 难 点 1.生态环境问题和世界资源短缺问题。(重点) 2.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实施。(难点) 生态环境问题 - 1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提出

(1)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思想。

(2)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十五届理事会进一步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实施

(1)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到2000年,全球有100多个国家设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2)联合国成立了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审议《21世纪议程》执行情况。

(3)1997年第三次联合国气候公约缔约方会议通过《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1.概念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2.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2013年5月,中国政府宣布自2013年6月1日起,对中国黄、渤海及其他领海海域实行夏季休渔,禁止渔船在此期间进行捕捞作业,其体现的发展战略是

( )

A.防止环境污染 B.防止全球变暖 C.解决资源短缺

D.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原则 【解析】 实行夏季休渔,禁止渔船在此期间进行捕捞作业,其目的是保护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 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14年元旦前后持续多日的北京雾霾天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空气污染和环

- 2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境保护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众多专家和公众群体要求限购车辆和严格限行的呼声再次高涨。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北京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并举例说明解决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各国应怎样应对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材料解读 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材料一:汽车尾气排放是导致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材料二:可持续发展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环境问题、资源缺乏问题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第(1)题据“限购车辆”得出汽车尾气排放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他原解答思路 因、危害和举措。第(2)题据“环境保护”“清洁水源”“能源开发”得出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据“发展援助”得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应对措施 【尝试解答】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因:车辆保有量增加,汽车尾气排放增多,企业、居民生产生活排污,自然地理环境与气候因素影响。

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身心健康,增加社会财政与经济负担,影响经济发展。 举措:提倡绿色出行,加大对环境保护产品和科技的研发力度,减少空气污染源的排放,加大环保意识的教育普及,增强环境保护观念等。

(2)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短缺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平、合理、互惠、没有歧视的国际经济环境。 一、选择题

1.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负有主要责任的是( )

- 3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A.发展中国家 C.产油西亚国家

B.发达工业国家 D.联合国

【解析】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度消耗世界资源,大量产生和排放污染物是造成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B

2.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决定的( ) A.第27届联大 C.斯德哥尔摩会议

B.里约热内卢会议 D.京都会议

【解析】 1972年第27届联大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答案】 A

3.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定义和思想的文件是( ) A.《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京都议定书》

【解析】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思想。

【答案】 C

4.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 ) A.决定联合国成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B.具体规定各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C.进一步阐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D.举办“地球日”活动

【解析】 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具体规定各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南极上空,紫色和粉红色区域 表明臭氧层的严重衰竭状态

材料二

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

请回答:

(1)造成材料一中臭氧层“空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

- 4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