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 - 精品资料 下载本文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二十一世纪初叶,是我国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卫生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增强。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同步,紧密围绕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任务,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重大传染病的防治等方面开展工作,为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日益扩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对护理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特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

(一)加强了护士队伍建设

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护士126.6万名,是解放初期6万名护士数的20倍,与1985年63.7万名护士数相比,翻了一番。护士总数已经占到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9.4%。在护士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1.3%,具有大专学历的占24.3%,具有中专学历的占64.5%,与1985年相比,具备高等护理专业

学历护士的比例显著增长,中等护理专业护士的比例显著下降。提高了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护理教育发展迅速

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和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的基础。自1984年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高等护理教育迅速发展。截至2003年,开办护理专科教育的院校达到199所,开办护理本科教育的院校达到132所,开办护理研究生教育的院校达到13所,高等护理专业毕业生总数达到52120人,招生总数达到59174人。一直占据主体地位的中等护理教育规模开始缩减。护理教育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为中专、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同时,护理继续教育发展较快,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以及危重症护理、糖尿病护理、社区护理等专科护理领域的培训。

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护理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1996年以来,护理教育改革工作不仅涉及到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也涉及到了对各层次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三)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专业技术性逐步增强 护理是直接为人的健康提供服务的专业,其基本属性是医疗活动,并具有专业性、服务性的特点。近年来,护理工作的发展呈现出三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运用促进

了护理专业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护理在器官移植、多脏器衰竭等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现代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对护理内涵的扩充产生着重要影响,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以保障病人安全和诊疗效果为目标,满足病人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三是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日间病房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方兴未艾。据统计,截至2003年年底,全国已有95%的地级以上城市、52%的县级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至289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338个,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护士近8万名。

(四)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

在宏观层面,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建立了护士执业准入制度,对保证护士队伍的基本素质,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护士管理条例》已列入立法计划,将进一步完善护士执业准入制度,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执业规则,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在微观层面,医疗机构在健全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和规范,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二、我国护理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本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六届

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对医疗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作用与功能、服务模式、护理专业人员素质和能力及其工作范畴等诸多方面产生着影响。

(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断增长 1、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生活方式、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并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慢性病患病率为123.3‰,根据慢性病患病率推算,2003年全国慢性病患病总人数为1.6亿,这对疾病预防和患病者长期治疗、护理和康复等工作提出诸多要求。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超过10%和7%,已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老龄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为538.8‰,因此,老年人群因伤病活动受限、卧床以及失能的人数和持续的时间不断增加,这将大大增加老年护理和与老年有关的慢性疾病护理的需求量。

2、医学模式的转变

现代医学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一方面向分子水平和更深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扩展至人与社会、环境的系统层次,应用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