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五物质的分类 下载本文

硅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氮分子,错误;D、硅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易的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化学性质较稳定,错误。故选B。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生活离不开水,请结合水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________作用。 (3)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其优点是________。 【答案】H2O 吸附 反应更快,更充分等(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故答案为:H2O;

(2)“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吸附作用;故答案为:吸附; (3)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其优点是:反应更快,更充分等;故答案为:反应更快,更充分等。

14.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简称新国标)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加入了对用臭氧、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的规定。臭氧(O3)在消毒过程中转化为氧气。臭氧转化为氧气属于____________(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根离子(ClO-)也有消毒作用。ClO

+1+1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液态氯气在溶于水时会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也可以做消毒剂,请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胺的化学式是NH2Cl,用氯胺消毒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化学 +1 H2O+Cl2=HCl+HClO H2O 【解析】 【分析】

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原子团对应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 【详解】

(1) 化学变化是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臭氧转化为氧气有新物质氧气生成,故属于化学变化。 (2) 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原子团对应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x?1+(-2)?1=-1,则x=+1,故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液态氯气在溶于水时会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HClO),也可以做消毒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l2=HCl+HClO。

(3)氯胺的化学式是NH2Cl,用氯胺消毒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2Cl+X=NH3+HCl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后氮原子1个,氢原子4个,氯原子1个,氧原子1个,反应前氯原子1个,氮原子1个,氢原子2个,故X的化学式为H2O。

15.夏天蚊虫较多时常用电蚊拍和杀虫剂杀蚊虫。但,你知道吗,“电蚊拍十杀虫剂=火”!也就是说,电蚊拍遇到杀虫剂,很容易起火。

(1)通电的电蚊拍着火是因为杀虫剂中所含的除虫菊酯是可燃物,而“点火的凶手”是_____。

(2)空气清新剂也类似于杀虫剂,它的成分里有多种可燃性溶剂(如乙醇)。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下列有关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易燃易爆物品在家里存放和使用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不要存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 b、避免放在高温的地方

c、使用时,静电产生的火花不会引起爆炸 【答案】通电产生的热量 C2H5OH+3O2【解析】 【详解】

(1)通电的电蚊拍着火是因为杀虫剂中所含的除虫菊酯是可燃物,而“点火的凶手”是:通电产生的热量; (2)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

点燃2CO2+3H2O c

点燃2CO2+3H2O

(3)下列有关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易燃易爆物品在家里存放和使用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要存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容易发生危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避免放在高温的地方,容易发生危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使用时,静电产生的火花遇到可燃性气体引起爆炸;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c

16.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如图1是一种照明用的台灯。

(1)图1中的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箱是利用了铝的 ______________;

(3)向一定量的AgNO2和Cu(NO)2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则b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①②④ 延展 Zn(NO3)2 、Cu(NO3)2 【解析】 【详解】

(1)如图1中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铁螺丝钉、铝箔和铜制插头. 故填:①②④.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故填:延展.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65216Zn?Cu(NO3)2=Zn(NO3)2?Cu6564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因此:

在b点时,硝酸银恰好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故填:Zn(NO3)2 、Cu(NO3)2。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必备的学习能力——化学因实验而精彩。在实验室,娟娟小组关于硝酸钾做了如下实验。(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g) 实验操作 取20ml水,加入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 加入xg硝酸钾,搅拌 加入4g硝酸钾,搅拌 加热 冷却至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不饱和的溶液是_____; (2)一定饱和的溶液是_____; (3)溶液③的质量_____; (4)析出晶体质量_____。

【答案】① ②③⑤ 26.32g 4g

溶液标号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恰好饱和,得溶液② 得溶液③ 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晶体析出,剩溶液⑤ 【解析】 【分析】

根据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当外界情况发生改变时,饱和溶液会随着出现一些改变:变成不饱和溶液或者析出晶体仍为饱和溶液进行解答。 【详解】

(1)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①溶液还能继续溶剂硝酸钾,所以是不饱和溶液;故填:①;

(2)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溶液②是饱和溶液,溶液③中加入的硝酸钾不能继续溶液,所以是饱和溶液,而溶液⑤有晶体析出,所以也是饱和溶液;故填:;②③⑤;

(3)溶液②是饱和溶液,所以加入4g硝酸钾,搅拌,硝酸钾不能溶解,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在20℃时20mlL水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6.32g,溶液的质量=20g+6.32g=26.32g;故填:26.32g; (4)冷却至20℃,溶解的4g晶体全部析出,所以析出晶体质量是4g。故填:4g。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有关知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有三种方法:改变溶质的量、改变溶剂的量、改变温度。 18.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

写出A装置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若要制取氧气并测定体积,需将上述A、B、C装置进行组装,则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___(用导管口字母和“→”表示)。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_____.将产生的氧气分别通入D、E装置中,观察到D中的白磷燃烧,E中白磷不燃烧.这一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必备的条件是___。 【答案】铁架台 2KMnO4火点 【解析】 【分析】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方程式;

(3)若要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d→c→b; (4)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燃烧需要的条件。 【详解】

ΔK2MnO4+MnO2+O2↑ a→d→c→b 不易溶于水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