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下载本文

A. 萌发的种子细胞分裂旺盛更易发生突变 B. EMS诱导叶色基因中碱基对替换导致染色体变异 C. 获得不同类型的彩叶植株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 D. 大量处理青檀种子可加快育种进程 【答案】B 【分析】

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

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多,其突变数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4、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生殖细胞突变一般可以遗传给子代。

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详解】

A、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故萌发的种子细胞分裂旺盛更易发生突变,A正确;

B、EMS诱导叶色基因中碱基对替换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获得不同类型的彩叶植株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C正确;

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大量处理青檀种子可加快育种进程,D正确。 故选B。

的9

10.我国东北部的玉米螟和东部的玉米螟产生的信息素不同而不能相互交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不同玉米螟种群的基因库差异 B. 该现象表明地理隔离是生殖隔离形成的必要条件

C. 信息素差异形成的过程为: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信息素差异 D. 环境对玉米螟基因型的直接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答案】A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不同玉米螟种群的基因库差异,A正确;

B、地理隔离不是生殖隔离形成的必要条件,如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也可以导致生殖隔离,B错误;

C、信息素差异形成的过程为:地理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信息素差异,C错误;

D、环境对玉米螟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间接选择基因型,D错误。 故选A。

11.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 ) A. 用胃蛋白酶处理以获得单细胞悬液

B. 充入5%CO2以刺激细胞正常呼吸 D. 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产物

C. 加入经高压蒸汽灭菌的血清以提供营养 【答案】D 【分析】

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1)消毒、灭菌;(2)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3)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

10

天然物质。

0.5℃;适宜的pH:7.2~7.4。 (3)温度和pH:36.5℃±

(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

A、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以获得单细胞悬液,A错误; B、充入5%CO2是维持培养液的pH,B错误;

C、加入血清为动物细胞提供营养,高压蒸汽灭菌会破坏血清中的活性成分,C错误; D、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产物,D正确。 故选D。

12.目前普遍认可的人体体温调节学说是:在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正常人体为37.5℃左右),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与调定点比较,通过对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控,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因为某些因素,人体体温调定点可能上升或降低。图是某同学感染流感病毒后的体温变化曲线,依据本学说,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下丘脑中有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 B. ab段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引起体温调定点上升 C. bc段持续高热是此阶段产热总量大于散热总量的结果 D. cd段病人可能会出现脸色发红、身体出汗等症状 【答案】C 【分析】 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散热处于动态平衡;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

11

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

A、人体下丘脑中有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A正确;

B、正常人体为37.5℃左右,ab段体温调定点上升是由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引起,B正确; C、bc段体温维持在另一个平衡点,也是此阶段产热总量等于散热总量的结果,C错误; D、cd段病人通过增加散热来降低体温,会出现脸色发红、身体出汗等症状,D正确。 故选C。

13.右图是吲哚乙酸对香果树种子发芽率影响研究的预实验结果。有关本研究的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发芽温度属于无关变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 实验中适宜使用沾蘸法处理已经萌发的种子 C. 光照和高浓度吲哚乙酸均能够抑制种子萌发 D. 低于100mg·L-1的吲哚乙酸溶液可能促进种子萌发 【答案】D 【分析】

1、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2、在施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要考虑的因素有:温度要一致、所用的植物材料条件相同、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用浸泡法时)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

3、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详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