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A. 人口总数减少 C. 平均年龄减小
10. 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增长 C. 机械增长
【答案】9. D 10. C 【解析】 【分析】
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9题详解】
该图表示的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占比而非人口的数量,因此无法判断人口总数的增加或减少A错误。人口老龄化指的是60岁以上人口大于10%, 65岁以上人口大于7% 2016年相对于2000年虽有所上升,但是明显没有超过5%,因此B错误。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相对来说低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而26至50岁人口占比增加,因此整体来说平均年龄成增大趋势,而非减小趋势。C错误。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到64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图中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增多,D正确。 【10题详解】
有第一题可知,2016年相对于2000年人口占比增加最大的主要是26至5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也就是青壮年,由此可以推测,该城市就业条件好,吸引青壮年前来务工,引起了人口迁移,该城市低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有可能是教育因素影响,外出上学引起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增长。而不是自然增长,正确答案选C。医疗水平改善会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为中老年人应当增多,与题意不符。生育观念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比重的变化,而图中变化最明显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增加。不符合题意,A B D错误。
【点睛】人口的机械增长就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增长,自然增长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变化,主要指户籍人口。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
B. 医疗水平 D. 生育观念 B. 老龄化加剧 D. 劳动力增多
比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 10-15千米 C. 20-25千米
12. 不透水面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 ①② C. ②④
【答案】11. B 12. C 【解析】 【分析】
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11题详解】
有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读图判断即可。 【12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店面性质增加。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层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减少以致濒临灭绝。。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热岛现象”。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②④正确,①③错误。选C。
B. ①③ D. ③④ B. 15-20千米 D. 25-30千米
【点睛】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季节变化增大。
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0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 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 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 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 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14. 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0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能源结构 C. 资源条件
【答案】13. C 14. A 【解析】 【分析】
考查人类活动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题详解】
PM 2.5浓度,在10:00以后逐渐下降,有可能是地面温度逐渐身高,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上升,热岛效应增强。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带走了污染物,有利于PM 2.5浓度的下降,因此正确答案选C。浓度的下降与户外活动的减少无关,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降水的频率增加。并且并非10:00以后才产生降雨,汽车流量减少只会让PM 2.5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性,而并非下降, A B D错误。 【14题详解】
华东地区大部分时间段大气的二氧化硫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和人们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关。华东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而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和石油为主,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极大的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因此正确答案选A。二氧化硫的浓度和人口密度、资源条件无关。B C D错误。出行方式不同,对二氧化硫浓度有影响,主要区别在于汽车尾气排放量,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相对较高,二氧
B. 人口密度 D. 出行方式
化硫浓度也应高,说明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同。 【点睛】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图7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A. 运输时效高 C. 单位运价低
B. 单次运量大 D. 绕行路程远
16. 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A. 完善交通网络 C. 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15. A 16. D 【解析】 【分析】
考察交通运输的优缺点以及交通运输的意义。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15题详解】
铁路运输相对海运来说,速度较快,并且连续性较强,受天气影响较小,海运和铁路运输量都比较大,并且适合长距离运输,但是海运速度较慢,而且受海上天气影响较大,因此与海 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时效要更高,但是铁路运输单位运价要更高。正确答案选A,B C D错误。 【16题详解】
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需要更多的务工人员,因此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正确答案选D,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需要基础设施,交通通达度的提高,以及交通线路的优化,并非只是货运班列次数增多,A错误,货运班列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并不一定是促进了能源产业做大做强,B错误。货运班列的增加,跟改善环境质量无任何关系, C错误。
【点睛】铁路运量大,运速快,受天气影响相对较小。海运运量大,但是运速较慢,受天气影响较大。
B. 做强能源产业 D. 增加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