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的内容。
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通
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3.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赏析《拟行路难》)
一、导入。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鲍照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拟行路难》,看一看这些庶族寒士的心态。
二、作者作品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清新俊逸。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
三、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四、题解
拟:仿照、摹拟
《行路难》乐府旧题,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即:仿照《行路难》言仕途艰难,抒怀才不遇愤懑之情的乐府诗。 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四首。
五、鉴赏诗歌
1
1、诵读此诗,结合注释,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原诗 意译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比喻人生 际遇不同)。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举杯饮酒而中断了 《行路难》的歌唱。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人心又不是木石,怎会没有感情?欲言又言。 止,不再多说什么。 明确: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不屈的抗争精神。
2、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思与愤懑的? ① 比兴手法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
②直抒胸臆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七、八句直抒胸臆。 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六、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七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诗。
教学反思
《拟行路难》这首诗是选修教材中一首比较短小的诗,在阅读上并没有特别大的问题。高二的学生应该都可以自主完成本诗的基本学习内容。但对于鲍照这首诗的深层思想内涵,及所涉及的社会历史背景等方面的问题,学生还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我就将挖掘诗人内心的情感作为教学重点,并配合《拟行路难》(其六)为拓展练习,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更加深刻的理解鲍照的思想情感。
第二课时(赏析《行路难》及深入理解比兴手法)
2
一、导入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语言多悲愤,声调多悲凉。
二、鉴赏诗歌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理解思想内容
诗以 “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 “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2、李白与鲍照比较: 相同点:
1、体裁上,都是古体杂言诗。
2、思想内容上,在诗歌中都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悲愤抑郁之情,且都是借助于“行路难”这一特定含义,来暗指宦途的艰难。
3、技法上,都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把水的流向的不同比作人生的贵贱穷达的不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则是把宦途比作行路的艰难。
4、行为上,在抑郁之时,诗人都是通过喝酒来发泄内心的苦闷。 不同点:
1、从思想内容看,鲍照的诗歌,有对命运的抗争,但也是无力的表达,最后仍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吞声踯躅不敢言),而李诗虽有表达壮志难酬的苦闷,最后展现的是一种豁达和乐观。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凸现出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从语言风格看,从艺术上看,鲍照的这首《拟行路难》语言很质朴。全诗用近乎口语的文字写成,明白晓畅。诗人并非为写诗而造情,而是在倾诉衷肠,一吐为快,诗句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涌流出来,显得十分真切感人。正因为它并非以文为饰,没有以辞伤意之弊,故全诗气势连贯、浑然一体。这显然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不过,语言平易还不足以说明这首诗的特点。更难得的是鲍照用如此浅近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含蓄的诗意和深沉的感情。如“泻水置平地”的比喻很浅近,但如前所分析的,它包含了复杂的现实内容。又如“岂无感”三个字并不深
3
奥,但在鲍照的笔下,它既申诉了愁叹之情的合理性,又蕴含着对精神压抑的抗议。这些并不那么率直的诗意,都要从那质朴的语言中去细细体会。语言的平易与诗意的深邃,二者的融汇,使诗歌古朴而不流于浅露,含蓄而不失于生涩,具有一种浑朴莽苍的格调。
李白《行路难》语言高华,自然流畅,音节高亢,又抑扬宛转。形象鲜明突出,悲歌慷慨,于抑郁中冲出了奔放不羁的豪情。借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 理想还在。 答:借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理想还在。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 有为于当世。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 有为于当世。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重获重用、一展宏图的愿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重获重用、一展宏图的愿望。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情感。“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把仕途比作像“黄河” “太行山”这些壮美的意象,形象地写出世途的艰难,蕴含无限悲愤之情。
三、掌握比兴手法 1、回归课本
1)《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
诗句以桑树、斑鸠起兴,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第四章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主人公由年轻貌美到人老珠黄的变化。这些比兴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体味他们的真情实感。
2)《孔雀东南飞》开篇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诗句以孔雀的美丽比喻兰芝的美丽,以孔雀飞时的“五里一徘徊”比喻兰芝作出决绝之举时心中的犹豫彷徨和缠绵悱恻。以孔雀向南飞去却不愿失偶分离来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恩爱依恋及其爱情悲剧。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调。
2、作用分析
比兴手法的运用,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3、课外延伸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这里就是以烽火来起兴,寓示战争。整首诗通过对战场环境的描写,引发出作者宁愿投身于自卫反击战的一腔鸿志和抱负。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人情感,我选择了与他有相似经历的李白、杜甫、苏轼、王勃等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来帮助学生来理解他们身上共同的精神痛苦,但是未能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来谈,所以学生感触也不是很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