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集整理作业设计 下载本文

数据收集整理作业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教学主题: 数据收集整理 课时: 共 3课时 第三课时 授课对象: 小学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城关乡周庄小学李慧珍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 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二、作业设计: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 )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三、评价标准

第1小题评价标准及等级

答案正确 知道1格代表2份 为优秀 第2小题评价标准及等级 答案正确 为优秀 第3小题评价标准及等级 问答正确 为优秀 第4小题评价标准及等级 问答正确 为优秀 第5小题评价标准及等级 问答正确 为优秀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否能理解题目的意思,能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能否观察、比较并猜测问题的结果;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一般性问题。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平时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我在评价学生作业时:会用调查的法来收集数据;会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会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四、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估计或学生作业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都会解答正确,个别学生需要辅导。

为了使数学作业充满趣味,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获得乐趣,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评价时还要注意形式多样;如“等级评价、花朵评价、图标评价”等评价。

改过作业后,针对学生共性问题在班中统一交流,个别问题进行

面谈或纸笔交流。重视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人格,让作业成为学生乐学、好学的天堂。

五、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估计或学生作业情况分析

作业中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先观察并发现阶1格代表几份,;并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以发言,第4小题每格表示2份,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小组讨论并完成作业。 六、补救或改进措施

重视作业批改,分析学生在做作业时错误原因,并做到面批面改,把错题当时消化,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改正,鼓励学生把错题进行归类,并能据此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