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大纲 下载本文

伸连接到一些地市级水利单位。为防汛抗旱信息的传输与共享提供了网络保障,为水利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结合一期工程建设,基于水利信息骨干网络,实施了连接水利部、7个流域机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异地会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建设,为防汛抗旱指挥、防洪调度、决策会商、水利系统电视会议的召开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

4、建立了水利部、流域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情分中心四级实时水雨情数据库;建立了覆盖全国范围的1:25万比例尺和覆盖东部重点洪涝易发区的1:5万比例尺的图形库,实现了对常用水利空间信息存储和管理;实施了历史大洪水数据库建设;在水利部、7个流域机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初步建立了防洪工程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5、基于一期工程建设的水利信息骨干网络,建立了覆盖125个水情分中心、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流域机构、水利部的水雨情信息传输的数据汇集平台,为防汛抗旱信息的逐级传输,分级管理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数据传输、信息共享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6、在水利部、7个流域机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了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为水雨情业务应用、防洪调度业务应用、抗旱管理业务应用等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提供了基本环境,为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设与资源整合奠定了基础。

4

7、在水利部和流域机构建立了大江大河主要河道断面的洪水预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洪水预报的精度;对各流域现有预报调度模型进行了整合和优化。

8、在水利部和7个流域机构建立了重点地区重要防洪区域以及4个重点工程的防洪调度系统,实现了防洪形势分析、调度方案生成及仿真、调度成果管理等功能,为防洪调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9、基于常规的旱情信息统计工作和一期工程5个省(直辖市)重点易旱地区的旱情信息采集试点建设,初步实施了抗旱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实现了旱情信息管理、统计、查询的一般功能。基于气象部门已建的6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建立了国家气象局到水利部的网络连接,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建立了天气雷达应用系统。

一期工程的实施较大地提高了水雨情信息采集、传输、管理、应用的现代化水平;覆盖全国范围的水利信息骨干网络、统一的防汛抗旱应用支撑平台和各类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为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异地会商系统、水雨情业务应用系统、防洪调度业务应用系统、抗旱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升了防汛抗旱调度指挥的支撑能力和技术水平。一期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培养了一大批工程设计、建设管理、开发维护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二期工程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积蓄了力量。

5

1.2.2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存在的不足

1、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体系仍不完整。一期工程在建设范围上主要包括重要防洪流域、省份的重点防洪地区,在建设内容上主要侧重于重点防洪地区的水雨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以及连接国家防总、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洪抗旱管理部门的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建设。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建设除中央外,也着重于重点流域、省的重点地区,由于大部分数据库数据源建设适宜于由下而上逐级建设管理并汇总信息,决策支持系统尤其是洪水预报和防洪调度系统建设,因各地的差异性太大,难以采用单一模式解决,并且受一期工程建设规模所限,一期工程中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经费集中于中央和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应的建设经费相对薄弱,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另外抗旱信息采集、工情信息采集及其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一期工程仅做了少量试点。

尽管一期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和实际应用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尚有相当一部分中央报汛站需在二期建设,且在工情、旱情信息采集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由于一期工程的投资限制和西部地区配套资金落实等原因,一期工程的实施尚有一些不完善之处,需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近年来,出现旱情的地区不断扩大,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在一些地区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期工程由于投资和技术等原因,决策支持业务应用的功能尚不够完善。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整体作用,积极应对各种防汛抗旱等水利应急事件,特别是加快重点易旱地区的系统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尽快启动二期工程的建设,

6

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一期工程建设成果,扩大系统的建设范围、深化系统的建设成果,构建一个覆盖全国、功能完整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2、一期工程建设对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难度估计不足。存在建设经费与建设任务不相称、预算分散等情况,一期工程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和标准还不完善,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步骤相对滞后,洪水预报和防洪调度系统建设仅限于水利部和流域机构负责调度的大江大河的重点地区和重要区域,并且预报调度模型和方案不全,难以较好地实现方案比较。

3、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较快,一期工程的设计与实施的周期相对较长,有些软件开发项目的工程量估算较难,有些单项工程的划分过细,使得部分工程建设内容与技术在实施中有所调整,加大了系统集成的难度。

1.2.3 现状与差距

1.2.3.1 水情信息采集系统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由10200多个报汛站点组成的全国水情站网。在一期工程建设中,更新改造了125个水情分中心所属的1893个中央报汛站水文测验和报汛设施设备,实现了雨量、水位等信息的自动采集,提高了测洪能力,报汛时间缩短为30分钟以内上报水利部,水情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但未列入一期工程或其他工程建设的中央报汛站,其测验和报汛设施设备老化失修等问题仍存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