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实际上是例题3的补充,它是将一个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教学时可以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要求,如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后的长方形;而直接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照样子先做一个长方形,按旋转的要求在方格纸上转一下,再离开实物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课题:轴对称图形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根据对称轴判断已知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中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飞机图、蝴蝶图和奖杯图。

提问: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指着蝴蝶图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的? 指名学生到讲台前折纸演示。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

(1)取出课前从教材第113页剪下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折一折,说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汇报交流。

(3)指名演示并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追问: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经过对折,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平行四边形经过对折后,折痕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提出问题:把长方形纸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有几种不同的折法? (2)指名汇报不同的折纸方法,并说说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像这样对折,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画对称轴。

请学生在长方形纸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引导: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那么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学生说怎样画对称轴,教师指出: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可以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

(5)完成教材第5页“试一试”。

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再通过折纸研究它有几条对称轴,再在课本上画出正方形的各条对称轴。

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与同桌商量,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展示只画出两条对称轴的正方形,提问:这两条对称轴画得对不对?还有其他对称轴吗?

小结: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3.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题5。 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图上画一画。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①交流作图思路。 ②交流作图方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用描点的方法。先数格子,找出对应的顶点,再连接这些点,画出图形的另

/

一半。

方法二:用涂色的方法。左边是个什么图形就在右边涂一个什么图形。 ??

提问:你觉得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用哪种方法比较好? (4)小结。

我们在方格图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画出方格图中几何图形的对称轴,第一个图形有1条对称轴,第二个图形又1条对称轴,第三个图形又2条对称轴。

练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方格图来帮助判断。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与例5一样的练习,是要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课题:练习一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能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图形变换的方式有哪些吗? 2.导入练习。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换方式来解决“练习一”中的问题。

/

(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图形的平移。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一”第1、2、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交流,集体讲评。

第2题:平移的距离是平移这节内容的难点,要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确定平移的距离。 第9题:是需要进行两次平移的练习,是在教材例题1的基础上的提高。要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平移。

2.图形的旋转。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9页“练习一”第3、4、7、11题。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汇报交流、集体讲评。

第3题:考查学生对旋转的中心点和方向的认识。 第4题: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第7题:画角。角是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引导学生明确画角也要运用旋转的知识。

第11题:第一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第二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第三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

3.图形的轴对称。

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5、6、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讲评、订正。

第5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边就有几条对称轴。 第6题:让学生说说画图的过程,强调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要相等。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8、10、13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