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流外官的管理制度 下载本文

(21)《文献通考》卷三九《选举考·辟举》。 (22)(34)《唐律疏议》卷九《职制》。 (24)(75)《大唐六典》卷一《尚书都省》。 (25)(72)《唐会要》卷六七《伎术官》。 (26)《唐会要》卷四四《太史局》。

(27)(28)(29)(61)(71)《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

(30)(33)拙文《唐代流外官制研究(上)》,载《唐史论丛》第五辑,一九九○年七月版。

(32)《魏书》卷五九《刘昶传》;《隋书》卷二六《百官志》。

(37)黄清连:《唐代的文官考课制度》,载(台北)《史语所集刊》,第五十五本,第一分册,一九八四年三月版。 (39)《唐会要》卷八一《考上》。

(40)(42)仁井田陞:《唐令拾遗》考课令第十四,三四五页。

(41)《律令》官位令第一,井上光贞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丛书本,宕波书店,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一五○页。

(43)《文献通考》卷三九《选举考·考课》。 (44)《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 (46)《唐律疏议》卷三《名例》。

(47)《唐令拾遗》赋役令第二十三,六八六页。 (48)《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

(49)《唐会要》卷五八《尚书诸司·司封郎中》。 (50)《唐会要》卷三二《舆服下》。

(51)《隋书》卷七五《儒林·刘炫传》。(52)(57)《唐律疏仪》卷一一《职制》。 (53)(59)《大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 (54)《大唐六典》卷一九《司农寺》。

(55)《册府元龟》卷五○七《邦计部》俸禄三。

(56)《通典》同卷记开元时“凡州县官皆有白填”云云,与本条材料文字略同,但无“流外”二字,又《大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卷三十《州县官吏》及《新唐书》卷五五《食货志五》记白直事文字均同,亦皆无“流外”二字。检中

华书局校点本《通典》,也无说明。笔者后学浅陋,不敢妄断《通典》是非,因原文如此,姑且照录,存疑俟考。 (58)《通典》卷三五《职官典·禄秩》。

(60)(63)张鷟:《龙筋凤髓判》卷一,海山仙馆丛书本,清道光丙午刻。 (64)《大唐新语》卷一《规谏》;《唐语林》卷一。

(65)《旧唐书》卷一七六《杨虞卿传》;《册府元龟》卷六三八《铨选部》谬滥条同。

(67)《通典》卷一八《选举典·杂议论下》。

(68)《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赵义琛自洛州致西州阿婆家书》,64TAM24∶2716,《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五册,九页。 (69)《唐律疏议》卷二《名例》。

(70)《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一二《胥吏》第四十二。 (73)《通典》卷二二《职官典·历代都事主事令史》。 (74)《唐会要》卷六四《史馆》,卷六五《殿中省》。

(77)拙文《唐代“流外出身人”叙职考》,载《烟台师院学报》,一九九三年第一期。

(78)《唐会要》卷七五《选部下·杂处置》;《册府元龟》卷六二九《铨选部》条制一。

(79)(82)《文献通考》卷二九《选举考·举士》。

(80)《通鉴》卷二一三,玄宗开元十七年条,《通典》卷一七《选举典·杂议论中》。

(81)《通典》卷一七《选举典·杂议论中》。 (83)《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三《铨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