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争”会引发你想些什么呢?你有怎样的经历、认识和感悟呢?请以“君子之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向】
写该话题打开思路,关键在于化大为小、化宽泛为特指。
化大为小就是把大的话题化为小的主题。因为话题大了,写起来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切入角度,因此只有把大的话题化为小的相关主题,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例如“君子之争”这个话题比较大,我们如果泛泛而写,随便议论不会写好,我们应当化大为小,应当调动我们平时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从中找到哪一方面我们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我们可以写自己学习生活中应提倡君子之争的精神,在竞争中双赢;可以写历史上奥运会上运动员只有进行君子之争才会更好地彰显奥运精神。
化宽泛为特指就是把概念化的话题转化为特定的人、事、理、情。直接写宽泛的话题会空洞乏力,针对话题写特定的人情事件,既形象又生动;写起来也有针对性、有灵性。高考满分作文中有不少成功运用这种技法的例子。例如2008年上海市高考唯一一篇满分作文《他们》就是化宽泛的他们为特指——农民工子女,写得有情有理,感人至深。“君子之争”这个话题我们化宽泛为特指,可以写现代企业竞争中的某一特定事件,可以写西方和中国应开展君子之争,侮辱和打压是错误的行径……
化大为小、化宽泛为特指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生活感悟,选择自己最有价值的观点、最有灵感的感悟、最为动情的事件,这样写起来才会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才情四溢,才会令读者叹为观止。
【佳作赏读】
芳草凝绿 刘娜
一位是傲然无畏的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在西风残阳里看到了大宋王朝的风雨飘摇。
一位是司马光,少小砸缸、聪颖过人,二十多岁就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编辑的一部《资治通鉴》,更显其才高八斗。
国家困窘,志士们都踌躇满志,一心报国。北宋王朝的冗杂的政治,穷奢极欲的朝廷,开销巨大的军费,沸腾不息的民怨把两位原来就是好友的他们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一位一心更改祖宗之法,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决心两度罢相而不悔;一位“先王之法,不可变也”。目的相同,都是救国救民,却因殊途而水火不容。
王安石深知百姓疾苦,干脆果断地在朝廷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显示了非凡的魄力和创新行政的才华。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急功近利,提议不被采纳,远离朝廷,开始了令世人惊叹的浩瀚之举,历经十九年的光阴编著了皇皇巨制《资治通鉴》。
王安石“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在答信之中写出了自己的见解,流露出了自己对司马光的向往仰慕之情。
历史如东流的江水,奔流不息,演绎着沧海桑田的故事。10岁哲宗即位,太后垂帘,66岁的司马光出任宰相,在政治上尽改王安石的所为。但是他仍然吩咐手下要善待王安石的安葬事宜,并且在他所著的《资治通鉴》中对社会对王安石的偏颇之言进行了修正,说世人都说安石奸诈,其实讲得实在太过分。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岁月可以洗涤尽历史的是是非非,我在一张张史书中看到的是二人的君子之争。“君子坦荡荡”,虽然二人为政敌,拥有太多的纷争,不能握手成为同路之人,但总能客观地评价对方,也从不掩饰自己对对方的人格魅力和才华的仰慕和欣赏。
面对一抹斜阳,我们看到的不再仅仅是大宋王朝的飘摇,更看到了两位的君子之争犹如这船,经历黄昏后,穿透茫茫黑夜,变幻成东升的太阳,放射出迷人的光彩。
在迷人的朝霞的映照下,历史的风烟退去,芳草凝绿。 【名师点评】
如江的历史,不少人展开了君子之争,千帆竞发,画出历史波澜壮阔的画卷。 历史的潮水可以退却,但君子之争的丰硕收获和竞争者的宝贵品德却如潮水后的贝壳呈现在你我的面前。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君子之争穿越千年的时空仍然博得人们的尊敬,而他们的思想继任者却因私利而相互倾轧,令世人义愤。君子之争是照射古今的明月,历尽历史的沧桑,我们未看到它的苍老,反而听到了它的清辉在岁月的上空流淌的乐音,是那样的美丽神奇,令人心神向往。
最新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