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档案与税收征管档案管理 下载本文

税收征管档案与税收征管档案管理

2.5.5税收征管档案的编研利用

制定宏观、微观税收计划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在开展税收收入的分析预测、实施监控过程中,都需要掌握和对比以前年度的税收统计数据。税务部门的档案室可利用室藏条件,将分散在各年档案中的税收汇总数据集中起来,作出有针对性的统计和分析,将对税收征管业务的开展提供极大帮助。在编制税收征管专题性统计分析材料时,要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积极获取税收业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税收征管档案编研选题以室藏为基础,完成对各年度相关数据的统计后,可交予业务科室,由专业人员作出分析性报告。

(2)适当加大统计分析时间跨度。税收征管档案的时间跨度越大,越能解释出规律性、本质性的信息,越能有助于业务人员认识和总结税收收入的发展趋势。

(3)严格以税收征管档案材料为依据,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和完整。如实采用档案数据,是决定编研质量及可靠程度的前提。如果所需课题不能从档案上直接获取,必须根据数据间的有机联系进行分类、计算。

2.6税收征管档案管理的形式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曾经指出,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的电子税源档案库,对纳税人的相关资料实行\一户式\存储,实现信息共享,这样既可以方便查询,减轻纳税人负担,又可以加强税源管理。

2.6.1税收征管档案\一户式\管理概念

税收征管档案\一户式\管理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结合纸质载体与数字形式,把纳税人报送的基础资料、散存于征、管、查各个环节的涉税征管档案资料和各类动态征管信息,按独立的纳税人为单位加以归集、录人、整理,统一由税源管理部门建立分户档案,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管理,使之能够准确反映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全貌,以便达到一次采集、反复利用、信息共享的目的。

建立纳税人\一户式\的征管档案,既可满足税务部门执法的需要,使税务机关人员能够全面、快速和准确地查询出纳税人的有关涉税档案信息;又可满足税务机关管理工作的需要,对纳税人的涉税活动进行监控,提供查询分析服务;更可为纳税人借阅利用

第 13 页 共 21 页

税收征管档案与税收征管档案管理

税收征管档案服务。

纳税人\一户式\档案的主要成分包括:税务登记表、变更登记、重新登记和注销登记报告及纳税人附送的其他资料;纳税鉴定书;各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各种财务报表;各税种的缴款书和完税证;纳税检查通知书存根、纳税检查报告、调账通知书;违章处理报告、询问和检查记录、检举材料、有关证据、补税凭证、罚款通知书;减税、免税、退税报告和批复、收入退还书,等等。

2.6.2税收征管档案\一户式\管理要求

实行纳税人征管档案的\一户式\管理,要遵循\真实、科学、精细、完整、及时、系统\的原则,实现对征管资料的规范性、动态性和集中连续管理,把散存于登记征收、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等税收征管各个环节的征管档案和各类静态、动态征管信息,按独立的纳税户(人)加以归集,统一由税源管理部门及时归档、妥善保管,实行\一户式\管理。

另一方面,结合电子文件越来越普及的实际情况,对于税收征管领域形成的电子资料采集内容进行规范。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纳税人需要向税务机关提供的以及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发出的资料文书品种繁多,无需全部列入电子档案资料的采集对象,只要求本着有利于\明确纳税人纳税义务和落实税源管理责任\的原则,确定户籍管理类、减免退税类、调查执行类、登记备案类、税收处罚类和统计备查类等基础资料,作为我们\一户式\管理采集归档的对象。

3.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的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给税收征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电子与纸质形式的税收征管档案并存,影响了传统纸质管理流程与现代电子管理流程的集成;另一方面,税收信息化不仅局限于电子档案,也必然要求传统纸质税收征管档案必须纳人其管理范畴。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实行税收征管档案资料的电子化采集,加大在电子报税、征管软件、个人所得税扣缴软件等方面的技人,开发出集成税收征管业务与税收文档一体化的信息系

第 14 页 共 21 页

税收征管档案与税收征管档案管理

统,才能实现一次采集、反复利用、信息共享,为税收征管档案信息化开辟一条新路。

3.1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征管模式、征管手段不断变革和信息化、网络化的应用,使得税务部门积累和采集了大量的涉税信息档案的同时,也造成了税收征管工作中征收不足、征管不细、稽查不透等问题,其表现有4个方面:

1.应用程序的孤立

从国家到地方各级税务管理职能部门,都根据各自工作需要编制独立的应用程序,从税源分析到财务报表、税务稽查等,形成大量的部门专用程序,各个程序之间并没有建立相互联系,信息共享难度很大,也给税务档案收集、整理、利用带来了很大难度。

2.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客观来讲,目前各地税务信息化建设进度不一致,不仅税收政策各地存在差异,在全国税务系统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的计算机应用平台、全国统一的软件程序,只有国税系统的CTAIS,仍在试点阶段,各地使用的应用平台、操作系统各不相同。

3.人员更换频繁导致制度建设的失位

税务部门因缺乏对电子档案知识的了解,税务基层执法单位人员更换频繁,人员变动较大等原因,对电子档案管理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制度。

4.过分依赖税收数据库

征管软件广泛应用使得许多资料已录人征管软件,尤其是全省范围内信息集中后,税务部门对税收信息数据库依赖性加大,而忽略了税收征管档案工作本身。其后果是使得征管档案的收集仅仅停留在作为税务部门日常工作的层面上,走入\为考核而收集\的误区,往往是为应付征管质量检查而收集,谈不上利用征管档案进行税源分析、税源、预测和案件查处。

3.2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税收征管电子档案是指税收征管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形式保存备查的各种有价值的记录材料。实行税收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的,应按纳税人和纳税年度,分类别刻录,一般应一个纳税年度的征管资料刻录一盘。其具体录入方式和内容,应事先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和审批。

第 15 页 共 21 页

税收征管档案与税收征管档案管理

(一) 质量要求

对税收征管电子档案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严防泄密或人为改动。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复制、翻录、外借电子档案。需查阅电子档案的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登记备案。

各税收部门对税收征管电子档案要设专柜保管,要远离变压器、电机、无线电装置等能够形成磁场的电器设备,对于磁性记录材料最好存放在抗磁材料做成的盒(柜)中。对分户录入电子档案的,应按纳税人编码顺序存放;分类录入的,应按类别、年限顺序存放。同时,为确保其长期保存和长期可读,务必定期进行检查,防止电子档案无形中损毁或数据损失。

(二) 管理要求

建立适应税务信息化要求的档案管理系统,培养税务系统内部信息化档案管理人员,对税务电子档案进行专门维护、管理和利用,以有效利用信息数据,为税源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税收征管电子档案信息服务效率,优化纳税服务。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利用税收业务软件提高档案信息共享度的同时,减少涉税资料重复报送;二是利用纳税人电子档案,简化办税流程;三是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减少对纳税人的干扰。

把完善税收征管电子文件归档于档案信息数据库的管理与充分发挥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的凭证功能以促进机关高效运转衔接起来。首先必须做到严把数据录入质量关,确保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内容的一致性,杜绝出现漏项、缺项和错别字现象,建立准确、完整的原始数据库,这是税务信息系统有效运作的前提条件。其次要确保税收征管档案数据库录入数据的绝对安全真实,只有集成在税收征管业务之中的信息化税收征管档案管理流程,才能以原始、真实、可靠的档案信息化保证内部行政管理职能,促进机关高效运转。

3.3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管理的内涵与保障措施

(一) 内涵

电子化只是手段,信息分析和利用才是宗旨。在加强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管理中必须以税收征管档案管理电子化带动信息分析,将利用税收征管软件采集的户籍信息档案、纳税信息档案,通过社会综合治税采集的计划、统计、财政、工商、建委、交通、房管

第 16 页 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