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7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真题卷】 下载本文

在同一电路中两个电阻的功率之差如果超过200W,电路外的检测装置将自动报警,请通过计算和推导,判断哪些电路始终不会导致检测装置报警,哪些电路会导致检测装置报警,并计算报警时R2的取值范围.

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8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17?长沙)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真空也能传声

【分析】(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2)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 (3)超声波用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更快,故A错误;

B、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就能听到声音,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且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故B错误.

C、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实用,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就说明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2.(3分)(2017?长沙)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 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

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分析】(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3)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 【解答】解:

A、打开冰箱门,看见冒白气,“白气”的形成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

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是手上的水遇冷凝固成冰,这是凝固现象,故B错误;

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

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用生活中的事例考查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3.(3分)(2017?长沙)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B.

C.

放大镜的成像图 近视眼的成像图

D.

【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4)近视眼的成因是因为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 【解答】解: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而图中的光线发散了,故A错误; 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图中的光线会聚了,故B错误;

C、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这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像,故C正确;

D、近视眼的成因是因为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图中呈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也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是一道基础题.

4.(3分)(2017?长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每个工具的测量方法合使用方法分析. 【解答】解:

A、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图中没有接触,故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