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批判性地域主义工业园区设计初探
作者:方婷婷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3期
【摘要】面对中国城市日益同质化和丧失历史性的问题,通过阐述、比较及融合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和中国山水城市理论,探索当今山地城市工业园区建设的特征。通过这一过程得出要想拥有城市自身特色的“山水”意境,就要用发展的手段来建立生态的工业;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天人合一的城市意境;用科学的用地布局手法来适应山地城市工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批判性地域主义、山水城市、旬阳、工业园区
背景:毋庸置疑,中国的城市从出发到发展历史悠久,时间的磨砺、文化的沉淀造就了中国丰富而又独特的城市面貌。高速的经济发展让我们无暇过多思考,高涨的建设热情让我们忽视了太多的人文需要,当我们站立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时,竟一时寻不见方向了。一张张优美的欧洲田园小镇的图片,一幅幅显耀文艺复兴光辉的异国小镇画面,深深地冲击着国人的心灵,国内优美雅致的苏州园林、唐朝宏伟端庄的大屋顶斗拱建筑一时间成为了各地建设的不二法宝,一条条仿古街相继建设起来,其结果是很多的仿古街与城市格格不入,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 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思想
作为一种实践和思维的建筑潮流的“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历史并不很长。希腊建筑学者A·楚尼斯和L·勒费夫尔在1981年首先提出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概念。弗兰姆普顿在《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和《批判的地域主义面面观》以及《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正式将批判的地域主义作为一种明确和清晰的建筑思维来讨论。弗兰姆普顿并没有发明批判的地域主义,他仅仅是识别和辨认出这种已经存在相当时间的建筑世界观和建筑学派。他识别出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被认为是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六种要素。这六种要素为:
1)批判的地域主义被理解为是一种边缘性的建筑实践,它虽然对现代主义持批判的态度,但它拒绝抛弃现代建筑遗产中有关进步和解放的内容。
2)批判的地域主义表明这是一种有意识有良知的建筑思想。它并不强调和炫耀那种不顾场址而设计的孤零零的建筑,而是强调场址对建筑的决定作用。
3)批判的地域主义强调对建筑的建构要素的实现和使用,而不鼓励将环境简化为一系列无规则的布景和道具式的风景景象系列。
4)批判的地域主义不可避免地要强调特定场址的要素,这种要素包括从地形地貌到光线在结构要素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