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1 下载本文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系统课群综合训练与设计》课程设计说明

8小结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熟悉了整个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了PCM编解码、HDB3编解码、循环码编解码、PSK调制解调的原理和MATLAB编程,也学习很多新的MATLAB的函数。

虽然之前有接触MATLAB这个软件,但是也只是会调用一些简单的函数来做计算,或用一些简单的画图命令来作图,一直觉得这个仿真软件的功能很强大,但没有怎么深入地去运用。这次的课设让我知道,我之前对它的了解简直只是冰山一角。而要用它来实现自己的专业目的,更是增加了难度。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它来仿真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对理论知识有全面深入透彻的理解,并且很熟悉仿真软件,但我在这两个方面都有欠缺,所以实际操作起来也没有刚开始想象的那样容易。

在设计过程中,我的MATLAB使用能力又进一步提升了,而且让我更加喜欢MATLAB了。编程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便是HDB3码的编写过程。此间我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尝试了一次又一次,最终把HDB3码写了出来,不可否认,此次课设我做得最好的部分就是HDB3码的部分。这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收获颇丰,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在此间发现的不足,我将努力改善,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克服那些不应成为学习、获得知识的障碍。在编程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程序需要什么知识再去补充,编程是一点一点积累的,所以需要做一些随手笔记什么的,比如,本次设计中需要先了解matlab在语音处理方面的函数及使用方法,学习一步一步来,如果太急于把所有东西都学到,也是不好的,更是实现

30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系统课群综合训练与设计》课程设计说明

参考文献

[1]刘泉,陈永泰.通信电子线路(第二部)[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第六版)[M].防科技出版社 2008年1月 [3]周炯磐,庞沁华等.通信原理(第三版)[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 [4]薛山.MATLAB2012简明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5]张志涌.精通MATLAB 2011a(第一版)[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6]THEX-1型实验平台实验指导书

31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系统课群综合训练与设计》课程设计说明

附录

%通信系统过程的MATLAB仿真

%*******************************************************************% %PCM编码部分

%*******************************************************************% clear;clc;

N=8;%编码位数为8位 dt=1/16;%抽样时间间隔 endtime=4;

t=0:dt:endtime;%时间范围设定 %抽样

for i=1:endtime/dt x(i)=sin(dt*i*pi); end figure(1); subplot(211); plot(x); grid on;

a=-1;b=1;%量化范围设定 dv=(b-a)/2^7;%量化间隔 for i=1:128

m(i)=a+i*dv;%量化值 end

for i=1:128-1;

q(i)=(m(i)+m(i+1))/2;%量化中值 end

minm=min(m); %量化

for i=1:endtime/dt; for j=1:128-1

if((x(i)>=m(j))&&(x(i)<=m(j+1))) xq(i)=q(j); xc(i)=j-64+1; elseif x(i)==0 xq(i)=0;

32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系统课群综合训练与设计》课程设计说明

xc(i)=0; elseif x(i)

subplot(212); stem(xc); grid on;

for i=1:endtime/dt

if xc(i)<=0 %负极性最高位为0 xcc(i)=abs(xc(i));

elseif xc(i)>0 %正极性最高位为1 xcc(i)=(xc(i))+128; end end

xpcm=dec2bin(xcc,8);%将量化值转化为0,1代码

%HDB3码的编码过程

%*******************************************************************% %输入为xpcm for i=1:endtime/dt

ff(8*(i-1)+1:8*i)=xpcm(i,:); end%将得到的PCM码转换为一维序列 realpcm=[];

for i=1:endtime/dt*8 realpcm(i)=bin2dec(ff(i)); end figure(2) subplot(3,1,1); stairs(realpcm);

axis([0 15 -2.5 2.5]);grid on; title('PCM');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