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两首》优质教案 下载本文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两首》优质教

1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8 个生字,听写课后 8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 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

1 / 11

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 乡村。 居: 居住。 村居: 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

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

---------------------------------------------------------------最新资料推荐------------------------------------------------------

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 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学生质疑: 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

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 (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 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地说: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

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

3 / 11

醉得直摇晃。

) (7)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8)指名反复读。 老师指导。

(9)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 3.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 (2)(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 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

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 看,它们是谁? 1.交流识记字形。 出示:

诗 村 童 加一加:

诗讠+寺; 村是木+寸,童是立+里。 1.教师指导书写。

出示诗 村 童的田字格课件 诗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村左右结构,左右等宽,木的捺变成点。 童上下结构,注意下面里的笔顺: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