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万吨甲酸甲酯项目 下载本文

年产3万吨甲酸甲酯项目

一、项目概况

甲酸甲酯是一个用途非常广泛而且非常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而我国甲酸甲酯产量仍然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国内生产厂家少、产量小、市场供不应求,几个生产厂家的产品多是自产自销,国内市场上

很难见到。目前,我国甲酸甲酯年生产能力约在5万吨,需求量约为10万吨,随着未来几年合成甲醇技术及装置大型化的发展,使得制备甲酸甲酯的原料成本进一步降低,甲酸甲酯在成本方面将更有竞争力,随着其下游产品如,甲酸、醋酐、丙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乙醇酸甲酯、乙二醇等的不断发展,预计我国甲酸甲酯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需求缺口将不断增大。

甲醇经预热、汽化、过热后在专用催化剂上进行脱氢反应,反应产物冷却冷

凝后用低温甲醇吸收甲酸甲酯后气液分离,液相产品经精馏后得到产品。为反应甲醇在系统循环,气相产物氢气(含85%)引出界外另作它用。该工艺由于选择高性能的脱氢催化剂,甲醇单程转化率≥30%,甲酸甲酯选择性≥85%,工业装置催化剂寿命可达2.5年以上。

甲酸甲酯化学是当前c。化学发展的热点之一,作为C,化学的中间纽带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21-_业上主要用作生产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酸的中间产品,近年来甲酸甲酯作为碳一化学的中间体和无毒羰基化、试剂,弓I起各方面关注,对甲酸甲酯的应用研究非常活跃。由它出发,可制得50多个产物,故被称为万能中间体。

二、发展优势

我国从1989年开始采用甲酸钠法生产甲酸,2010年国内总装置能力约40万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100万吨/年左右)40%。2007年10月,肥城阿斯德化工公司三期甲酸项目顺利开车成功,甲酸年产量扩大到到10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同在2007年底,新强化工公司在贵州开阳投产了利用黄磷尾气净化制2万吨甲酸的项目。这些使国内甲酸产量有很大提高。

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甲酸生产企业70多家,生产能力在40万吨/年。这些企业中仅有山东阿斯德化工公司、南京扬巴石化、贵州磷都化工、新安江化工4

家企业采用先进的甲酸甲酯水解工艺。其中,贵州磷都化工是唯一采用黄磷尾气做CO气源进行甲酸甲酯水解工艺生产的厂家,其余装置皆为甲酸钠法工艺。由于不建设和运行环保设施,甲酸钠法生产工艺投资较低,上马一套2万吨/年的装置仅需300万-400万元,而且建设周期短。而同等规模的甲酸甲酯法生产工艺就要投入8000万-9000万元,而且建设周期要长得多。此外,甲酸钠法是用反应釜间歇性生产,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安全、环保监管薄弱,而且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随开随停。而采用甲酸甲酯法是连续化反应生产,装置大,上马程序规范,都要经过安评、环评,而且从立项到投产最快也要半年多。这样,甲酸钠法的产品质量虽然不如甲酸甲酯法,但因其投资成本低,所以价格低廉,因此极大地冲击了甲酸甲酯法生产企业的市场空间,导致其无法大规模扩产。因此,除了甲酸甲酯法企业加快扩大产能、降低成本、抢占市场以外,还需要国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比如,在技术改造投入、贷款优惠、税收配套政策等方面向能够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甲酸甲酯法生产企业倾斜。像黄磷尾气制甲酸目前技术上还不完善、不成熟,项目上马投入比较大,这都需要国家给予支持。

我市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内建设的一期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以及已经启动建设的60万吨聚丙烯项目(副产品为乙烯),为该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证。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处在豫北城市群和晋冀鲁豫4省13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壁至濮阳高速公路、山西至濮阳等干线公路横穿东西。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穿境而过。即将修建的北京—广州铁路客运专线、长治—兖州铁路和通向山西方向的鹤壁—辉县高速公路均经于此,届时鹤壁将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骨架。

我市的规划了宝山循环经济园区,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新增13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该产业聚集区的规划,为我市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预留了广阔的空间,为项目提供了充足的土地储备。

三、项目规模、投资及效益分析

甲酸是最简单的脂肪酸,它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皮革、染料、医药和橡胶等工业。在有机合成方面,可用于合成医药、农药、染料、助剂以及其他有机中间体等;在皮革工业中,作为无机合成酸的代用品,用于鞣革的脱

灰、脱毛、中和石灰和防止湿皮革的发霉;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用于酸性漂洗;甲酸还可用于青饲料与谷物的保藏,有明显抑制或防止霉菌生长的功能;甲酸也可用作胶乳的酸凝剂和水泥的促凝剂等。上世纪70年代,德国BASF公司开发了甲酰胺酸解法制取甲酸的工艺,当时,该工艺成为甲酸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工艺。但此法后来被丁烷(或轻油)氧化法所取代,现在大部分丁烷(或轻油)氧化装置已相继停产。目前甲酸制造的最先进的方法是甲酸甲酯法。该工艺由一氧化碳,水和甲醇合成甲酸甲酯,然后在80℃、0.3MPa和1h停留时间的反应条件下,甲酸甲酯水解生成甲酸。这是一项C1化学进展的重要成果,是石化工业界普遍公认的工业化甲酸生产的一项最经济的技术。目前,国外甲酸生产主要采用甲酸甲酯水解工艺,约占甲酸总产能的80%以上。我国从1989年开始采用甲酸钠法生产甲酸,目前国内总装置能力约30万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70万吨/年左右)的一半不到。其中除山东肥城阿斯德化工公司、南京扬巴石化合资装置、济南化工厂和新安江化工厂的装置采用甲酸甲酯水解工艺外,其余皆为甲酸钠法工艺,生产水平低,物耗能耗较高。2007年10月,肥城阿斯德化工公司三期甲酸项目顺利开车成功,甲酸年产量扩大到到10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同在2007年底,新强化工公司在贵州开阳投产了利用黄磷尾气净化制2万吨甲酸的项目。这些使国内甲酸产量有很大提高。

由于甲酸对环境影响不大,使用过程中它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污染,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其在制革和印染等行业中的应用市场前景看好,消费量正呈现逐年上升之势,从2001年的不足9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近20万吨,年均涨幅超过10%。甲酸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之一,从2004年起我国成为了甲酸净出口国,而最近几年我国的甲酸出口量成倍增长,2008年达到创纪录的8.3万吨。从最新的海关数据推测,2009年的出口量将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预计仍在7万吨左右。预计全球甲酸的需求量正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其中欧洲用作饲料添加剂的需求量很大,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10%。主要原因是从2006年起,欧盟全面禁用非处方饲料抗生素。此外,亚太地区需求增速将达到4.6%/年,非洲和中东地区需求将以3.5%/年继续增长,美洲地区增速预计为3%/年,日本增速为1.9%/年。专家预计亚洲地区的甲酸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目前,该地区的甲酸主要用作天然橡胶的凝聚剂,未来亚洲的饲料市场将有很大的增长势头。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大力发展,甲酸作为青贮饲料及农作物的贮藏剂、防霉剂将有较大的潜在市场。随着国内对环保的高度重视,甲酸在制革和印染等行业中的应用市场前景较好。近年来,一些国外公司已将甲酸生产开始向我国转移,随着国外公司的进入,我国采用甲酸钠工艺的小装置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北京华经视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

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石化行业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相关刊物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甲酸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中研普华公司对甲酸相关企业的实地调查,对我国甲酸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赢利水平与企业发展、投资策略与风险预警、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分析了甲酸行业的前景与风险。报告揭示了甲酸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设计年生产能力3万吨甲酸甲酯,项目占地1 00亩,厂房面积1000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1.3亿元,年销售收入1.7亿元,年均利润总额2800万元。

四、合作方式

合作、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