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要靠奋斗来创造——写在汶川地震十周年
历史,总在波澜壮阔中绘出最雄壮的画卷,总在踏石留印中记取最动人的细节。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级特大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让8万多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千万个温暖的家庭永失至爱。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多难兴邦,多难砺党。对于一个坚强的民族,灾难不仅带来挑战,也砥砺民族精神;对于一个伟大的政党,灾难不仅意味风险,也锤炼执政能力。
十年过去了,历史长河浪花一瞬。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倾情援助下,英雄的灾区人民穿越灾难、崛起危难,书写了砥砺奋进、豪迈重生的壮丽篇章,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丰碑。
曾经的废墟上,一座座漂亮的学校拔地而起,一家家现代化医院投入使用,一批批失去家园的人搬进新居,一条条道路穿山越岭,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灾区
经济迈向更高层次。如今的灾区从城乡面貌到基础设施,从生态环境到民生事业、产业发展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灾区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加强,城乡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1200多万城乡居民“家家有房住”的目标,39个重灾区城乡建成区面积、城乡污水处理率、城乡燃气普及率,均比震前有很大提高。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省水平。2017年,39个国定重灾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29.7亿元,总量是2008年的3倍。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布局更加科学,三次产业结构从2008年的21.7:45.0:33.3调整为13.2:45.9:40.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7.6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化率稳步提升,2017年,39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70元,是2008年的2.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0元,是2008年的3.1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0亿元,是2008年的4倍;常住人口1618.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7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7.8%,比2008年提升11.8个百分点。脱贫攻坚战捷报频传,从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顺利建好数据库,到因村因户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到产业投入扩容增量,群众稳定增收致富;从部分贫困县顺利脱贫摘帽,到脱贫攻坚整体质量成效全国领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创造的新辉煌,是1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今天我们回望汶川地震这段历史,就是要深刻总结灾区恢复重建的宝贵经验,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汶川灾区十年的巨变深刻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支撑、推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伟大民族精神是抗震救灾的旗帜,是激励人民崛起危难、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中国人民是任何艰难困苦都压不垮的!只要紧紧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就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
十年,映秀花开了;期待新十年,花开更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取得了精彩,同样的精彩值得期待。党的十九大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为中国这艘承载着13亿多人的巨轮前行立起了新航标。我们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参悟透、领会好,更好把握党的十九大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要多调研、摸实情,盯住抓、抓到底,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