銆栫簿閫?濂楄瘯鍗枫楀畨寰界渷鍏畨甯?020骞村垵浜?涓?鐗╃悊鏈熸湯瀛︿笟璐ㄩ噺鐩戞祴妯℃嫙璇曢 - 鐧惧害鏂囧簱 下载本文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密度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在0℃﹣4℃之间 B.正在形成风的空气 C.一直在沸水中的铁块 D.把铁板放到夏季烈日下暴晒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C>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C>ρ水

3.如图,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A.成像时像距大于物距

B.使相机靠近两位被拍照的人,可以看到全身像

C.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D.要使人像更亮,应在被拍照人前面“补光”

4.(2017?齐齐哈尔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C.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

5.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

A. B.

C. D.

6.下图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湖中倒影 B.水“断”筷子

C.世博会夜晚的灯光 D.镜中的陶罐

7.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沸点 B.熔点 C.温度 D.凝固点

8.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 ) A.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9.2018年11月26日,在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地震常常伴有人听不到的次声波的产生。下列关于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次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可达3×10m/s D.次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

10.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二、填空题

11.如图,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116g,将冰块放入底面积为100cm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冰块完全沉入水中,这时容器中的水面上升了1.1cm,当冰全部融化后容器里的水面又下降了0.1cm,冰块中所含的石块质量是_____g,石块的密度是_____g/cm3,(已知ρ冰=0.9×103kg/m3)。

2

8

12.“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_(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予以矫正。

13.日食和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最有说服力的自然现象,日食的影子在地球上,月食的影子在月亮上。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光源是______;发生月食时,______挡住了太阳;发生日食时,______挡住了太阳。

14.题图表列举了一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则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350℃的水银呈________态;测量铅的熔点时,应选用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我国北方冬天天气寒冷,应选用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的气温。

15.(1)打电话时,我们凭声音就可以判断对方是谁,这是通过声音的______进行判断的(选填“音调”响度”或者“音色”);

(2)家庭中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在瓶内。 16.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cm;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一个溢水杯,装满某液体后的总质量为460 g,放入一小块金属后,溢出了30g液体,这时溢水杯及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520 g。求:该液体的密度。(ρ金属块=3.0×103 kg/m3)

18.某测量员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5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5s再次听到回声,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已知当时声速为340m/s) 四、实验题

19.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将测得的四组数据填在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物体 铝块1 铝块2 松木1 松木2 质量(g) 54 108 108 10 体积(cm3) 20 40 216 20 质量/体积(g.cm﹣3) 2.7 2.7 (①) 0.5 (1)表格中①的数据是:_____。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同种物质,_____。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结论_____。 20.如图所示,是小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A、B两块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时,在光屏上出现了不同的光斑,由此判断_______是凸透镜。

(2)如图乙所示,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上。 (3)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关系,若此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应该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_______(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如图丙所示,小禹经过多次实验,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等于_______ cm。

(5)若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清晰的像,其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即可)。

A.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 B.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1倍焦距 C.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倍焦距

(6)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仅将凸透镜缓慢向右移动,这过程中光屏上将再出现次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

21.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600 600 2 500 500 3 400 400 4 300 600 5 200 200 6 00 00 (1)实验时,将光屏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____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_____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2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