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和方法
语感是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⑻。其过程就是操作(语文实践活动)和重复(语文训练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能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达到对语言文字的默契和灵悟。
1.劳于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要内化语言,首先要加强读的训练。”⑼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读能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语感。而许多词语具有模糊性,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能凭语感去“破译”才能感知和理解。而读的过程就是“破译”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以读为本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基本前提。
(1)培养对阅读的兴趣。读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作家经反复推敲而写下的不朽作品,从这些精品中体会语言文字在知识与情感等方面的精妙之处,深深的吸引他们。没有兴趣的阅读,学生语感的培养是无从谈起的
(2)一般说来,语言材料有着自己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其语言标准,语言规范,是规范学习的样板。朗读就是要求能正确的读好词句,如读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与词组的连接,长句子当中的句子成份的完整,甚至对词义的含义、表达的恰切、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都应有所体会。这样的严格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结构及语气,养成辨析句
子的习惯。如果学生遇到一个句子在遗词造句方面有什么毛病,读起来顺为顺口,他们就可以凭借语感来判断和修改。
(3)同思维相结合
“良好的语感能力得之于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思考能力。”⑽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正处于发展阶段其特点是:不善于全面看问题,不善于联系看问题,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更不善于创造性的分析。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努力让学生的思维融于阅读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的不同。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怎么成岭,侧又怎么成峰?远近高低又是怎样的不同?这些诗句虽很直观,可小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并没有山岭的表象,如何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到庐山横、侧、远、近、高、低这六种不同形态的状美。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分别查了字典并进行了比较:岭,山之肩相并,有路相通:峰,山之巅。然后将这两种形态行之于画中,最后利用洗衣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加之对庐山群峰叠翠的想象,让学生灵悟到了,苏轼用词的准确与贴切,促进了学生对诗句中字词的感觉、认知和把握,而语感的深化就蕴孕其中。
(4)同想象相结合
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 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⑾。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得见、措得着、能闻其味、听其声、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世界,并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情感。例如读到“天
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天门山、长江、旋涡,还会想到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是因为长江波涛的怒吼,才“断”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而从“回”就会想到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翻滚滔天,变化无穷;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文中有一个比喻句: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几百里表示林广树多,进而产生想象,连绵起伏的群岭上郁郁葱葱,连成一片像大海;绿色的波浪,风吹树林,林鸣谷应,那声响多像大海里的喧腾涛声。这样就从林海的形声色三个方面去领略。那绿色的海洋比喻兴安岭,是多么的形象贴切,而这样的朗读,其语感就蕴含其中。
(5)有感情的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就是要入情入境,让主体的思想感情与文章融为一体,细细品味,体味文章的气韵和语言美。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特别讲究一个“情”字。“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语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而小学生更是情感尤物。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觉,去体验,加之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学生情感的波纹就会涌动起来。如指导《小珊迪》中男孩卖火柴时的语言,就要根据课文中男孩语言的变化,体会男孩急于卖出火柴的迫切心情,感受这个可怜的小男孩饱受饥寒的处境。通过指导,学生的感情沉浸有这催人泪下的气氛中,仿佛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男孩就站在自己面前,对小珊迪的同情油然而生。用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话就是要“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等。⑿
(6)揣摩与品味
2.揣摩与品味
一篇优秀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贴切、形象。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字义、文句甚至修辞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学生只有对语言知识、语言形象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语言知识的获得才会更加牢固,语文能力的形成才会更加迅速而有效。”⒀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 “我们读一篇东西,不论诗文词曲,总要象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才能达到透彻的理解。所谓欣赏,是以透彻的理解为基础的。理解不透,即使多少能欣赏点儿,总不免遗漏若干地方,没把好滋味辩出来” 。而有了这种习惯,其语感是不难培养出来的。
(1)语句的比较。
词语和句子是语言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多是通过其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因此课文中的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更需要我们细细比较和品味。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要求学生用“拉”或“飘”等字换“挂”,进行比较,通过学生的研究、讨论,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一个“挂”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点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写出来,与文后面的“攀”相映成趣。再如《月光曲》一课,在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所弹的曲子时说:“弹得多纯熟啊!”我把“纯熟”、“熟练”让学生推敲赏析。学生品出“纯熟”不但表现了曲子弹得熟练,而且反映了熟练的程度。通过调换比较词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而《记记华的双龙洞》中小草探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