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下载本文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文章作者:申晚斌 来源:《语文报·教师版》2008年141期 2009-2-16 14:58:56

? ? ? ?

专家博客:

教师社区注册可获得“《语文教学通讯》电子期刊阅读卡” 李春华:中国教师为何如此郁闷? 徐金国:你的论文为什么不能获奖?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现行语文教材特别注重素质教育,语文教材精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学精品,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上多下工夫。

提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感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首先搞清语感的本质及特点,然后才能采取恰当的语感训练手段,反复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使其逐步形成语感能力。 一、语感的本质与特征

有人认为语感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能力,也有人认为语感是对语言的隐含意义的深刻直觉,但最普遍的认识是语感是通过对文字符号的确切感知形成的对语言表达材料特有的直觉或下意识的敏锐感知力。通俗地解释,语感就是一种凭借日积月累的阅读积淀形成的直觉思维的悟性。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语言材料既包括语言的意义内容,又包括语言的表现形式。

其实,语感就是对语言材料的内容和形式的全方位反映。因为,语感首先是一种特有的直觉思维,而不是具体的形象思维。另外,语感又是在大量的语言经验积累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敏感特点的语言感悟。经验思维在整个思维过程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时,会在头脑中寻找以往经历的相似经验作为借鉴,进行类推,从而得到新的经验,形成新的思维。语言的经验既具有语义内容的感性形态,又具有语言形式的抽象形态,在语言经验的反复运用过程中,已有的经验与当下的语言材料会构成反射,从而达到无意识或潜意识状态,这就使经验思维在语感思维中具有迅疾的特点。譬如,《红楼梦》描写林黛玉听到《牡丹亭》的唱词后,立刻便产生伤感情绪,泪洒衣襟。林黛玉此时的心理感受就是源于她的语感体验。其实,她是将当前听到的材料(唱词)与自己已有的经验(包括自己坎坷的身世、悲凉的命运、抑郁的性格)联系起来,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语言的感悟能力。由此可见,语感有以下一些特征。

1.语感的差异性。

语感是一种主体感悟,必然与主体的个性差异有关,即主体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文化素质、审美情趣等不同,他们对语言材料的理解感悟能力就有所不同。这就是说,对于同一环境、同一对象,有的人可以引起强烈的语感,有的人则不能引起语感,有的人可以产生这样的语感,有的人则可以产生那样的语感。

2.语感的阶段性。

语感思维作为敏锐的直觉思维,也有思维过程。这就决定了它具有阶段性的特征。第一阶段:语言材料在主体知觉范围内出现时,主体只对语言材料进行客观认知和了解;第二阶段:主体经验渗入语言材料中,使原材料的内容或形式得到补充和印证,同时伴随着主体情感的介入,主体眼中的语言材料发生变化;第三阶段:主体对语言材料进行迅速解码,将当前信息与已有经验迅速融合,实现对语言信息透彻感悟,即达到一种心领神会的完美境界。 3.语感的直觉性。

语感思维既不同于形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在实际过程中表现为无需进行理性思索而作出直觉判断,即常常表现为无意识或潜意识地感悟语言材料。

语感训练的有效途径

培养语感能力就是要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即要通过课堂训练,培养学生准确、得体、连贯使用语言的能力,最终使其达到能对语言材料进行鉴赏式语感分析。

语感是一种长期积累形成的悟性,因此语感训练必须抓住悟性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必须让学生懂得“悟”的重要,掌握“悟”的技巧,从而实现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的深刻品味和感悟。 1.静听感悟。

一般的语言材料既包括语义内容,又包括语言形式。实际上,作者是借助语义的形象化和语言的语气化来传递信息的,而语言的语气化又表现为语音的高低、预期的强弱、语势的缓急、语流的继续等。因此,教师要利用语言材料中语音、语气、语势、语流的固有特征,借助有效的听觉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材料。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听《荷花淀》的名家录音,特别是指导学生注意静听四位青年妇女准备去探望刚离家不久的丈夫时那一番别有情趣的调侃,让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整体感知,进而把握人物的性格,感悟作者语言的高超表现力。

2.诵读体悟。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诵读对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作用。阅读教学中的读,可以是朗读,可以是吟读,可以是默读……学生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让他们体会语言材料中蕴含的语义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几个人物对话的语气、语态中感受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就可以品味出邹忌受蒙蔽的原因,完成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的深刻体悟。 3.再现彻悟。

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还可以调动大脑思维,将眼前的语言材料与已有的经验信息联系起来,进行联想、想象、思考、判断,从而得到对原材料的新感悟。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处于静思状态时,大脑直接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会变窄,可以全神贯注,使潜意识活动加剧,使众多意识外的隐存信息在直觉意识作用下迅速勾联,重新组合,实现对语言材料的大彻大悟。这才是语感训练的最高境界。例如,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莫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段进行冥思,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指导他们运用联想、想象,在大脑中再现古人春游的图景,进一步品味作品中透露出的思想底蕴和情感寄托。这样,学生就可以体味

到孔子“以礼治国”的理想,自然完成对语言材料的彻底感悟。

[论文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因此,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是我们中学老师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方面作了探讨。

语感,简言之,即语言感受力。具体而言,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都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发展 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感呢?新课程目标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笔者认为,主要应该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言语材料、理解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多听、多阅读。

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文学名著、优秀古诗文等经典作品,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这是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阅览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感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一目十行的速读,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实际上就是指简化了的阅览过程,“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所以,主体在进行速读时,有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合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往往是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有了速读作基础,广览也就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形成语言直觉。

二、强化训练

学以致用,在语言学习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 科学 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 规律 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训,指教师的训导与启迪;练,是学生的练习与操练。训练是教师正确指导下的科学练习,反映着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 母语学习中更主要的是依靠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对语言的敏锐的直觉感受。是使作者与读者、说者与听者,通过语言文字以沟通、构筑“同见”、“同感”,形成语感。因而,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

的的语言训练。 三、想象联想,诱发情感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若能传达出、读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 ,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将“鼓点”比喻为“骤雨”;“流苏”比喻为“旋风”;“蹦跳的脚步”比喻为“乱蛙”;“闪射的瞳仁”比喻为“火花”;“强健的风姿”比喻为“斗虎”。作者用层出不穷的排比和比喻,来描绘鼓声,思维大开大合,气势恢弘。鲁迅的《社戏》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喻为“铁的兽脊”,把“航船”比喻为“大白鱼”。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阅读理解中,更是离不了想象与联想。如阅读安徒生的《丑小鸭》“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一句时,就应联想到: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是潜滋暗长的,不容易被察觉,但却是启动他们直觉思维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从而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

四、生活补充,引发语感

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 中国 之诗、山水、 艺术 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 发展 。

如《安塞腰鼓》一文,可播放安塞腰鼓的多媒体音像资料,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领略安塞腰鼓的风采,再通过反复朗读,领会语言的铿锵、激越、汪洋恣肆之美,从而感悟到作者是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感是语言能力的?纲?,其他都是?目?;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其他都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既不举,目亦难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语感的培养。文 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