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谈谈《琵琶记》的双线结构
第八章 元代散曲
一、重点阅读作品:关汉卿[南吕·四块王]、[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王和卿[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父)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双调·夜行船](秋思) 张可久[黄钟·人月圆](客垂虹)、[南吕·一枝花](湖上归)乔吉[双调·水仙子](寻梅)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雎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背诵:[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越调·天净沙](秋思)、[双调·夜行船](秋思)[离亭宴煞]、[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解释: 1、元曲 2、散曲 3、小令 4、套数 5、带过曲
三、简答
1、散曲与传统诗词相比,有哪些特点?
2、元代前期有哪几类散曲作家,有何特点?
3、元代后期的散文创作有哪些特色? 四、论述
1、试论马致远散曲的特色。
2、试论张可久和乔吉的散曲特色。
3、分析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和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九章 元代诗文
一、重点阅读作品:刘因《白沟》、虞集《挽文丞相》、萨都刺《上京即事》(其一、其二)、王冕《墨梅》、杨维桢《庐山瀑布谣》
背诵:《白沟》、《挽文丞相》、《上京即事》(其一、其二)、《墨梅》 二、解释: 1、“雅正” 2、“元诗四大家” 3、“铁崖体”
三、填空
1、元初诗人受 诗派和 的影响较深;中期诗坛以宗 为主导倾向,但多止于 ;后期诗人大多学中晚唐 之体,
成就 ,艺术 尤其不足。元代散文有过宗 与宗 的不同倾向。前期散文作家 等主要是师法 ,颇有 之
风; 、 等师法宋文,文风趋于 。后期 与 的倾向又逐渐 。
2、理学思想对元代诗文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的文学观念和 的写作目的。
四、简答
1、为什么说元代前期诗文作家情况复杂?这种情况给诗坛带来了什么影响?
2、元代中期出现了什么文学思潮?给诗歌创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3、元代后期诗坛发生了什么变化?
4、元末诗坛出现了一个什么特殊现象? 五、论述
1、试论元代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
2、简论“元诗四大家”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
一、解释: 1、《三国志演义》 2、历史演义
二、填空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现存最早的刊
本是 ,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 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 、 、 “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 。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 。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 著的 ,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 的名义刊印,更名为 。
6. 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三、简答
1、简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四、论述
1、以曹操、诸葛亮、关羽为例分析《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塑造。
2、分析《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3、《三国志演义》为什么被称为“全景式战争小说”?
第二章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