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 下载本文

高,我个人觉得农民工其实并没有得到多么大的实惠。要真正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我个人认为提高农民工工资和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才是重要的。 4.3市民化的推进政策

在上一节中我们谈到,到2020年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被定为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市民化则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加大农村经济建设,而且农民身份的转变也是必不可少的,即户籍制度的逐步废止。让进城农民工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更有利于他们的生活,进而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很长时期以来农民工因为户籍制度的存在而被定格为二等公民,要打破二元社会的存在就必须进行户籍改革。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近30年来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农民,农民工的市民化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过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且有利于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表2 近30年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情况 时间 1984.10.13 1997.6.10 1998.7.22 2001.3.30 2011.2.26 机关 国务院 国务院批转公安部 国务院批转公安部 国务院批转公安部 国务院办公厅 出所;户籍制度改革各年份资料 6.结论

农村劳动力已经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涌进给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且他们的贡献我们也不能忽视。伴随物价和房产价格的上扬,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也大大提高,农民工权益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无法得到彻底保障。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大多是在维护着城镇利益的前提下制定的,所以流动劳动力权益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拖欠工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最后我个人认为,既然政府通过农民工市民化来逐步降低由农村户口转变成城镇居民的门槛,农民工市民化不仅仅要通过户籍制度来改变他们的身份,而且与其相关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一系列公共设施的建立也是十分重要。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 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 内容 关于农民进入城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意见的通知 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意见的通知

5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2009.6

2.陈元,《我国外贸发展对国内外经济的影响和对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 樊士德,《中国劳动力流动社会经济政策演化脉络与效应研究》 经济学报2012 4. 南亮進.牧野文夫.『中国経済の転換点』東洋経済2013

5. 严成男《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变化》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11 6. 严善平 「人口,劳动移动政策」《中国经济はどう変わったか》 2014

作者: 李根忠, 研究方向: 劳动经济学, 博士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新城新亭大街66号25栋401 电话: 13913003956 邮箱: lgzbobo623@163.com 身份证: 3708021977062303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