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失效分析(朱贵银) - 图文 下载本文

用成千上万套滚动轴承,若有一套轴承突然损坏,造成整套设备停转,会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但是,轴承损坏的形式和原因比较复杂,在疲劳寿命100%的可靠性进行设计下,也不能保证轴承不会过早的损坏。 为了防止事故,靠理论进行可靠性设计是不够的。

轴承运转的监测和诊断第一要靠人的感觉判断,第二要靠仪器检测。

具体方法如下:

(一)凭感觉判断

1,轴承损伤后,摩擦增大,温度升高,用手触摸轴承箱,根据温度,感觉估测轴承损坏情况。

2,机床主轴轴承受损时,运转不平稳、振动大,加工质量下降。 方法:1)用木棒或螺丝刀听,判断

一端顶住轴承座或端盖,手握木柄倾听轴承运转声。

正常稳定的是“嗡嗡”声,异常磨损的是“格格”声。

2)直接听轴承运转噪声

滚道压痕或剥落:发生周期性冲击声音; 滚动体表面伤:噪音时有时无,呈周期性; 异物侵入:噪音周期性,大小不稳定;

游隙较大负值时:令人讨厌的尖利啸叫声。

以上方法不够精确,关键部位,必须使用仪器监测。 二)测量轴承的工作温度

1,用温度计测量轴承外圈的温度,并参考表13-1。若发现轴承温度异常,初步判定轴承中有损伤或将要发生损坏。

2,使用热传感器可以随时监测轴承的工作温度,并实现温度超标时自动报警或停车。

3,通过红外线测温仪检测。(表13-1)

三)用振动法判断轴承异常

轴承工作中出现剥落、压痕、锈蚀、磨损等都会在轴承振动测量中反映出来。所以,通过轴承振动测量可以有效地发现轴承损坏前各种轻微的损伤点。 方法: 1,

频率分析法

当轴承滚动体或滚道表面产生一个损伤点时,滚动表面损伤的冲击频率为:

内圈:?fi(1+DwCosa/dm) Z 外圈:?fi(1-DwCosa/dm)Z 滚动体:fi·dm/Dw[1-(DwCosa/dm)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