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失效分析(朱贵银) - 图文 下载本文

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

前言:

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本身或外部条件的影响,其承载能力,旋转精度和耐磨性能等会发生变化。当轴承的性能指标低于要求而不能正常工作时,就被称为轴承失效(损坏)。 造成轴承失效的原因;

1选型不合理,载荷过大,转速太高。 2 润滑选择不当或失效。

3安装不良、同心性不好,密封不好; 4工作条件恶劣,工作环境被污染。

第一讲 轴承损坏的形式和原因:

(一) 疲劳剥落

定义:滚动体和滚道表面在接触应力(交变载荷)的反复作用下,表面呈片状剥落下来的现象称为疲劳剥落,又称点蚀。 1, 滚动接触表面最终要发生疲劳剥落是不可避免的,即在正常的

条件下,良好的安装、润滑、密封条件下,大多数是由于疲劳剥落而损坏。

2, 安装使用不当,润滑不良,灰尘进入轴承等会导致轴承过早的

发生疲劳剥落。

如:滚子轴承安装后内、外圈轴线偏斜;润滑不良;异物进

入等,安装压痕等引发的剥离(见下图)。

二) 磨损:

轴承内所有的滚动体接触表面和滑动接触表面都可能发生磨损,磨损严重时,轴承内部游隙、振动、噪音、摩擦会增大,旋转精度降低,使轴承不能正常工作。

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滚动和滑动摩损方式: 1, 滚子和挡边的磨损; 2, 低幅振动的微动磨损; 3, 配合面之间的蠕动磨损。

三) 塑性变形:

轴承工作中会出现一定的塑性变形量是不可避免的。 小的塑性变形不影响正常工作;

大的塑性变形量将使摩擦和振动增大,影响工作。 四) 腐蚀和锈蚀:

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现象,叫腐蚀。 金属在大气中的腐蚀叫锈蚀。

轴承工作表面出现锈蚀后,摩擦增大,运转不平衡。 工作表面出现锈斑也是轴承过早的发生疲劳剥落的原因之一。 原因:1,储存和使用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2,潮湿环境,润滑剂中的硫化物等; 3,安装时清洗防锈不好;

4,在腐蚀介质中工作(可选用耐腐蚀的轴承)。 五) 烧伤:

烧伤是指轴承滑动表面或滚动表面局部急剧摩擦发热使表面变得很粗糙,甚至发生粘连而不能旋转的现象(是一种突发损坏的现象)。

原因:1,主要是润滑不良,接触面之间不能形成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