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学生版) 下载本文

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第4题 断句题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语段断句。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2.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2014·浙江高考)

3.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选自《六韬·盈虚》)

(一)客观型断句题

1.(2015·全国卷Ⅰ)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2.(2015·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注] 护儿,人名。

3.(2015·重庆高考)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B.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1

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4.(2015·山东高考)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5.(2015·湖南高考)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B.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C.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D.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6.(2015·广东高考)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生物弭灾之功也

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生物弭灾之功也

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生物弭灾之功也

8.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第5题 词语题

一、考什么——洞悉考情 (一)考查方式

高考对文言词语的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考查,考查时,以单音节词居多,有时也考查双音节词;一种是以翻译题的形式结合其他考点共同考查。

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考点中都考查了古代文化常识类词语的含义。如全国卷Ⅰ考查的“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全国卷Ⅱ考查的“字”“谥号”

2

“嗣位”“诣阙”等,都属于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类题目的出现,预示着实词考查的新动向——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和判断。 (二)选词特点

命题者往往对以下三类词情有独钟:

如:2015年全国卷Ⅰ翻译句子“庶或万一可济”中的“济”。 一词多义 再如:2015年山东卷考查的“敢问其目”中的“目”、“军皆定次”中的“次”、“白刃始合”中的“合”等。 如:2015年全国卷Ⅰ翻译句子“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中的“帝”,属名词活用为动词,“称帝”;“吾当死之”中的“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词类活用 而死”。 再如:2014年山东卷考查的“而舍县之大家”中的“舍”,属动词,“安排住宿”。 通假字 如:2015年重庆卷考查的“不以证”中的“证”。

(三)选词来源

基本上都来自于课本,侧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2015年天津卷考查的“赍物具千数谢之”中的“赍”,可联系课本中的《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赍(赠送)钱三百万”中的“赍”,推知解释。因此,判定一个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依课本词义推断,二是代入语境。 二、怎么办——8法推断

[示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学士大夫自诡能知文先生者 诡:妄言 B.以文贽郎中庄昶,庄公读而奇之 贽:推辞 C.先生固谢不受曰 谢:推辞 D.念先生贪而才,欲遗之金 遗:馈赠 1.根据形符的意义,为下列加点的词释义。 ①弊在赂秦 ②自缢于庭树 ③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④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⑤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⑥可以独飨白粲

⑦王怒曰:“劓之。” 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⑨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⑩刑天舞干戚

?径造庐访成(名)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彀士十万人 2.通假字

[示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易之奴暴乱都市 暴乱:发动叛乱 B.朕欲别除一官 除:革除 C.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空闲 D.昌宗从旁迫趣说 趣:催促

3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B.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 C.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D.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二)从词的角度推断

3.试从词的角度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⑤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⑥成(名)益愕,急逐趁之 ⑦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 ⑧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⑨出则接遇宾客,入则应对诸侯 ⑩攘除奸凶 ?行将为人所并 (三)从句式结构的角度推断

4.试从句式结构的角度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通五经,贯六艺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③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④岭南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 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⑥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⑦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⑧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 ⑨去郑而之许 ⑩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 ?忽东忽西,忽出忽处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四)从词性、语法的角度推断

词性不同,常常会导致词义的不同,所以分析加点词的词性及其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可有助于对词义正误的判断。

[示例] 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梁祖陈师河朔 陈:部署

B.契丹之寇幽州也 寇:盗贼 C.向晚皆有归志 向:将近 D.王其勉之 勉:努力

5.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1)A.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爨:灶台 B.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罢:疲惫

C.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详:通“佯”,假意 D.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陈:列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