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课时提升训练:人文精神的复苏与发展---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含解析) 下载本文

2020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课时提升训练 人文精神的复苏与发展---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一、选择题

1、文艺复兴时期,有些学者认为人类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经达到顶点,而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而衰亡,人类进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时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认识的价值在于( ) 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B.准确描述了文明演进的过程 C.掀起了文化复古浪潮 D.推动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 答案 D

解析 “人类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经达到顶点,而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而衰亡,人类进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时代”可以得出文艺复兴促进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故选D项;材料没有提到封建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看到历史进步的真正原因,排除B项;“文艺复兴时期”不是简单的复兴古典文化,而是表达资产阶级的诉求,排除C项。

2、西方学者发现,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前已多次出现文化发展的小高潮。他们称之为“小文艺复兴”,其中包括“诺森伯里亚文艺复

1

兴”“卡洛林文艺复兴”“拜占庭文艺复兴”“十二世纪文艺复兴”等。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历史概念的多样性 B.历史进程的跨越性 C.历史解释的随意性 D.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前已多次出现文化发展的小高潮”,说明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故选D项;多样的概念,反映的是统一内容“文艺复兴”,排除A项;材料文艺复兴运动,是前面多次“小高潮”的进一步发展,排除B项;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排除C项。 3、文艺复兴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主要是中上层阶级的人士。他们宣扬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不包括劳动者在内,在他们看来,劳动者不过是“愚蠢无知的群氓”。由此可知( ) A.文艺复兴不能代表劳动者的诉求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 C.人文主义思想并未产生实际影响 D.文艺复兴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2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文艺复兴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主要是中上层阶级的人士”,而在当时占据社会绝大多数的是下层的劳动人民,所以说文艺复兴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选D项;“宣扬人的尊严和价值”即人文主义的主张也是劳动者的诉求,排除A项;工业革命完成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排除B项;文艺复兴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和艺术家如达·芬奇等,排除C项。

4、1545年12月,基督教第19届公会在德意志特伦特召开。与会者首先肯定了《圣经》的信仰权威作用,但同时也将基督教的传统置于与《圣经》同样的地位,“口传圣经”与文本《圣经》同为信仰的源泉。基督教公会这一做法旨在( ) A.维护“口传圣经”的地位 B.规范基督教的教义 C.扩大基督教会的影响 D.应对宗教改革冲击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肯定了《圣经》的信仰权威作用,但同时也将基督教的传统置于与《圣经》同样的地位”“‘口传圣经’与文本《圣经》同为信仰的源泉”可知基督教第19届公会力图维持基督教的传统,

3

意在维持基督教会的权威,结合所学宗教改革对基督教会形成极大的冲击,故选D项。

5、有学者说,在宗教气息浓郁的16世纪,人文主义者只能拐弯抹角地宣传自己的主张,而宗教改革家却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基督教和《圣经》精神的,这种坚定的使命感使他们在宣传自己的宗教主张时表现得正气凛然和义无反顾。这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改革家( )

A.倡导安贫乐道理念 B.主张扩大基督教会的影响 C.主张重建信仰权威

D.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会的原则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宗教改革家却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基督教和《圣经》精神的”以及由此表现出的宣传自己宗教主张时的义无反顾说明当时他们挑战教皇的权威,主张重新建立宗教信仰的决心,故选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宗教改革家的具体的主张,排除A项;宗教改革家反对基督教神学的统治地位,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改革家对教会和世俗权力的关系的态度,排除D项。

6、某一时期的部分文艺作品具有共同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