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第六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下载本文

矩图 计算简图 结构 二层 弯矩图 调幅后弯矩图 计算简图 结构 一层 弯矩 图 调幅后弯矩图 楼层 计算简图 结构 一层 图 调幅后弯 矩图 计算简图 结构 二层 弯矩 图 调幅后弯矩图 计算结构 一层 简图 弯矩 图 框架梁CD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弯矩 节点3弯矩大小为·m,单元(3)跨内最大弯矩为 KN·m 调幅后弯 矩图 楼层 计算简图 结构 一层 弯矩图 调幅后弯 矩图 2.跨中最大弯矩 (1)对于BC跨 结构三层(屋面层)

在简支条件下叠加调幅后弯矩剪力图如下

剪力为0处距离B点距离:l?33.93?(7.07?7.07?5.81)?1.70m 剪力为0处弯矩:

1M??33.93?1.70??(7.07?7.07?5.81)?1.702?12.335??16.52KN?m

2框架梁D-1/D悬挑梁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二层

剪力为0处距离B点距离:l?44.96?(5.01?5.01?10.74?5.81)?1.68m 剪力为0处弯矩:

M??44.94?1.68?1?(5.10?2?10.74?5.81)?1.682?7.907??24.26KN?m 2结构一层

剪力为0处距离B点距离:l?45.37?(5.01?5.01?10.74?5.81)?1.71m 剪力为0处弯矩:

M??45.37?1.71?1?(5.10?2?10.74?5.81)?1.712?10.513??27.96KN?m 2(2)对于CD跨 结构三层(屋面层)

在简支条件下叠加调幅后弯矩剪力图如下

剪力为0处距离C点距离:

1l?(159.37?5.81?3?2??3?7.07?99.96)?(7.07?2?5.81)?3?4.04m

2剪力为0处距离D点距离:

l?9.6?4.04?5.56m 剪力为0处弯矩:

1M??110.90?5.56??(7.07?2?5.81)?5.562?89.851??218.39KN?m

2结构二层

剪力为0处距离C点距离:

1l?(235.87?5.81?3?2??3?5.10?189)?(5.10?2?5.81?10.74)?3?3.53m

2剪力为0处距离D点距离:

l?9.6?3.53?6.07m 剪力为0处弯矩:

M??162.41?6.07?1?(5.10?2?5.81?10.74)?6.072?162.704??330.32KN?m 2结构一层

在节点3处,剪力有突变,由突变为

1V?215.37?5.81?3?2??3?5.10?189??6.36KN

2故剪力为0处距离C点距离:l?3m 剪力为0处距离D点距离:l?9.6?3?6.m 剪力为0处弯矩:

M??182.91?6?1?(5.10?2?5.81?10.74)?62?303.747??312.21KN?m 2本设计取调幅后的梁跨内弯矩最大值和简支时梁跨内弯矩最大值的50%中的较大者,比较如下表:

梁跨内弯矩最大值取值 表 楼层 三层 二层 一层 Mmax M0maxBC跨 0Mmax 2CD跨 取值 Mmax M0max 0Mmax 2取值 0说明:Mmax—调幅后的梁跨内弯矩最大值;Mmax—简支时梁跨内弯矩最大值。

依据上表绘制恒载作用下B~D轴×○3轴框架弯矩图如下

图 恒载作用下B~D轴×○3轴框架弯矩图(KN·m)

3.恒载作用下梁、柱端剪力计算

梁端剪力计算计算方法为取隔离体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如下: 屋顶层BC跨

对B取矩?MB?0 VC×+=+(×2+)××,故VC= 对C取矩?MC?0 VB×+=+(×2+)××,故VB= 屋顶层CD跨

对C取矩?MC?0

VD×+=+××+×3×+××+×3,故VD= 对D取矩?MD?0

VC×+=+××+×3×+××+×, 故VC=

其他剪力计算类似,因此计算过程省略,以下汇总剪力:

梁截面剪力(单位: 表

楼层 三层 二层 一层 B右截面 C左截面 C右截面 集中力左 集中力右 D左截面 D右截面 0 0 1/D 0 0 柱端剪力计算计算方法为取隔离体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如下: VB3=VB2=综上,其他柱计算类似。 V上=V下=(M上+M下)÷h,下面汇总柱剪力

恒载作用下柱剪力(KN) 表 楼层 三层 柱 B C 层高 M上 M下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