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张氏源流世系辩证 下载本文

中华张氏源流世系辩证

张梁森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 什么是民族呢?

简单地说,它是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的共同体。通俗地说,就是由民组成家,由家构成族,由族建成国。即我们常说的国家。民则是国家的最小分子。不论是原始共同体也好,还是现代化国家也好,都存在着对最小分子即对民的多方面管理。其中,赐姓就是这多方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给民一个永久性的符号,以利他们形成有机的组合。

众所周知,中国最早的赐姓活动始于黄帝。而黄帝以前的姓氏,则是以男女而区别的。《通志·氏族略序》云:“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这明明显显告诉我们,姓氏是人们组成有机体的重要依据。

黄帝本来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实际上是中国原始社会的一个部落酋长。他姓姬,是少典的儿子,号轩辕氏,亦号有熊氏。他在部落中很有威望。当时,另一个部落首领叫神农氏炎帝,年纪稍大,是黄帝的兄长,老而昏聩,治事力不从心,但又好战,常常扰乱年轻有为的轩辕氏部落。有一次,炎帝和黄帝各带人马大战于古阪泉(今河北省涿鹿东南面)一带,炎帝大败而归,后与黄帝结盟并归顺于黄帝,炎帝后尝药草中毒而死。轩辕氏则被众部落公推为天子。是时,他拥有北至于大漠,南至于长江,西至于陕西,东至于大海为界的广袤地域,即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四个有德能的人为辅臣治理天下万民。轩辕氏自己也十分勤劳勇敢,治道有方。《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记述他:“时播百谷草木,谆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

节用水火财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见《史记》第6页,中华书局1979年9月版)

黄帝把都城筑在涿鹿的东南,称天子明堂。他娶有4个妻子,西陵氏的女儿叫嫘祖,是他的正妃。其余3位女子皆为次妃。这些妻子先后为黄帝生育了25个儿子。黄帝为了把自己的这些儿子教育好和管束好,就根据他们的功劳赐姓封地,各成国家(即小部落)。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又云:“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见《史记》第9页,中华书局1979年9月版)

《史记索引》、《史记正义》对这个问题分别作了注释。其意是说,黄帝给25个儿子中,对有功劳的14个儿子赐了姓并封了地,但实际上赐姓只有12个,即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这12个姓。因为得姓的14个儿子之中有两个是随父(即黄帝)而姓姬,这就是黄帝的第5个儿子挥和另一个儿子苍林。

姬挥是黄帝的第三个妃子彤鱼氏所生,当然属于庶出。他看到父亲为哥哥、弟弟们赐了姓、封了地,各自为王,比起自己还居住在涿鹿的天子明堂边的小屋里要威武的多,又自由得多,心里十分羡慕。

姬挥此时已是一个勤劳勇敢、很有作为且又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对自己未得赐姓和封地是很不甘心的。

但他也知道,父亲对其哥哥、弟弟们赐姓封地,要么就是出自嫡母,要么就是建有军功。看来自己要得赐姓封地,作为庶出的儿子,只有靠建立军功这条路了。可前几年,父亲与别的部落打仗,哥哥们因年长都争先恐后英勇参战,自然能建立功劳。而自己那时年小,那里有机会参战立功呢?如今,自己长大了,他多么希望有机会去争取功劳啊!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那就是当时南方(今河南淮阳一带,古陈国)另一个部落酋长蚩尤,属九黎氏族,他有以熊、罴、貔、貅、虎、豹等6种猛兽为图腾的6个部族。他看到黄帝统治了中原土地而得了天下,自己练得一身武艺,何不与黄帝争夺天下呢?

于是,新的战争又在中原北方爆发起来。

笔者曾在新华书店工作19年,从营业员干到经理。这19年中,除工作空余,就是读书,只要是自己爱看的书就读。人们说:读书破万卷(古人说的一卷,即现在一章或一回)。对笔者而言,真不知读了多少书,何止万卷呀!后来因工作学习的需要,又去有关大专院校读本科、读博研(有的属于函授性质),以至于今60岁了,仍然酷爱读书,且手不释卷。

笔者读的这么多书中,有一本少年儿童读物《黄帝战蚩尤的故事》,是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的《历史小故事丛书》的第一本。这本小书是自己终身永世难忘的。因为这本书和自己这个中华张氏子孙的渊源太深太深了。所以,对这个故事可谓时时记忆犹新。下面,笔者简要地叙述这一故事。

传说中的蚩尤,是一个生而奇怪的异人。他的头面如虎形,十分凶恶。额上有“王”字,威武十足;身长斑纹,且有鳞片,特别坚硬。加上他后来长期练功习武,终于练成“铜头铁身”,达到“刀枪不入,水火无畏”的境地。尤其是他身躯高大,气力充足,只要高叫一声,足可震慑十里。这么一个怪物式的“英雄”,谁不望而生畏。

但蚩尤独有一个弱点,就是他喉咙部位,因为是呼吸道,仍然是软组织,这个方寸大小的部位是挡不了刀箭的。且他每次打仗胜利后,总要站在高坡上仰天长啸,以示自己的胜利。

蚩尤因自己有如此优势,才想要和黄帝争夺天下的。

于是,他就带着自己的部落族众,来到河北一带寻找黄帝部落的族众打仗。可想而知,黄帝手下的人哪里是他的对手?

有趣的是,蚩尤带队打仗,只要兵卒们在后面摇旗擂鼓、呐喊助威而已。自己一人闯入对方,手持丈二铁矛,见人就杀,见马就砍,如入无人之境。几次大战之后,黄帝所部的人马不知损失了多少。眼看就要逼近涿鹿一带了。

这一天,蚩尤又带队寻战。黄帝决定自己带队“亲征”。开战后,黄帝和臣僚们在后面不远的地方观阵,兵士在前面勇战,数百人围着蚩

尤冲杀,都无法伤他一根毫毛,反倒被蚩尤把这几百人杀个尽光。黄帝只好带着臣僚们往回逃。

黄帝突然听到一声长啸,声音震颤可怕。他和臣僚们回头一看,却是蚩尤站在高坡上“笑送”自己奔逃。蚩尤那喉部的一寸肉体暴露出来。但战斗时,哪里能伤到这个地方?

蚩尤的这一弱点,却让一个人注意到了。这个人就是姬挥。而《黄帝战蚩尤的故事》那本书上没有说到姬挥的名字,只说是黄帝的部下。为什么说是姬挥呢?笔者现将原由再作叙述。

当黄帝此时带队“亲征”时,臣僚们跟随观阵,姬挥主动向父亲要求参战,求功心切。但黄帝因这儿子尚年轻,无作战经验,只同意让他观阵。姬挥是个细心的人,一眼就看出了蚩尤的弱点。何况姬挥早已听说,蚩尤胜利后每次都是如此狂笑不已。这疯狂的模样,不也令人胆寒吗?

后来,姬挥又随父亲去观战了两次,对蚩尤的勇猛也的确佩服。但他却在想着如何征服这个怪物?如果长期下去,父亲的天下,岂不是让蚩尤夺去了吗?

姬挥每天每夜思考着,想呀!想呀!他终于思考出一个方案:如能用一种武器刺杀蚩尤喉部的那一寸肉体,那怪物即可当时毙命。可他刀枪不入,水火无畏,战将都杀他不过,甚至根本不能靠近他,怎么能刺到他的喉部呢?

这天晚上,他在星光下思索着。突然看到天上的孤星射击一束强光,那力量很大,直坠入地。

于是,他想到要是能制作一张弹力很强的弓,再制作一根锋利的矢,准确地射向蚩尤的喉咙,那不就大功告成了么?

就这样,姬挥每天独自试制弓和矢。他把竹片煮了又煮,油浸油擦,制成了一把弹力特强的小弓。他又把小铁锥磨了又磨,擦了又擦,制成一根小矢,箭头非常锋利。《史记》上曾记载黄帝“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他命大臣伯高采矿炼铁,开创铸造。这时铁器的出现,为姬挥制造铁矢提供了条件。

其后,他每天到一个开阔的地方独自一人练习射箭,直至练到百步穿杨的绝顶功夫,哪怕百步外有一小鸟,他也能箭箭射中,甚至坐着、躺着、行走间都能如此射中目标。

又有一次,蚩尤再次带队来向黄帝挑战了,且把人马逼近到涿鹿附近,形势十分紧急。

姬挥又主动上前向父亲要出战。黄帝还是舍不得让儿子去送死。姬挥却说自己有办法除掉蚩尤这个恶魔。黄帝只好忍泪同意挥儿的请求。

开战后,姬挥夹在许多作战士卒的中间勇猛杀敌。这时,蚩尤持矛狂叫一声杀入阵中,黄帝的士卒一片片倒下,姬挥也“倒”在众多的死尸中。黄帝远看着自己的队伍又失败了,挥儿也战死了,含泪带臣僚们回逃。

蚩尤大胜后,其士卒一个个欢天喜地的往回走,这魔头又站在高坡上对着敌人的死尸堆仰天长啸。

当他“笑”得开心的时候,冷不防一支锋利的小铁(当时是有铁否?)箭射中他的喉部,蚩尤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终于倒下并立即断气了。他手下人见主帅突然倒下死去,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以为是天上神将杀死了蚩尤,纷纷向南狂逃。

原来,射死蚩尤的人正是黄帝的第五个儿子姬挥。他参战时,把小弓和涂了毒药(有毒药否)的小矢藏在怀里,当蚩尤杀来时,他装死在死尸堆下隐藏着,当蚩尤胜后登高仰天长啸时,他迅速取出带毒的弓、矢,猛地射向蚩尤。就凭锋利的毒箭和百步穿杨的功夫,尽管蚩尤有天大能耐,也挡不了姬挥这一箭!

看着蚩尤倒下后,姬挥从死尸堆里跳出来,拣起士卒的长矛大叫一声追杀蚩尤的残兵,但那些败卒逃得更快。姬挥回过头,一刀砍下蚩尤那颗虎形人头,追赶上父亲和臣僚们。

黄帝和臣僚看到姬挥提着一颗血淋淋的怪物人头,无不大吃一惊!皆以为是姬挥的鬼魂作祟。姬挥却掷下人头,跪倒父亲面前说:“儿臣已将蚩尤杀死,现有头颅为证。”

黄帝即时立定人马,听完姬挥将制造弓、矢到练习射箭,到参战假死而设计射杀蚩尤的全部经过,君臣们皆如梦方醒。都说姬挥立下了举世奇功。

黄帝又派人返回战场,果见蚩尤的鳞片之身还横在高坡上,众人无不欢喜异常。

黄帝当即决定,立派一支人马由姬挥率领,快速追赶蚩尤余部,乘敌人慌乱之时消灭它。

于是,涿鹿之野再次摆开了战场。黄帝仍带臣僚们观阵。此一战打得蚩尤部落全军覆没,俘虏其妇幼人丁众多,缴获牛羊骆马无算,还有许多谷物、猎物等。

另有一说是:姬挥发明了弓箭后,黄帝命他制造一大批作为武器。后来与蚩尤大战时,蚩尤部众都挡不过弓箭的射击,被逼退到东海而被射死。同样是姬挥发明了弓、矢的巨大功劳。

南方其他几个小部落听说此事后,也都归顺了黄帝麾下。从此,黄帝真正统治了中原,成为华夏民族先祖。

此次大战以后,黄帝召集群臣在天子明堂开会,论功行赏。因他第五子姬挥发明了弓和矢(箭)射死了蚩尤,记为首功,赐姓曰“矤”(念张)。按其功劳等次封为王位,将涿鹿南部清河流域横直300里的肥沃之地封给挥,建尹城于清河南面,古人以东南为阳,得王号“青阳王”。古代“清”、“青”为通假字。

从此,天下有个新的姓氏即“矤”姓,姬挥从这时起叫矤挥。他就是今日中华张氏子孙的鼻祖。

那么,“矤”字是怎么演化为“张”字的呢?

大家应知,中国的汉字,有的是“以音而定”,有的是“以形而生”,有的是“以意而作”。可以肯定地说,“矤”(张)字是“以形而生”的。我们可以从后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对“张”字的注释和清人汪静山先生所辑《金石大字典》中关于“张”的演化得到证实。

《说文解字》云:“张,切,二部。”弓,弦也。 今正。

,各本作施,

,敷也。张驰,本谓弓施弦解。弦,引申为凡,作辍之称。《礼

记》曰:“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从弓,长声。陟良切。十部。”这《说文解字》对张字的释义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即张弓射箭的意思。而《金石大字典》中,收录了清代以前的甲骨文、篆文、碑拓中“张”字152个(见影印件《金石大字典》1-4),最早的“张”字,是《藻盘积古》阮氏云“张弓形”那个“

”字(张)字。这个字是弓和矢的组合。《老

”,亦为弓和矢的组合。

子》碑和《论语大征》碑上,张字为象形体“ 公的永久性纪念。(见影印件)

张挥公作为黄帝的第五个儿子,不但得姓为“矤”是他的永久纪念,同时,它是弓箭的发明家,“矤”字即是映证。这不但是我们亿万张氏子孙的骄傲,更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此,笔者郑重地向全世界声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从现在起应改为“五大发明”,即黄帝的第五子张挥是弓箭的发明者,他当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最早的发明家。

弓箭的发明,从当时射杀蚩尤到现代越南战场用弓箭射中美国的飞机,它作为一种军事武器,为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古代到近代人们用其射杀野兽的危害,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其作用同样是巨大的。

因此,张挥发明弓箭,也应作为人类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入史册。 再说当时张挥得到父亲黄帝的赐姓和封地后,非常高兴,庆幸自己立了大功并有了领地。于是他带着家人、财产和士卒人众,来到他的封地——清河,且按照父亲的规定在清河南面陆地上建造城池和官衙,即史书上说的“尹城”。从此,张挥就在这里安家落户。

远古时期的清河,指的是华北平原东南隅的清河流域。据郦道元《水经注》上记载:清河与古清水和古淇水有关。古清水发源于河内修武县(今河南省修武县)之北黑山。古淇水发源于河内隆虑县(今河南林县)大号山,隆虑县又是古代《二十四孝》“郭巨埋儿”故事中的主人翁郭巨的家乡,历史上向为干旱地区。古清水和古淇水交汇于河北省馆陶县

可见,这“弓”和“矢”是永远分离不了的,它是对中华张姓鼻祖张挥

境内,后经卫河注入清河。由于历史变迁,时移代转,山河易貌,清河之名现演变为“清凉江”。查古地理志方面书籍,北方很少有水系称江,古云“九江五湖四海,黄河弯曲波浪”之说,中国九条主要大江都在南方。而“清凉江”之名当是后人所命。对于这些,历代都有人考证,此文不多赘述。

而清河流入,从古至今经过的地方并无大的改变,大体包括解放初期的中原省范围。即今河北省东南部的南宫、故城、威县、清河、临西、馆陶、魏县、大名,山东省西部的夏津、临清、冠县、武城以及河南省东北角的林县、安阳、内黄、南乐等十多个县市。与《汉书》所云:“清河郡治清阳,领县十四”的记载大体相似。可见,张挥公所得的封地,是按当时的规定:侯王(诸侯)领地300里,也是相符合的。

但另有一说,张挥公得到的封地位置是河南省濮阳之清河。濮阳东面有一条河叫做金堤河,流经濮阳东向30里处有一集镇叫清河头。这一地名源于何时,当地人说很早,但目前古今地理典籍上尚难以考证。仅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地图册中,河南省地图上确有“清河头”地名,绝不是今人的伪造。但清河头所流经的金堤河经过范县后注入黄河,与清河无关。张挥公封地始居濮阳之说不能成立。

至此,本文可以下第一个结论,张挥公封地即在清河流域,“尹城”(城池和官衙)建在清河南岸,即今河北省清河县境内清凉江之南。

张挥公在清河尹城定居后,即对领地开发治理。在当时那个“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大量的制造弓和箭,战时作为战斗武器,平时作为生产工具,用于射杀野兽和山禽之类动物,让部落族众能够多获得食物。再则,当时黄帝“教民以播百谷”,远古的清河流域,山丘林茂,水系交错,适合于稷、黍、豆、麦生长,粮食作物也年年丰收。清河流域成为原始社会中原地区较为发达的地方。

张挥公在清河定居了二三十年后,此时已是黄帝进入老迈时期。他为了把天下进一步治理好,首先是加强吏治,朝廷根据需要设置官位。这时,又加封青阳王张挥的官职,以其善制弓矢,封为弓正,主祀弧星。同时,因功袭爵,封张挥的长子张若为殿前尉。这殿前尉的职责就是保

卫黄帝及宫廷官员安全的侍卫官。所以,黄帝老年时出入,总是他的孙子即张挥的长子张若在前面开路负责保卫。

张挥和张若父子得到新的官职后,父子俩即入朝服职,清河领地的各项事则交给手下人管理。

张挥得到黄帝的赐姓,是中华张氏的鼻祖。那么,他的儿子张若则是天下张姓的第二代传人。

这里,同样另有一说。即张挥不是黄帝的第五个儿子,而是黄帝第五个儿子青阳氏的儿子。这样一来,张挥则变成黄帝的孙子了。

近几年来,从事张氏文化研究的许多同仁,通过自己的艰辛努,查阅了历代大量的姓氏研究典籍,考证了许多全国各地的《张氏宗谱》,基本上认为张挥公是黄帝的第五子,如邓洪波著《中华姓氏通书·张姓》、赵杰主编的《天下张姓与清河》、张省会主编的《张氏渊潭》等。而范又琪编著的《姓氏起源》,李浩然编著的《中华姓氏大探源》等,却主张说张挥公是黄帝的孙子,即黄帝之子少昊氏之子。

笔者认为,前者是正确的,后者是误解了。有关人士考证:少昊本来就不是黄帝这一氏族。留待下次再辩。

得出张挥公是黄帝的孙子这个结论,前儒皆说是太史公司马迁有误。他说:“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清阳降居江水。”本来,青阳是黄帝赐给张挥公的爵位“青阳王”,太史公却说他是玄嚣的后人,加上《史记正义》、《史记索隐》等注释又较混淆,误把青阳王说成是少昊之子。其后,《元和姓纂·十阳》、《古今姓氏书辨证·十阳》、《姓氏急就篇·上》等古代姓氏文化研究典籍也步其后尘,以讹传讹,岂不让后人多费疑猜吗?

而现在有些研究者仍然坚持张挥公是黄帝的孙子这一说,也是袭前人之误,且一误再误,才有如今的争论。

其实,这个误解是前人留下的,也应由前人消除。其间,古代已有许多姓氏文化研究者对这一误解作了辨证。

如《中华姓氏大典》上载文:“《希姓录·七阳》:张若,黄帝臣。其后,周宣王时有张仲。《檀弓》有张老。战国有张孟谈。秦有张仪。楚有张醜。皆非一姓。惟春秋时张白蔑,宋国人,张仲之后也。”

那么,这张若是谁呢?前面已交代过,他就是张挥的儿子、黄帝的孙子。何以为证?

《庄子》一书中说:“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见(《庄子今生今译》第635页,中华书局1983年4月出版)这意思是说:黄帝要到具茨山上见大隗,方明驾东,昌寓陪乘,张若、謵朋两人在前面骑马开路。

清代著名学者、姓氏文化研究专家张澍就此对《唐书·世系表》载张挥是黄帝的孙子提出了质疑:“以挥为青阳少子,则黄帝时何以有张若耶?”

这意思是说,按《世系表》所载,青阳是黄帝儿子,挥是黄帝的孙子,皆同黄帝为姬姓,那么,黄帝时这个张若的张姓又从哪里来的呢?

而现在有人搞的所谓张姓古代氏系表上竞没有张若,岂不是咄咄怪事?

笔者前面讲到张挥的儿子、黄帝的孙子张若在黄帝晚年时也封为殿前尉,且作为黄帝和宫廷的侍卫,他此时最少也在18岁以上,他的父亲张挥当在36岁以上。张挥又是黄帝第三个妃子彤鱼氏所生,黄帝此时的年龄起码也有七十多岁吧!有典籍记载:黄帝30岁才结婚。此时也只能是这个年龄。目前,尚未看到何种典籍上准确的记载黄帝的年龄,传说他在位百年,享年110岁,这明显有误。还说他有300岁,更是无稽之谈,孔子对此己作了解释。也留作下次再辩。只有正一派道徒念《超度之灵经》上云:“黄帝舜帝和尧帝,哪个大帝过百岁?”可见,黄帝也没有活到一百岁。而张姓是在黄帝50岁前就有了。

那么,张挥作为张姓鼻祖,当是黄帝的儿子毋疑。这应是本文的第二个结论。

再就是张姓自挥公得姓,至今繁衍了多少代,也是人们争论的问题之一。笔者对此再试图说一点看法。

也许是自己孤陋寡闻,也许资料能见度太小。笔者所看到过的多种研究张氏文化的典籍,他们都引用过《张氏宗谱》、《张氏族谱》等张氏谱牒,最早引用是明、清时代修的张氏谱。而张氏最早的谱牒即宋代《张氏宗谱》还未有人引用到。或者是直接沿袭宗谱而修的张氏谱也很少提及到。

无巧不成书,笔者家藏的民国二十五年八修《张氏宗谱》正是延袭宋代张氏老谱续修的。

公元1199年,即南宋宁宗赵扩庆元五年,本年干支纪年为己未。笔者远祖江西南康张氏首次修成了《张氏宗谱》,本族祖先大老们中,有几人与当朝龙图阁大学生、著名理学家朱熹老夫子为挚友故交,且又是赣南同乡,就请朱夫子为《张氏宗谱》题写序言。朱熹老夫子时年70岁并不推辞,欣然命笔,为南康首修《张氏宗谱》题写了序言。

为了使大家看到这篇序文,现全文影印如下:(朱熹为《张氏宗谱》题写序言1-2页)

此序正文仅208字,把编修宗谱的意义论述得十分精确独到,且给我们张氏创修宗谱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为便于阅读和理解,现译文如后。

朱晦庵所赠老谱原序

我常常抬头观察天象,北极星是整个天体的中枢,而太微星、紫微星、天市星这三大天区和太阳、太阴、荧惑、辰星、岁星、太白、镇星、黄幡、豹尾这九大恒星旋绕时都向着它,譬如帝君的尊严而没有人不想朝拱的。

我又常常俯首察视地理,昆仑是中华的镇山,而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这五岳和八方以外极远的地方无不逶迤顾盼着它,犹如人对祖辈的亲敬且没有人不朝拜的。

要知道,君亲一体,忠孝一道。如果忘了,就是大逆不道;遗忘它,就等于丢弃了根本;怠慢了它,即为亵渎不敬。所以,五刑的惩罚,首先是对不忠的人;百行的训诫,要把孝放在第一位。

那么,作为人臣的,应鞠躬尽瘁;为人子的,应慎终追远。对这二者,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啊!

今时,我检阅张氏的谱牒,它向上追溯了姓氏的源流;对下叙述了宗派的世系;彰明昭穆以尊崇祖先;记载繁衍用以说明嫡传情况;理出长幼借以分清年龄大小;撰写传记赞颂以利崇尚道德,等等。不是大忠大孝的人,怎能做到这些呢?

噫!今世间有的人,离开先辈还不很远,就懵然不知尊上敬祖,他们与张氏家族相比,不是要惭愧得多吗?

时在

宋庆元五年(己未岁)八月初一大吉

龙图阁大学生新安朱熹谨赠

从朱熹给我祖上所写的《张氏宗谱》的序言中,我们可以知道七件事:一、这套《张氏宗谱》创修于宋庆元五年乙未岁八月初一,即公元1199年9月上旬。二、谱中追溯张姓源流。三、叙述了宗派世系。四、彰明了左昭右穆的宗法。五、记载了历代繁衍生息情况。六、理顺长幼秩序。七、撰写了序、传、赞、颂等人物传记。

遗憾的是,由于历次续修,都没有署列创修《张氏宗谱》人氏的名字,使我们暂时难以考定,留待日后再作深究。

庆幸的是,由这套宋代《张氏宗谱》而重修的《张氏宗谱》是在元代至正十年(1345年)前后修成的。主修宗谱人为宋代后期的进士张宽公,即我族从江西迁长沙,再由长沙迁蕲春定居的始祖。

张宽公在宋代张氏老谱的基础上重修张氏家谱,对于我们这一族,当是始修族谱。这套谱最大的特点,是将中华张姓源流经考证后再叙述得一清二楚。为窥全豹,亦影印如后:(1-10页)

在此,亦将原文译出,供各位研究。

宽公始修源流序

我们家族原来姓姬,出自黄帝轩辕氏的第五个儿子挥公。他善于制造弓和矢(箭),由黄帝任命他为弓正(官职),主持祭祀弧星,赐给他的姓氏是张姓。因封地在青阳,因此加封为青阳王。我族张姓从此开始。

二世祖张若公,生颛公。颛公生须,须生桃,桃生师,师生宣,宣生阳,阳生宓公,在公元前十九世纪即禹王朝中,相为帝时,宓公任奉政大夫。

宓公生丞,丞生黉,黉生奇,奇生契,契生希,希生燧,燧生泰。泰公于公元前十七世纪任厪帝时的太史。

泰公生还,还生纯,纯生子质,子质生钝,钝生康,康生启,启生立,立生瑰,瑰生和,和生雍,雍生显,显生沐,沐生逊,逊生郢,郢生取,取生顺,顺生肃,肃生永。永公于公元前十三世末在商王朝小乙为帝时任侍中大夫。

永公传至张姓第三十七世为浚公。当时小乙帝死后,武丁帝即位,任命张浚公为武军节度使,挂将军印。

浚公生子张惠,于公元前十二世纪中,任祖甲帝时的司马。 惠公生渲公,渲公生稳公,公元前十一世纪初,在廪辛帝时任豫州(今河南东部)太守。

稳公生元,元生正,正生奎公。张奎是张氏第四十三代裔孙。此时商纣王帝辛即位,任命张奎为朝廷总戎(相当于今三军总司令)。

奎公生炳,炳生辰公,此时历史已到周朝康王时代。康王任命张辰为先锋官。

辰生本,本生灼,灼生袞,袞生灵,灵生弘,弘生道,道公生仲公,是为张姓第五十二代。公元前827年,被周宣王任为宰相。张仲作为一代政治家,提出孝治天下,自己率先行孝,又与尹吉甫(将)为友,留下了“张仲孝友”之美谈。

仲公生象,象生秀,秀生卓,卓生宪,宪生凌,凌生义,义生晋,晋生凝,凝生侯,侯传张姓六十二世生老公。此时已到东周列国周灵王时代,张老在晋悼公时任朝中大夫之职,有善颂善祷之誉。

老公生君巫,君巫生趯公,东周景王时任大夫,与另一大夫梁丙论说丧葬之事,趯公有“火中寒暑”的高论,但景王不懂此中奥理,命他退下。而大夫俞太叔独称张趯有大智慧,其知识之广博不在梁丙大夫之下。这件事在《左传》上记载得很详细。

趯公生子张骼,是张氏第六十五代孙。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甲辰),楚昭王侵伐郑国以救齐国,晋定公派张骼为使臣至楚国说和并求还师以救郑国,而使楚不能攻克郑人,骼公独自一人双方解释并止住援兵,使楚国和郑国各自退回自己防御阵地,立了一大功劳。

其后,骼公生柳朔,是为张姓第六十六世,这时已到了周敬王后期,晋国被晋、赵、韩三家瓜分了,张氏自柳朔以下数代都辅佐韩国为相。在韩国建立学堂、指点农事,训练军队,和好邻国,为韩国兴旺发达建立了巨大功勋。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辛亥),因晋人围柏人,柳朔公有“好不废过,恶不去善”辩议,不能解柏人之围,遂在这次战争中殉难了。

张氏传到七十四世生张良,字子房,研究黄石公兵书,其先五世相韩,而秦始皇兼并六国而消灭了韩国,张良乃命力士(刺客)操椎杀秦始皇以报仇,力士误中了副车,报仇未能成功。于是,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消灭秦朝,平定了天下。汉高帝刘邦以齐地三万户封张良为齐侯,但张良不接受,愿意授封留侯。并在朝任太傅,留、文、成三侯,世称“三杰”。汉朝大业即以稳定,为韩报仇成功,且为汉朝立了大功,即托辞入终南山修炼,拜赤松子为师,以保全自己,这是他退隐的高明之处。到汉惠帝刘盈六年(公元前189年壬子)夏时,张良逝世。程子说:“张良进退从容,有儒者之风,不是刘邦(高帝)能用张良(子房),而是张良能用刘邦也。”

张良生辟疆、不疑两个儿子。辟疆年龄才15岁即为汉朝侍中大夫。刘邦驾崩的时候,张辟疆四处委屈周旋,使内外都能得到平安,以保全汉室。

不疑生典高,汉文帝时任命为太守。

高生默,默生万年,年生嵩。嵩公在汉武帝时为左辅国。

嵩公生有五个儿子,长子壮、次子赞、三子睦、四子寿、五子通。其后繁衍难以详细介绍。

到了唐朝,张姓遍布范阳、清河、太原、南阳、敦煌、修武、上谷、沛国、梁国、荥阳、平原、京兆等地域,共有四十三大望族,这些都是壮、赞、睦、寿、通五个公的后代呢!

张通当时任清河领地的太守,有很多惠及民众的政绩,因此以清河为郡,也就是今日恩州之地。

通生无妄,无妄生履仁,履仁生大顺,号桐柏真人,大顺是张姓第八十世。大顺生道陵、道宏弟兄二人,迁居信州(今江西贵溪县内)龙虎山。张道陵创立了道教,被封为天师。

张道宏生觉公,觉生嗣,嗣生匏,匏生湛,湛生起,起生文,文生璁,璁生谦,是张姓九十一世孙。谦公天性明敏,博通经史,被朝廷选拔为贤良方正。当时,寇盗蜂起,皇上令张谦带兵讨伐。谦公心想:这盗贼主要是为饥寒逼迫所至。于是,他开国库进行赈济,那些“盗贼”随之平息了。张谦的明达睿智才能,千古以来都很少见。为此,官拜云骑校尉。

谦公生景淳,淳生世英,字子俊,为东京大夫。 英(子俊)生孟良,字公政,任工部尚书。

政生杰,字国英。杰生朴公,字实甫,是张氏一百零五世孙。宋理宗时,中嘉熙年间(1237年左右)明经高第(进士),任命为长沙县令官职。此时,正值金兀术带兵侵略中原,朴公死于任上而不能送回老家江西南康埋葬,只好卜葬于长沙县城附近的万寿村。

朴公生安、宁二公。宁公回江西南康,安公居长沙,生我兄弟宽、端、谟、观、正。我兄弟5人和我的大儿子伯四,荷蒙宋朝恩典,俱考中了进士。我的四个弟弟端、谟、观、正都籍于长沙。我因祖宗的坟墓都在江西南康故里,每到祭扫之时,俯伏哀思而空生悼念悲叹之声。于是,决心回到原籍。

只因家中人口众多,财物繁重,陆路难以搬运,因此租赁船只,由长江直下,航行至蕲州辖地的渗鱼矶头,陡然起了狂风,巨浪如同山头,

驾船的人惊骇不已,急忙将船停泊在这个地方。我登上江岸,与随行的人员一起,察看山川情景,但见江水潆洄,绕如金带;雄峰耸峙,头角峥嵘。真是个山明水秀的好处所,又是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但见狂风继续阻止船只航行,全家男妇老少,都没有回原籍的心愿。哎!莫非天意如此吗?向土人问这个地方的地名,土人答说叫“永福乡”。于是,合家非常欢喜。我则拍手叹说:“这里是我的居地呀!”于是,就在渗鱼矶山边建造居室,作为我们家栖息之地。

到后来,我的长子伯四生子仲二。仲二生丙六,字铭甫。数代相传而子孙日益兴盛,家中财产日益丰裕,又进一步开创基业,扩展土地,购置田产二万多顷,缴纳赋税一千五百多金。再建造起读书的学堂,请先生教育子孙,推广恩惠和爱心,皆成为这个乡邦的英俊贤才。在读书的队伍里,可谓科甲蝉联,登黉宫学府的、食举业廪饩的,不知有多少。然而,功德愈积愈深,食报也就越来越远。蕲邑各界人士,都称我家为巨族了。

我今年96岁了,儿子伯四的年龄也已72岁。一切家务概归曾孙铭甫管理。此时,人们看到我家的田庄地产,上下横直30多里,中间没有一寸土地与异姓人相接。于是,人们就叫这个畈为张铭畈,叫我这个家族为张铭户,叫这个湖为张铭湖。

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翻阅我家族的老谱,不禁喟然叹息:五服还没出头,就像陌生的路途人一样,这样的情况不是很多吗?我的祖父张朴公,原籍江西南康,因在远处的长沙为官,我今由长沙转移到蕲城,屈指一算已三次迁徙了,不就会有把族人视为路人的吗?现在到了必须要有新家谱把他们联系起不可的时候。

值得庆幸的是,我年纪虽然老迈,但身心还很健康,且耳聪目明,现将一世祖挥公得姓的源流,列分派系的根由叙述出来;并详细说明迁徙的踪迹,写出出仕为官的显达,登录才俊名流中的重要人物,列出世派支系的先后,且逐一安排得当。虽然散处各府、州、县以至通都大邑的后代张氏子孙,一打开这套谱牒,则一目了然啦!仅以此文为序。

大家看了张宽公这篇张氏《源流序》之译文后,应该有一些感悟吧! 张宽作为宋朝的进士,其治学态度当是十分严谨的。按他自己的话说,为了替张氏后代子孙负责,在“披阅老谱”(指宋代《张氏宗谱》)的基础上,编修了迁蕲张铭户的《张氏宗谱》,经他严肃地考证后,为我们提供了“一世祖挥公得姓之源”这个重要而宝贵的依据。应该说,古代张姓自己人对自身源流的考证,比今人的所谓考证要准确很多吧!还有其它一些佐证也留作下次再辩。

从张宽公所修《张氏宗谱》的《源流序》上,我们知道张良公是张姓的第七十四代孙。但近人编修的有关张氏书刊中,却说良公为张氏第八十世,相差六代。这怎能成立呢?笔者主张前说。

如《庄子》所云:“黄帝游具茨,张若前马”。宋代张氏老谱已明确记载,张若是挥公的儿子(长子),黄帝的孙子。而近期出现的《张氏上古世系表》中载:挥公的长子昧公,依次为般公、选公、盛公,再后五代也没有出现若公。那么,黄帝在世时,张若又是谁?难道黄帝封了两个张姓不成?

再说,庄子生年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有影响的道家人物,属于远古时期的学者、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记载当不会有误。而《张氏上古世系表》没有张若,这是个明显的错误。直到张挥以下第七代出现了居若公其人, 这若公是否就是第二代若公?如果是,显然多出了六代。

这里,我们还可以按人类发展繁衍的正常规律求证。华夏每个氏姓的子孙,通常是30年左右一代,张氏也不例外。

黄帝是约公元前二十四世纪的人,这个依据历史早有定论。有文字记载,夏禹传位给儿子启,是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而启前面有“五帝三皇”之说,即炎帝、黄帝、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和大禹。每人在位约50年,黄帝约于公元前二十四世纪在位应该无疑。

那么,黄帝离现在4400年,按30年一代,则共繁衍146代。由于古制一夫多妻,长房和小房相隔差别较大,则长房到156代当为正常,

而小房136代亦属正常,即长房和小房相隔20代,不但张姓如此,其他姓氏依然。

张良生年尚无确论,约卒于公元前186年,按80岁估计其在世,估约出生于公元前204年前后。至公元前24世纪共2080年,按30年一代,应是70代为正常。与张氏宋代老谱所记基本吻合。而此前的2000年,长房的出入最多不过5代。张良充其量到75世,怎么可能到80世呢?

有鉴于此,本文可以下第三个初步结论:即张姓世系中,张良公应为74世。

需要说明的是,前面引用迁蕲春始祖张宽公按宋代老谱所修的《张氏宗谱》,其中也有3处不足之处。

其一,这套《张氏宗谱》,编修者张宽公未署修谱时间,让后人要费点周折。此处,我们可以张宽公自己提供的依据推算。他修谱时的年龄是96岁,儿子伯四72岁,“一切家务概归铭管理。”可见曾孙张铭甫也有30岁左右。伯四公亦在宋朝中了进士,估其25岁左右中进士,当是南宋末期的建炎年间,那么宽公当时是40岁左右。次年,他迁入蕲州,是为之元代初年,即公元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前后。到他96岁修谱,则是公元1345年(元至正五年)前后。这套谱是元代《张氏宗谱》无疑。

宽公其所以未署时间,应该是两种原因。一是当时蒙古人对汉人实行残酷统治,把汉人分成五等,“南人”(即南方汉人)列为最下等。因此南方汉人最恨蒙古统治者,根本不提及朝廷年号,有的“南人”还不承认蒙古人的年号。这是有史可证的说法。其二,可能是当时标出年月,后人重刻漏印,但这种可能性不大。

第二个不足之处,张宽公修编的元代《张氏宗谱》对本支而言,称始修,这无可厚非。但使用的堂号为“百忍堂”,说明张宽公这一支(笔者本族)属张公艺的后人,或张公艺弟兄的后人。张公艺是唐高宗李治时代人。张公艺是寿张(今山东阳谷与河南省范县交界处)人,九代人同居且和睦共处。唐高宗李治去泰山封禅,回转时到他家看望,询问张公艺用什么办法把家族管理得这么好。张公艺书写了百多个“忍”字作

答。唐高宗很高兴,当即御书“百忍传家”匾额为赐,并赐给其家绸缎等物。这是张氏家族引以为荣的幸事。但张宽在谱上没有记述。这其中原因,要不是张宽公这一支不是张公艺嫡传,或者是张公艺弟兄的延传。要么,是元谱沿用宋谱的年号。

第三个不足,是张宽公没有交待自己的出生年月,他在宋朝中进士,具体哪一科?其祖父张朴公中宋理宗嘉熙“明经高第”,到宋代灭亡仅42年时间,似乎有整体时间差误,宜待再加深考。

笔者在此另一个重要声明:这篇辩证文章是笔者到清河祖庭观光时,看到一些资料,众所纷纭,仓促而成的。其中,难免失误,自当纠正。但笔者把它作为一块“砖”,希望引出“玉”来。

2010年12月14日于蕲春

张氏源流考

作者:张桂元(…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297 更新时间:2008-7-10 22:02:50

小 大】

【字体:

之五道之于涿兵难之磁八水而守行兵布出,战之天上见流进,发明以而可入以长之,州婺河郡。

二、张氏流传世谱系

一、张氏得姓源流考 考我始祖挥公,为黄帝轩辕公子,母为帝之三妃。当蚩尤无时,虐害生民,黄帝征之,战鹿。蚩尤有妖术,放云雾,帝辨路径,帝有贤臣风后,取陕石,发明子午仪,定八方,名门,更以色旗为八门之号,滴为时刻,按时以定方向,为攻营之用,即遁甲奇门,测时行阵之始也。蚩尤放雾而潜伏不化整为零,窥伺反击,为游击始也,帝忧之。一夜挥公偶观流星,飞宫过度,光芒有尾,星出发,星座有零星,闪耀前星座形为半弧,棱弦有势,乃弓矢弹丸,献于帝前奏曰:远弹、以矢、而射,近以弓代器,挥击。帝以此射击,迫使蚩尤海,遂命应龙擒杀而亡。帝乃弓为姓赐之,以弓之用为名赠国封青阳,居河北青阳,即冀城县明德乡归仁里,后易为清

张氏鼻祖挥公,原居河北青阳,后阴子系众多,蕃衍至山西太原,分支迁入徐州,逐渐南下:一祖果公,为尧帝侍郎,精金水之术,作历数星斗之书,养气于云阳,往来汾晋间,即八仙之首张果老也。至汉末王莽纂位,时元始元年九月十三日,一祖带领男妇族人众多,过杨子江分往下塔衢州、抚州、福州、韶州、汀州、赣州等处。一祖迁往建州、一祖入湖州、一祖入演州,各成桑梓,四海散处,后世子孙皆属血缘关系,不可弃也。衢州杜陵寺,原是张家大宅舍,上至高祖,下至元孙,尽皆宝贵之俦,自挥公而至平,黶二公,共有七十九代矣。五世相韩,世代簪缨,后承子房公,辅汉高祖,官封留侯。高公官为汝南府太守。一祖翼德公与汉昭烈帝桃园结义,辅汉封为桓侯。晋武帝交战时,嵩公之后裔,于建武二年九月十八日过江,各成桑梓。一祖统公,造万里长桥在绵州,住西川路口,襄帝时拜为侍中。一祖大辽公,为金陵将军,有斩祝王之功。一祖武公,为内阁尚书郡卿。一祖华公,七岁时通晓五经,博古通今,为中书令。一祖君政公,为韶州别驾,其曾孙九龄公,辅唐玄宗为相。一祖琳公,作古文尚书。一祖睦公,唐末从王审知等入闽,封梁国公,官居福建侯官;但入闽开基祖尚有七支系,详载谱引。

三、挥公祖德流徽考

张氏始祖挥公,因造甲胄,制弓矢,人称长弓氏,持身诚正,流芳千古,正己率物,垂令誉以万世,处己以“孝悌忠信”,接人以“礼义廉耻”,存此八节,四海为家,谆诫子孙,勿以权势凌人,勿以富贵傲人,毋阴谋害人,毋败德损己,莫论是非,莫笑人短,是传家管教子孙之宝典。而子孙能体祖先之遗训,准此不敢浮薄,由是庭训彰显阴 畅,后裔得升庙堂之上者,岂非祖宗之光前裕后,垂荫而瓜瓞绵绵,世代兴隆,千秋万载,辉煌光大,永世无疆。 编著者谨志

张氏的历史迁徙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福建省仙游《张氏族谱》 点击数:2962 更新时间:2008-7-10 21:59:18

体:小 大】

【字

我得姓祖挥公国封青阳后,就以尹城的青阳为居住地。青阳以清河以南而得名(故我世谱在提郡望时

有“尹城”、“清河”之称是也)。西汉刘邦始设郡制,改青阳为清河郡,其辖地相当今河北清河全县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和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方。东汉初改为清河国,移治甘陵(今临清东),建和二年曾改名甘陵郡。三国复清河郡名。唐以后被废,但清河县仍一直保留(今清河县治所在葛仙庄)。清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战国时介于齐、赵两国之间。据《水经注》记载:它源于河南北部,流经今河北威县以下始为清河……几经历史沧桑,今之清河县已没有清河了。而我先民自得姓祖张挥之后直至秦汉前,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主要都在以清河、张城为中心的古冀州大地上渔猎和农耕。直到挥公的五十八世孙仕周宣王为卿士的张仲公还居住在这里。不过,这时我张姓已经形成一个名门大家族了。

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人口大幅度的增长,古冀州生活的空间已经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时我先祖们为寻找新的生活空间,已经开始迁徙。至先秦时,部分先祖已从古冀州进入三晋,又从三晋走向诸侯各国。秦汉时代,政局动荡,战火连绵。因转战千里的兵卒铁流,兵祸天灾造成的流民大潮和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等无可奈何而又无法抗拒的因素,更加速推动着我先祖迁徙的步伐。这时又有成批的先祖从祖居地走向黄河南北,足迹遍布中原、齐鲁、燕赵、关中、巴蜀和吴越甚至西域匈奴等地。至两汉之际,我先祖又从中原大地(包括河东河内等)外迁,并以关中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周拓展,进之幅射全国各地。

(摘自福建省仙游《张氏族谱》)

张姓渊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福建东肖“三户祠《”张氏族谱》 点击数:1584 更新时间:2008-7-10 21:57:52

【字体:小 大】

张姓渊源 一、溯源

张姓从其历史渊源来说,上古时代最伟大的帝王黄帝乃血缘亲祖。黄帝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乐升平的盛世。千百年来,他一直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并被神化成一个民族的象征,成为中华大家庭的共同祖先之一。黄帝一生娶有四个妻室,她们是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嫫母。据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张浚等纂修的《张氏统宗谱》卷上《得姓郡望》称:“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孤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孤星,居尹城国之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这与唐《广韵》载:“张姓本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纲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是一脉相承的。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古往今来文献记载是一致的。但张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古文献记载却各持一端。据综合考证,倾向于张挥为黄帝儿子之说居多。在我国古代天象图上,廿八宿之一的张宿,共六颗星,在轩辕座下,这或许表明古代天文学家早已认定张姓始祖张挥即是黄帝之子。

张姓后裔繁衍支系,据考证还有两支源流血脉:一支是春秋时晋国有个贵族叫解张,后来他的后代用他的名作为姓,世代姓张;另一支是三国时还有位叫龙佑那的,诸葛亮赐他姓张,他的后代居住云南。但张姓还是以黄帝血缘亲祖张挥一支为主流,张挥之后,张姓子孙到汉代已发展成为人口众多,地位显贵的巨族大姓,唐代名列十大“国柱”之姓,明代已分布于全国的1113个县,覆盖率达93%,迄至20世纪80年代末,终于成为拥有一亿人口的泱泱大族,位尊百姓之首。

历史上,张姓未建立过王朝政权,故无他姓归附到张姓的血缘旗帜之下,乃凭自己家族团结和奋进精神,培育了无数杰出人物:在思想文化领域张载、张栻对于儒家理论的升华,僧肇(俗姓张)对于佛学的中国化,张天师世家1800余年来的领袖道教,张衡的地动仪,一行(俗姓张)的测量子午线,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贡献好些都是划时代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56位战功赫赫的古今将帅,汉代以来的63人(次)宰相,还有张居正的万历改革,张之洞的“中体”、“西用”之论,张学良的兵谏抗日等,又都功在当世,名垂青史。而西汉张骞的交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美藉华人张福林的飞升太空等,已将中华文明传之世界,传之外星,这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也是极其光辉的篇章。这一切表明张姓家族正是凭着这一精神和力量,以求生存和发展,成为冠首百家的大姓。

张姓祖居之地,张挥以尹城国清阳为居住地。清阳以在清河以南而得名,汉代它属于清河郡、清河国,所以后世张氏谱书提到得姓郡望时,多述及清河郡,谱书的版心也往往标有“清河堂”之样,以示不忘先祖之地。清河是一条古老之河,清河之水不知养育了多少张氏子孙,直到周宣王时的张仲,还居住在这里。汉唐以来,这片土地上的张氏子孙更是生生不息,枝繁叶茂,成为国家倚为柱石的巨族大姓。 二、迁徙

对于张姓家族来说,迁徙发展是永恒的。数千年来,他们不负其先祖黄帝轩辕赐给他们“长弓’徽记时的厚望,迈着坚毅的步伐,扛着家族那面具有军武之威的旗帜,勇敢地走向神州大地。先秦时期,他们就从三晋走向诸侯各国。到了秦汉时代,转战千里的兵卒铁流,兵祸天灾造成的流民大潮,祸福旦夕的政治风云等等,这些无可奈何而又无法抗拒的因素,推动着张姓先民们迁徙的脚步,而战后统一局面的形成和社会的安定发展,更需要繁荣昌盛、人丁茂密的张氏家族自己去追寻新的生活空间。

张姓迁徙的最大特点是由中心向四周的辐射。总的趋向是以中原以关中为中心,向东西南北拓展,辐射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异邦。

(一)南下三潮。张姓向东南和华南地区的迁徙有3次大的浪潮。第一次是新汉时期,开始于西汉末年王莽当政建立新朝之时。台湾屏东县《清河百忍族谱》记载,张氏祖脉在清河,后因“生子众多迁入徐州,逐渐南下。西汉末年,王莽当权,时元始元年九月十三日,一祖带领男妇族人众多,过杨子江,分往衢州(今浙江)、托州(今江西)、福州、韶州(今韶关)、汀州(今福建长汀)、赣州等处。一祖迁往建州(今福建),一祖入湖州

(今浙江),一祖入演州(今越南演州)。各成桑梓,四海散处。”

第二次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自公元四世纪初叶“永嘉之乱”爆发后,西晋政权很快灭亡,国家再度处于长期的分裂之中。张姓先民活动的中心中原和关中地区,在长达270余年的时间内,始终处于战乱之中,尤其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由于“胡”汉贵族地主之间挑起的种族仇杀与掠夺,使得他们的生活环境屡遭摧残。为了求生,他们和北方其他姓氏的人民一起背井离乡大量南迁,形成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口大流徙。

第三次起于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到后来蒙古族南下。其间全国经历了三次大移民,张姓族人与北方人口向巴蜀、两淮、东南、岭南地区流移。在南移的大潮中,南方地区还伴有张姓东移或西移的行动,如抗金名相四川绵竹张浚就东迁湖南宁乡,经过数代发展,成为大族。

(二)涌向西北。张姓向西北的大迁徙,开始于东汉末年。其时天下大乱,中原、关中等地很多张姓人家,随着数万户流民西进张鲁建立的汉中地方政教合一政权的辖地避难。

(三)走向西南。张姓向西南地区的移民最早见于公元前316年,秦国惠文王派张若为蜀国守,组织秦民万家入川。今云南、四川的白族张姓,相传是张若于春秋战国时从陇西组织的移民。至今张姓已遍布西南各省。 (四)进入关东。与唐代同时的渤海国有很多张姓贵族。五代初年渤海国为契丹所逼,向我国东北边境及朝、俄方向逃遁,有些张姓先民也就随之从渤海地区北上关东。到辽金时代,东北地区渤海张氏就成为大姓。现东北地区的张姓还有一些是山东、河北各地闯关东人的后裔。

以上所述说明,在张氏家族的迁徙发展上,安居是暂时的,进取、开拓乃是永恒之举。

(摘自福建东肖“三户祠”《张氏族谱》)

张姓始祖挥公为黄帝五子正辩

作者:张平沼,张… 文章来源:天下张姓与清河 点击数:3005 更新时间:2008-7-10 23:56:28

体:小 大】

【字

孙” 九六阳县“张中华关深为未考祖挥讹传拟有会将始祖似将述两恐厘吐, (挥之张睦公年源流

敬请修正“挥公为黄帝之之误

前此拜读河南教育出版社一九年十月发行之“龙乡寻根”及濮宣传部一九九八年六月编印之姓始祖根在濮阳”两书,初以我民族数逾一亿人口之张姓得承注,为之考证族史,发扬光大,感激。但拜读再四,则以作者据正史,以不实之资料误撰始公之史迹,如不辨正,势将以讹,以假作真,心殊戚戚,正以导正间,乃接濮阳张姓研究于二00二年四月间举行张姓挥公受封得姓纪念大会,预测以濮阳为挥公“背景”及有关上书之“叙述”为挥公“定位”,深毫千里,“如鲠在喉”,不能不以为史实辨正。

本人之有幸为挥公后裔公后一一三世为佐王审知开闽姓入闽始祖之一睦公,本人为后第卅四世),于服公职卅余中,即醉心家谱、族谱及张氏之考据,退休之后更穷年累月

埋首于各图书馆,遍找吾姓各系谱牒,除以文章散见于各报章刊物外,并编纂“张氏统宗世谱溯源”一巨册,谬承各方重视,其中对因时久发生之“断谱”之族系,力予查证接续,对误传之史述,亦力予辨正,大助于真相重现,光我张姓伦理。

兹考濮阳“两书”之于挥公史实,至须辨证者有二:

挥公身世正确认识

挥公之“辈分”:查挥公为黄帝第三妃彤鱼氏所出,在帝之诸子中排行为“五”(即黄帝之五子)。历史早已论证见诸史籍者:

(一)三才图会人物卷一,五帝世系之图及天文总图。 (二)汉书人表考,卷三。 (三)通志卷一:三皇妃第一。

(四)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史记卷一 ~ 三。

(五)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皇极典帝纪部汇考一,及氏族典:卷一、卷十二,官闱典卷四十七。 (六)张氏古今迁居地图叙:清河郡图。 (七)张氏历代先贤事略。

(八)明嘉靖会修张氏统世谱(为最完善之谱牒)。

明嘉靖十四年张氏集各省张姓名显学士会修该谱达一四九人,成员如下: (一)通纂:浙江、福建按察司张士镐、张大鹏。

(二)蓦修:进士三人,府庠生十人,邑庠生廿五人,处士廿人,学正一人,县教一人,县主簿二人,国子监学生一人。

(三)誊对:九人。

(四)倡首:处士四十人,义宰三人,医士一人,楚府曲腾一人。 (五)董治:七人。 (六)图绘:二人。 (七)镌刻:十五人。 (八)印刷:三人。 (九)装订:三人。 合计:一四九人。

于上述资料中,在显示挥公乃黄帝五子,原姓姬,并因帝与蚩尤鏖战难以取胜中,挥公观孤星发明弓矢,助帝大克蚩尤而“一统天下”,获赐姓长弓,官封弓正,嗣后国封青阳,后易“清河郡”,是张氏于世四千余年,为中华民族最早姓氏之一,繁衍之众,更为第一大族,其为黄帝第五子应无置疑。

错误资料之传讹

濮阳出版之“两书”误指挥公乃黄帝之孙,玄嚣之子,必须郑重声明所争者不是挥公之辈份问题,而乃事实必须辨正,查“玄嚣”者乃帝之次子姓巳,史注乃“少昊金天氏”,非如该书误为“青阳氏”,“青阳”者则为彤鱼妃所出,挥公国封青阳,最重要者,玄嚣仅生一子“蟜极”,何来挥公为玄嚣之子?

该“两书”之作者而有以上之错误者当必误据,蔡中郎唐书“宰相世系表”所志,该“世系表”错误百出,早为史者所扬弃,例如:

(一)张宇生子果,为范阳太守,如此大事竟漏列。

(二)张俊生“弋”应为“守弋”,并漏列次子“守礼”,乃隋之涂山丞及三子“守法”。 (三)张幸生“准”,应为“准之”,并漏列次子“善之”,乃魏之散骑常侍。

上举仅略一二,其实缪误之处所在多见,是将黄帝之子挥公被误为“帝孙”就“不足为奇”,其如与明嘉靖集一百四十余人名儒学者成员完成之“张氏统宗世谱”比较真伪对错,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说误指弓矢乃“般公”发明相隔之远,更为离谱了,众所周知黄帝战胜蚩尤,主要得力于弓矢之发明,挥公乃帝之子,亲随作战,因而观孤星而触发灵感,可证史实,至如由挥公之子“般公”发明相隔之远,岂能有助对蚩尤之战,所乃穿凿附会不思可辨。

又一误引“郑樵通志”:指晋“解张”“以字为姓”从此才有张姓更为“异想天开”,姑不论晋解张者如何“转化”姓张在晋之前张姓即为大姓,如周之张仲、秦之张仪,汉之张良、张骞,不可胜数,是持“以字为姓”者一笑可也。 濮阳挥公墓和挥公地缘关系

至于挥公之“地缘关系”亦有推敲,依史载挥公祖源地乃生于“轩辕之丘”,即今之河南省新郑以西,受封地在涿鹿东北鸡鸣山轩辕城,嗣官居河北青阳即河北冀州婺城县明德乡,旋易名清河郡,乃以之为张姓郡望,亦为应无争议之张姓发详地。其三世孙台骀公任颛顼帝水正兼掌瘼疫之职,封为山川之神庙在山西太原府汾州及平阳县翠金山两处,宋并加封“宣济庙”;又依张氏古今迁居地图叙明载清河郡地理位置明定东、南、西、北四至,其周边疆界属古北直隶,即今之河北省清河,其位置均与濮阳无干,纵谓古代濮阳亦属河北范围,但与张姓之“清河”相距何止千里万里,所以从无挥公居于濮阳之籍载,以历史眼光对挥公殁后陵葬于濮阳之说实有待商榷,至率尔谓张姓之根在濮阳,则置“清河”于何地?更有待理清。

时隔四千余年,真相确不易还原,但濮阳宗长为挥公建墓立碑,举行祭祀,以慎终追远视之,自有光大挥公历史地位,乃荣及子孙之意义,但单凭目前史资说濮阳为挥公惟一龙墓社眠之处,则应接受史考之检验,所以濮阳当局,宜以开阔之胸襟视野说是:该陵乃传说遗迹之一,于当无其他能代或真迹发现之前作为挥公精神陵墓,以供子孙祭祀,唯其如此,可免仁智纷争,而受到各方尊敬和尊重。

(张平沼指导〓张桂元考据〓张冠雄撰文)

张氏起源

作者:张德一 文章来源:天下张姓与清河 点击数:6674 更新时间:2008-7-10 23:57:58

小 大】

【字体:

关于张氏的起源,可上溯到五千年之前的黄帝时代,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东汉《风俗通·姓氏篇》有“张、王、李、赵,黄帝赐姓”的记载;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说:“黄帝第五子少昊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

始制弓矢,因姓张氏。”成书更早的《左传·昭公元年》有载:“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另一种说法是宋代欧阳修等人编纂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上述两种说法共同之处是张氏始祖挥是黄帝五子少昊的儿子,因观弧星受到启发,按照其形始制弓矢,职居弓正。不同的看法是前说由黄帝直接赐挥为张姓,后说张氏出自与周天子同姓的姬姓,挥的子孙才被赐姓为张的。这两种说法虽略有不同,但姬姓同样也是出自黄帝,故而可以肯定的说张氏的祖先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其他姓氏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时,往往需要拐弯摸角论证自己和炎黄的关系,而张氏却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我的祖先是黄帝”,似乎要比别人更加理直气壮。

关于张氏始祖挥与黄帝的关系,也有两种说法。前文已述,黄帝第五子少昊(青阳)生挥,挥生昧,昧又生允格、台骀,挥当为黄帝孙辈,此为第一种说法。另外一种说法是说张氏始祖挥是黄帝的儿子,其依据是宋人刘恕《通鉴外记》“黄帝三妃彤鱼之女,生挥及夷彭”以及《广韵》中“张姓,本轩辕第五子挥,始制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笔者以为,黄帝本是距今五千年前的史前文化传说人物,挥是黄帝的儿子,还是孙子?恐怕是难以寻找确切答案。但在张氏始祖挥直接出自黄帝这一点上,是毋庸置疑的。最让张氏后裔骄傲的是,自己不仅是黄帝的直接后裔,而且祖先挥是弓箭的制造者。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来看,弓箭的发明,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人类抵御自然的能力加强,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加速了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时,作为一种可远距离射伤敌人和野兽的武器,一直为历代人民所钟爱,直到二十世纪末的今天,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传统体育项目,可见弓箭在民族文化中积淀之深。张氏后裔在说自己姓时“我姓张,弓长张”,一句话就将自己姓氏特点表达的非常贴切。

张氏遍布全国各地,元代袁桷《张氏宗谱序》说张氏发展地有二十三处,今山西省社科院张海瀛先生说张氏各地衍派为二百三十一处,但其源处是在何方?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左传》说挥生昧,昧生允格、台骀,台骀承父业继续治水,疏通了洮河和汾河,又堵塞了太原境内的大泽(晋祠风景区东),造福万民,被封到太原做地方官。另外,明清两朝许多张氏族谱也说:“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所属之地”,可见“张氏始祖源于太原”之说是比较可信的。

明朝嘉靖版《太原县志》:“汾水川祠,一名台骀神庙,昌宁公祠,在王郭晋泽南。……节度使卢钧不欲名之,改以是名,晋封昌宁公,宋封灵感元应公,赐额曰宣济庙,有掌禹锡所撰碑。明朝洪武七年重修,有司岁以五月五日祀焉。”

同书又载:“台骀泽,一名晋泽,县南十里,晋水下流汇为泽,广二十里,今为汾水所覆,或尽为民田,其旁有昌宁公庙,即台骀神也。”

据以上资料可知,今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王郭村昌宁公祠是祭祀台骀的神庙。春秋时郑国子产推台骀为“雨神”,唐代河东节度使卢钧改名为汾水川祠,后晋天福年又追封台骀为昌宁公,宋代又追缢为灵感元应公。尽管台骀是被当做“雨神”、“汾水神”来奉祀的,但说王郭村台骀庙是张氏祖庙,是顺理成章,无可非议的,更何况张氏族谱自己说“始祖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所属之地”。张氏始祖挥公父亲少昊为青阳,今王郭村西之青阳河村、青阳庙,当与青阳公少昊有一定的关系。

王郭村台骀庙(昌宁公祠)创建年代已不可考,但从宋朝掌禹锡《重修昌宁公庙碑记》中“晋阳境中,博询群祀,最越前古”,可知其大略。与台骀庙近在咫尺的明秀寺有碑载“创于汉”,那“最越前古”的台骀庙自然要比明秀寺早的多,唐代已改名为汾水川祠,可是台骀庙创建时间起码应在唐代之前。若按王郭村当地民间口碑“北齐高欢妻娄昭君因病祈祷有验,斋戒沐浴,率宫女、侍卫至台骀庙还愿”之传说,台骀庙创建时间当不会晚于南北朝。

评明代徽州《张氏会修统宗世谱》

——关于张氏起源的记述

作者:张华封 文章来源:天下张姓与清河 点击数:3336 更新时间:2008-7-10 23:49:50

小 大】

【字体:

内容提要:明代徽州《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是最先提出张氏始祖挥是“尹城派”,“封国在太原府属之地”观点,并把古代治水先驱台骀列为张姓先祖的张氏宗谱,但同时又称张氏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

清河郡”,本文对这些记述涉及的“张氏始祖与尹城”、“台骀与张氏”、“张氏起源地与清河”三个问题进行剖析、评述。 目 录

一、关于张氏始祖与尹城

(一)称始祖挥为“尹城派”是对挥和尹姓始祖般(或殷)的混淆 (二)尹城不是太原,也不是清河,而是汾州地 二、关于台骀与张姓

(一)台骀是历代官、民所敬祀的汾水神,台骀庙是神庙,而不是张氏祖祠堂 (二)台骀的封地汾川在今山西新绛县一带而不在太原 (三)台骀之后是沈、姒、蓐、黄诸姓,与张氏没有关系 三、关于张姓起源地与清河以及清河与尹城 (一)“清河说”来源于“青阳生挥”的观点

(二)清河张氏兴盛、显赫,是张姓起源地“清河说”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当今“清河说”的基本论据之误和对尹城的迷惑 (四)清河地自是古青阳氏封国,而不是张氏起源地

《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述张氏起源地的张氏宗谱①。它刊印于明代嘉靖年间(费宏嘉靖九年撰序,故谱应在此时或稍前),由歙县定潭人张士镐(时为浙江按察使副使、前广信知府)、旌阳嘉会人张大鹏(时为福建按察使经历,前铅山县知县)通纂(即最后定稿),歙县邵村人、进士张浚、祁县塘头人、痒生张宪、祁县宣化坊人、处士张阳辉等十数人纂修(撰稿或提供资料)。由于它的撰修者官职和文化层次高,因而在张氏宗谱中有一定的权威性;它又是排版印刷,印数多,故流传也较广;对它之后的张氏宗谱,特别是对张氏起源地的认知,有较大影响。此后的张氏宗谱及姓氏著作经常引述它为据。

张氏得姓始祖,是黄帝时的挥,这是历代多数姓氏著述的观点,也是张氏姓族的共识;只不过有认为挥是黄帝之子的,有认为挥是黄帝之孙的罢了。而张氏起源地,或称发祥地,则历来观点不一。最先提出张氏起源地的东汉王符,他在《潜夫论》中认为是“河东张城、西张城”(河东,指山西西南部,在黄河陕、晋流段之东,秦、汉在其地置河东郡,故有是称)。张城、西张城今属永济市。张城,又称东张城,张阳城,今为开张镇。南宋罗泌《路史》认为河东张城乃黄帝臣张若封国,而挥之封国在“邢之任”,即今河北邢台市任县。不过,这两种说法,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尚没有很大的影响。影响最大的张氏起源地观点,是“清河说”和“太原说”。《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就同时并存了这两种观点。

《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其“得姓郡望”记述:“吾张氏之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 其“本源记”则记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挥生昧,为玄冥师。昧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掌水旱疠疫之职,即山川之神也;世飨其祀,今太原县有庙存焉。” “得姓郡望”与“本源记”所述的主要不同点是:一、前者认为始祖挥是黄帝之子,而后者认为挥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子,即黄帝之孙;二、前者称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是张氏起源地“清河说”观点;而后者称始祖挥为“尹城派”、“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是张氏起源地“太原说”形成的基础;三、前者称尹城是始祖挥的居地,在“后改清河郡”的地域内;而后者认为尹城在太原府属之地;四、前者未述及挥之子或孙辈,而后者则称“挥生昧……昧生台骀”。

这里涉及的有三个问题:“张氏始祖与尹城”、“台骀与张氏”、“张氏起源地与清河”。以下结合当前的有关观点,予以分析和评述。 一、关于张氏始祖与尹城

称张氏始祖挥“居尹城”,或称挥为“尹城派”,在《张氏会修统宗世谱》之前,未之见。因此,《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很可能就是张氏起源地“太原说”的始作俑者。“太原说”,在张氏起源地诸说中独树一帜,赞成者不多,反对者驳之不倒,盖因未明其来龙去脉。

(一)称始祖挥为“尹城派”是对挥和尹姓始祖般(或殷)的混淆

首先说明,称始祖挥为“尹城派”,是不通的!挥是天下张氏始祖,是所有张氏的始祖(当然不包括由他姓改为张姓者),怎么能与他的子孙因迁徙而形成的支派相提并论称“派”呢?

尹城本是与尹姓联系在一起的。古今许多姓氏著述都称少昊之子殷封于“尹”或“尹城”,是尹姓得姓始祖。如唐代张九龄《姓源韵谱》②曰:“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后因氏焉。”当今姓氏著作大多都引述此说。③ 张九龄《姓源韵谱》之后,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曰:“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因氏焉。”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曰:“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尹,今汾州为尹吉甫墓,即其地④。”但《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没有说明这个封于尹城的少昊之子何名。罗泌则取郑樵之说,并认为这个少昊之子是般;《路史·国名记·小昊后国》曰:“尹(国):般之封,今汾州。郑樵说故尹地,及周为尹氏采。”(《路史》所言小昊,即少昊。下同)

般,又见于《山海经·海内经》:“少昊之子曰般,般是始为弓矢。” 这样,宋代就已有了以下各说:

“少昊之子挥,官弓正,始制弓矢”。(《新唐书》) “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姓源韵谱》)

“少昊之子般,始(是)为弓矢”,封尹城。(《山海经》、《路史》)

挥之“弓正”、殷之“工正”,不仅音同,职能也类似;殷、般封地相同,且字形相近(易传抄讹误);挥、般均“始制弓矢”。这就必然会产生同为少昊之子的挥、殷、般是否同一人的联想。而远在此之前,关于“挥作弓”的记载已经很多。如战国时期的《世本》就记载:“挥作弓。”(还有《尚书·顾命》曰“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荀子·解蔽》曰:“ 作弓。”和 与挥,可能是音转而写异)。此后的《说文》云“挥作弓”,《原本广韵》、《三礼图》⑤云“黄帝臣挥作弓”,《北堂书钞》⑥云“挥始作弓”。至唐代《元和姓纂》,称“黄帝之子青阳生挥……始制弓矢”。与《山海经》一对照,“少昊之子般始为弓矢”,“青阳之子挥始制弓矢”,而汉、晋学者称少昊为青阳氏,则又等于说“少昊之子挥始制弓矢”。所以,及宋《新唐书》,就称“黄帝子青阳少昊生挥……始制弓矢”。可见,“少昊之子”、“始制弓矢”,把挥与般等同了起来,说明《元和姓纂》、《新唐书》事实上是把挥、般看作

是同一人的。有这种认知,殷封尹城,般封尹城,自然也就等同于“挥封尹城”。这就是“挥封尹城”的来历,也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称挥为“尹城派”的原因。

在此过程中,误解、混淆《路史·后纪七·小昊》下述:“小昊……次妃生般,为弓正,是制弓矢,主祀弧星,封于尹城,世掌宫职……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是生允格、台骀,俱臣高阳。骀宣汾洮,障大泽,封于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是更直接的原因。其中所称昧、允格、台骀,是《左传》首先记载的上古人物(见后文引述)。

裔,远矣。故裔子不是儿子,就是说金天氏之子不是昧,而昧的父亲是谁并不明。《路史》则认为金天氏之子、昧之父,是《山海经》所记述的般。这是《路史》的独有见解,但到了《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因为有挥、般为同一人的认知,变般为挥,就成了其“本源记”中所述:“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挥生昧,为玄冥师,昧生台骀……”

不过,《路史》并不认为挥、般为同一人,对挥、般分的是很清楚的:《路史·后纪·黄帝纪》曰:“方雷氏生休及清……清为纪姓,是生少昊。次妃彤鱼氏生挥及夷彭。”就是说,挥和清都是黄帝之子,少昊是清之子,而般又是少昊之子,即般是黄帝之曾孙,是挥的侄孙。其世系关系是:

所以,《路史》所称的般,绝不是挥;所称的挥,绝不是般。而是认为挥封于张,而般封于尹;挥是张姓始祖,般为尹姓始祖(《路史》采郑樵“少昊之子封尹城,因以为氏”,而确认此少昊之子是般,事实是承认般是尹姓得姓始祖)。《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采《路史》之说,却把挥当成了般,把般当成了挥,绝对是混淆!此混淆导致了误张氏始祖挥封国尹城,也导致了误认为台骀是张姓先祖。这与《元和姓纂》、《新唐书》根据“少昊之子”,“始制弓矢”而事实上认为挥与般为同一人,内涵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称挥封国尹城,是混淆了《路史》所述的挥与般。

(二)尹城不是太原,也不是清河,而是汾州地

尹城在哪里?多数姓氏著作认为在今山西隰县东北,包括张海瀛先生所撰《晋文化志·姓氏郡望》在内(见注{3})。如上所述,郑樵、罗泌认为尹城在汾州。汾州正在隰县东北,而隰县,乃汉蒲子县,其地曾置为南汾州、西汾州、隰州;汾阳,曾称隰城,置为隰城县,又为汾州治。二地很容易被混淆。因此,称尹城在隰县东北,或称尹城在汾州,实指同地。汾州,明代嘉靖年间,也就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会修之时,还隶属于太原府(万历二十三年始升为汾州府),正是“太原府属之地”。可见,《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称挥“封国在太原府属之地”,是采郑樵、罗泌之说,指的就是汾州。尽管这也不正确,但并没有说尹城就是太原。然而,此后的一些张氏宗谱,沿相蹈袭,而且越来越走样。如,清乾隆十七年张日佐纂修的《清河张氏宗谱》还只是称:“挥,封国尹城,在山西太原府”。清嘉庆二十一年编修的《张氏合修家谱》就称:“始赐姓张挥公庙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清光绪四年张廷辉等纂修的《清河张氏宗谱》称:“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昧公居之,在今太原府太原县。”光绪二十六年张庆彬所修《旌阳张氏通修宗谱》称:“尹城派始祖挥公,乐居之地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有庙存焉。”就是说,把“太原府属之地”当成了“太原府太原县”,把太原县当成了尹城,从而把太原台骀庙所在地王郭村称为尹城里,甚至把“有庙存焉”所指的台骀庙也说成了“张挥公庙”。

太原县地是否曾称尹城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根据。太原县治原为晋阳城,秦为太原郡治,汉为晋阳县,隋始称太原县。宋太宗毁此城,移城于今太原市城区。史籍和方志都没有晋阳或太原县又称尹城的记载!现在有著称:“太原县即古晋阳城,亦称尹城……是为纪念尹铎保卫晋阳而得名”(《中华姓氏谱·张》),就失之于无据。晋阳城是春秋晋国卿士赵简子所修,赵简子曾派其谋臣尹铎治理过此城,尹铎违赵简子意加固和增添原有防御工事,差点被赵简子杀掉。但在后来赵襄子保卫晋阳,抵抗智伯联合韩、魏的围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并没有因此而称晋阳城为尹城。何况,保卫晋阳的胜利,论功也应首推张孟谈的反间魏、韩之计,轮

不到尹铎。

上述清嘉庆二十一年的《张氏合修家谱》称:“始赐姓张挥公庙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不仅把台骀庙当成了张挥公庙,而且还把台骀庙所在地——今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当成了“尹城里”,附会观点越陷越深。明制,城中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里作为乡都行政编制,相当于村。“尹城里”就是“尹城乡都”的泛称;而对一个具体村落,应当有具体的名称,如王郭村,当时就应叫“王郭里”,而不能笼统地称为“尹城里”。称王郭村为“尹城里”,本身就不通,恰恰是附会的痕迹。

二、关于台骀与张氏

台骀在张氏起源地“太原说”形成和流传的过程中,是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人物。他本与张姓毫无关系,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因误解、混淆《路史》关于般的记述而把他误列为张挥的孙子,但也只是很朴实地称“太原有庙存焉”。而后人不断加以发挥,把太原台骀说成是“张挥公庙”、“张氏祖庙”、“目前我国有史可查的第一座最古老的张氏祠堂”、“在我国史前史中是仅次于中华人文初祖黄帝陵苑的一座封国宗庙,这一张氏祖庙可称为中国第一氏族家庙”,并把这个台骀庙所在地太原晋源区的王郭村说成“是张氏的发祥地”、“张氏开宗立姓之地”。这都不符合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是什么呢?

(一)台骀是历代官、民所敬祀的汾水神,台骀庙是神庙,而不是张氏祖祠堂

台骀,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元年》关于郑国大夫子产答晋平公问卜的记述,其文曰:“晋侯有疾,郑伯(郑简公)使公孙侨(即子产)如晋聘,且问疾。叔向(晋平公大臣)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史莫知之,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玄冥的老师。玄冥,传说中的北方水神),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疏通汾水、洮水,围堵大片积水,使人们得以在广阔平坦之地居住)。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川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抑此二者(指实沈、台骀)不及君身。山川之神(台骀),则水旱疠疫之菑(同灾),于是乎萗之;日月星辰之神(实沈),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不时,不合时辰而发生),于是乎萗之。若君身,则亦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也,山川、星辰之神,又何为焉!’”《左传集解》注曰:金天氏,帝少昊;帝,颛顼;沈、姒、蓐、黄,乃四国,台骀之后;萗,音“营”,祭山川之神以祈福也。(括号中注文乃本文注释,下同。) 《史记·郑世家》的记述是:“二十五年,郑使子产于晋,问平公疾。平公曰:‘卜而曰实沈、台骀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对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国之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川而灭之。由是观之,则台骀,汾、洮神也。然是二者(实沈、台骀)不害君身。山川之神,则水旱之菑,萗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不时,萗之;若君疾,饮食、哀乐、女色所生也。’”

可见,台骀是古代治水先驱。由于他有“宣汾、洮,障大泽”的功绩,被古代先民尊崇为汾水神,“山川之神”。因此,在汾水流经之地,多处建有台骀神庙敬祀。《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所述“太原县有庙存焉”,指的就是曾建于今太原市南效晋源区王郭村附近的昌宁公庙(即台骀庙)。此外,见于史籍的台骀庙,还有曲沃的台骀祠、汾阳的昌宁公庙和宁武的昌宁公冢庙,晋祠中,还有一座王郭村附近的东庄高氏族人于明嘉靖十二年自费私建的台骀庙。

明嘉靖《太原县志》对王郭村台骀庙有如下记载:“汾水川祠,一名台骀神庙、昌宁公祠,在王郭,晋泽南。金天氏有裔子曰味,为玄冥师,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嘉之,封诸汾川,后人立庙祀之。节度使卢钧不欲名之(不希望人们直呼台骀的名子),改以是名(汾水川祠)。晋(五代后晋)封昌宁公,宋封灵感元应公,赐额曰宣济庙,有掌禹锡所撰碑。明洪武七年重修,有司岁以五月五日祀焉。”可知这个台骀庙本名台骀神庙,唐代节度使卢钧改名汾水川祠,五代后晋皇帝封台骀为昌宁公,故又称为昌宁公祠。显然,这

是官府所修,官府定名,官府定期公祭的公庙。

晋祠台骀庙在清雍正八年修葺时,高氏后代高若岐所撰《重修晋祠台骀庙碑记》,对王郭村台骀庙的公庙性质,说得更明白:“王郭村昌宁公庙……此县中之公庙。每岁端午日,有司祭之。”这与同族人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毫不相干。

宋仁宗时官府重修这个台骀庙,并州通判掌禹锡所撰《重修昌宁公庙碑记》⑦曰:“昌宁公即金天氏之遐裔,世长水官,通汾、洮,障大泽,而能世续其业,以处太原。《春秋》左氏(左丘明作《左传春秋》,又称《左传》)纪之详矣。”可见,庙是根据《左传》的记述而建,不会早于《左传》传世之前。

此《碑记》还记述:“在昔建祠,居泽之阳。渊渟神瀵,洪波浩渺;蒲苇蕃 ,鱼鸟游泳;力田生聚,赖其遗利。或水潦作,一时缺雨,帅府以牲币萗之,必如响应之验;及天有六气,晦民生疾,编民以豚蹄祝之,多获勿药之喜。”其意思是说,当年庙建在晋泽边,水势壮阔,水产丰盈,其地成了人口众多的鱼米之乡,这都是台骀治汾带来的好处。有了涝、旱灾害,官府用牛羊纸钱到台骀庙祭祀,有求必应;老百姓有了病,去庙里摆上猪蹄子祈祷,不用吃药就好了。

这清楚而形象地说明了,无论官府还是民间,都是把台骀作为神,为祈求保佑而祭祀的,是公众的祷神活动,与同族人祭祀祖先根本不是一回事。两部《统宗世谱》“本源记”也讲得很明白,因为台骀是“山川之神,掌水旱疠疫之职”,所以才为其立庙,“世飨其祀”。

晋祠中的台骀庙,是高氏族人“思(台骀)宣、障之功,祀以报之”(高庄地本在大泽中,因台骀宣、障之功而得以为高氏族人居地),“高氏始之,高氏继之”。连外姓人都建台骀庙,祭祀台骀,怎么能说台骀庙是张氏祖祠、家庙呢?

其它台骀庙同样是神庙,官民祭祀活动同样是公众祷神活动,与族人在祠堂中祭祀祖先完全是两码事。 据雍正时的《山西通志》记载,曲沃的台骀祠,所在地就称为台神村⑧;汾阳的昌宁公庙,当地也称为“台骀神庙”⑨;宁武的昌宁公冢庙,是建在台骀墓地的庙,金张守愚所撰《汾州昌宁公冢庙记》曰:(金章宗)明昌五年,州判官任知微“追查图志,以《春秋传》考证”,才弄清楚了“为神之墓,神之庙矣”。

唐朝时,官民曾向汾州昌宁公庙祈雨,令狐楚(曾为宰相)撰有《谢雨文》;金大定十三年又“祷雨有应,王遵古记(其事)”。而宁武的昌宁公冢庙,经重修,“于是,以每岁仲夏,洁诚修祀,具牢醴牲饩奠于堂上,作乐舞戏伎拜于堂下。是日,阖邦远近,观者如市,以极岁一方之游乐也。” (二)台骀的封地汾川在今山西新绛县一带而不在太原

汾川,就是汾水流经的平坦之地。汾水千里,自然应有数不清的汾川。但是,台骀“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台骀,汾、洮神也”,“沈、姒、蓐、黄,实守其祀”,限定了台骀的封地汾川应在汾水和洮水流经的“大原”上,还应是台骀之后沈、姒、蓐、黄四个封国的所在地。

汾水固然流经太原,可称其地为汾川,但是,洮水呢?沈、姒、蓐、黄之国呢?

晋境的洮水,源于绛县,流经闻喜。《后汉书·郡国一·河东郡》“闻喜邑”下注曰:“有涑水,有洮水。”《水经注》卷六“涑水”条,记载甚详:“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俗谓之华谷,至周阳(《魏书·地形志》曰闻喜县有周阳城,当在闻喜县东六十里)与洮水合。洮水源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山也。其水东经大岭下(横岭,山在闻喜县东南九十里,跨绛及垣曲县界,在闻喜者名小横岭,在降县南者名大横岭,在垣曲西北者名清廉山。清廉、清营、清野、清襄四名皆横岭山也),西流出唅谷口(即烟庄谷口,出谷即闻喜县界),西合涑水。郑使子产问晋平公疾,平公曰:‘卜台骀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子产曰:‘……台骀能业其官,帝用嘉之,国于汾川,由是观之,台骀,汾、洮神也。’贾逵曰:‘涑、洮,二水名。司马彪曰洮水出闻喜县,故王莽以县为洮亭也。’然则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称乎?”括号中注文为清代董佑诚、赵一清等学者对郦注的注释⑩。《水经注》这段记载,说明了:一、洮水源出绛县横岭山,在闻喜县周阳城与涑水合;二、这个洮水就是台骀“宣汾、洮”的洮水。 其实,现称的涑水,至少其中部分流段,古时就叫洮水。根据是:一、除《水经注》上述记载外,《水经注

释目录》(有注释的《水经》目录)“涑水”条下注曰:“《续汉书·郡国志》曰闻喜邑有涑水。《汉志》王莽改河东郡曰兆阳,左邑曰兆亭,兆即洮,洮水即涑水。{11}”二、《山西通志》卷二十八记载:“洮水在闻喜县东六十里,……按:自横水来者涑水,自磨里来者洮水。汇而为一,爰名涑洮。”(横水,磨里,均为绛县地名) 台骀之后的黄国也正在这洮水流经地(沈、姒、蓐这三个封国也应在同一地域,但具体位置无记载可查)。刘佐平所著《中华姓氏通书·黄姓》(东方出版社,2000、12)说:“台骀治汾、洮两河,治理得很好,颛顼就把汾川流域封给他作采邑。台骀的后裔在这里建立了沈、姒、蓐、黄四个小邦国。汾水即今山西汾水,洮水为今山西闻喜县涑水上游的洮水。洮水北岸、绛县西30里地名横水,即黄水;旁有一溪名横水,又叫黄水,为洮水支流。这一带便是古黄国的故地。晋强盛起来后,黄国首当其冲被晋灭掉。其族人以国为姓,成为历史上黄姓宗族的一支族源。”

王大良、刘翔南等编著之《中国大姓寻根与起名·朱黄罗蔡》(气象出版社,1990、1)也有类似论述。其中说:“今山西省洮水北岸有地名横水,在降县西三十里。何光岳先生认为,横与黄通,即黄国故地。旁有一溪名横水,又叫黄水,南注入洮水。”

可见,台骀受封之地汾川,当在古黄国所在地及其附近,即今山西省降县、闻喜、曲沃、侯马、新绛一带,而不在太原。对此,还可以举出以下证据:一、晋祖叔虞初封之地唐,乃今山西省翼城县一带区区之地(《史记·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与上述黄国紧邻;晋初灭了沈、姒、蓐、黄这几个小国之后,才有了今绛县、闻喜、曲沃、新绛一带地盘,成为晋国的核心地区,“今晋主汾川而灭之矣”,说得就是这段历史。这一片地方就是台骀所封之汾川,是其后的沈、姒、蓐、黄之地。大约500年以后,今太原其地才为晋所有。因此晋所主的“汾川”,所灭的四国,自然不在太原;二、《路史·国名记·少昊后国》曰:“汾(国):台骀封汾川,以处太原,降州正平之汾水也。故曲沃有台骀神。《元和(郡县)志》(记载)台骀祠在曲沃西南三十六里。”正平县即今山西省新绛县{12};三、曲沃的台骀庙在台神村,以台神作为地名,说明了那里与台骀有更密切的关系;四、汾河下游和涑(洮)水流域分属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有广阔平坦之地,即“大原”。如古籍记载之晋原,就是其一部分,而且与少昊之后封国有关{13};五、今之历史学家田昌五先生考证认为:“台骀在何地?……在今晋南之大原上,南滨大泽,北带汾、洮,实相当于今之闻喜。{14}”六、这一带古时湖泊、沼泽比较多,除了著名的解池外,见于古籍的,还有今新绛县的王泽{15},有闻喜县境内的董泽{16}、美阳川大泽{17},还有在汾水支流浍水流经处的少泽等{18}。它们就是台骀“障大泽”的大泽。

误认太原县其地是台骀封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误解了大原或太原的含义。《左传》谓台骀“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就是疏通汾水、洮水河道,对汇聚的水泽筑堤设堰,使人们得以在“大原”上生活。辞书曰:“广平曰原,谓宽广平坦之地也”。大原,就是原之大者;大、太相通,所以《左传》记“以处大原”,《史记·郑世家》记“以处太原”,都是指居住到广阔平坦之地。《尚书·禹贡》曰:“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其“太原”也是同样含意。但后人误解大原或太原为地名太原,特别是杜预注《左传》云:“大原,晋阳也,台骀之所居者”,望文生义,更起了极大的误导作用。实际上,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置太原郡,始有地名太原。 (三)台骀之后是沈、姒、蓐、黄诸姓,与张氏没有关系

《左传·昭公元年》和《史记·郑世家》所述“金天氏有裔子曰昧,昧生允格、台骀”,并未涉及张姓始祖挥。从战国时期的《世本》到清代马骕所著《绎史》,诸多记述了挥的著作,多称挥为少昊之子或黄帝之子,但均没有记载挥子是谁。那么,《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根据什么说昧是挥之子?台骀是挥之孙?根据就是《路史·后纪七·小昊》所述“(小昊)次妃生般……有子曰昧,为玄冥师,是生允格、台骀……”把其中的般误解、混淆为挥。

台骀是“沈、姒、蓐、黄实守其祀”,就是说,沈、姒、蓐、黄这四个小国的君主是它的后代,与张姓并没有关系。宋邓铭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说:“黄姓,出自嬴姓。少昊金天氏裔子曰昧,号玄冥,生台骀……其后为沈、姒、蓐、黄四国,以国为姓。”《路史》说:“台骀之后,有台氏、沈、姒、蓐、辱(及黄)之氏。”张澍所

辑并补注之《世本》曰:“沈,姬姓。此沈在汝南,与沈、姒、蓐、黄之沈在汾川者有别,彼为少昊后也。”《姓氏考略》也称沈姓、蓐姓是台骀之后。

台姓及骀姓也出自台骀。东汉应劭《风俗通》、《路史》、《山西通志》均有此记载。

现代姓氏著作,如上述刘佑平《中华姓氏通书·黄姓》说得更明白:“……晋强盛起来后,黄国首当其冲被晋灭掉。其族人以国为姓,成为历史上黄姓宗族的一支族源。”

如果把台骀当作张姓先祖,则沈、姒、蓐、黄、台、骀诸姓,至少各有一支出自张姓,没有根据可以这样认为。不仅台骀事迹出处的《左传》、《史记》没有台骀与张姓有关的蛛丝马迹,而且,无论曲沃、太原、汾阳的台骀庙,还是宁武的台骀冢庙,以至晋祠台骀庙,有关遗存文献,也都没有台骀与张姓有关的只言片语。 现今史学研究,对台骀祖出,只有考证。上述刘佑平所著《中国姓氏通书·黄姓》论述说:台骀祖出东夷族以凰鸟为图腾的黄夷。而这支黄夷又来自今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流域。颛顼取代少昊的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东夷族纷纷向内地迁徙,黄夷是其中的一支。昧是黄夷首领,为颛顼的水官,并且是北方水神玄冥之师。昧子台骀被颛顼派去治理汾水和洮水。其后裔所建黄国,位于黄(横)水旁、地名也为黄(横)水的地方,在今山西省降县境。

若台骀为东夷族的后裔,那就与黄帝族后裔的张姓相去更远。

现代历史学家田昌五先生则认为“台骀就是古之有邰氏。也可解为台姓之骀国,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一带。{19}”有邰氏是周祖契的母亲出生的部族,处在闻喜一带{20},与台骀之后的封国地域是相符的。

台骀与金天氏之间的世系关系,早就有学者提出质疑。唐代孙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曰:“昧于金天氏已云裔子,台骀又是昧之所生,则去少昊远矣。”现代古史专家、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第二章中说:“句芒、祝融、蓐收、玄冥诸名,第一字大约全是地名,比方说,蓐收的蓐,大约就是‘沈、姒、蓐、黄’的蓐。”此处徐先生自注曰:“后来作综合工作的人说少昊为金天氏,唯一的证据就是据《左传》所说:‘昔金天氏之子(应为裔子——本文注)曰昧,为玄冥师’……玄冥实即商侯冥,不会有疑问。冥生于夏中叶,时代相当明确。并且‘昧为玄冥师,并非为玄冥。昧为玄冥师,就足以证明他与商侯冥同时。”按徐先生此述,昧与挥不是同时代人,自然说不上父子关系,台骀当然就更牵扯不上挥的孙子。但是,昧与冥同时为夏中叶人,与“金天氏有裔子曰昧”倒是相符——裔,远也;与孙颖达的疑问也相通{21}。 徐旭生先生所述,还涉及到金天氏是否少昊的问题,这不是没缘由的。因为,《左传》讲金天氏,并未说就是少昊;是汉书和后来的注家称金天氏是少昊,又被一些著作沿袭下来,而理由却颇混乱。因此,徐旭生先生说:“就(昧与商侯冥同时)这一点已经足以驳斥少昊为金天氏的说法。”这个问题最先起自清代崔述{22}的《补上古考信录》:“金天氏之名见于《春秋传》,但云‘裔子为玄冥师’而已,未言为少昊也。刘歆盖以《月令》秋帝少昊,秋于(五)行为金,故以金天氏为少昊耳,不知五德之说本邹衍之妄谈。且颛顼不取号于水,宁少昊必取号于金乎?”如是,连金天氏是否是少昊都成了问题,那么被称为金天氏裔孙的台骀与少昊之子般或与轩辕皇帝之子或孙的挥,又能是什么关系呢?

本文无意对黄帝与少昊以及昧、台骀等上古人物的血缘关系和族群关系得出结论,也做不到这一点。引述各种不同的观点,是为了说明,认定台骀为张姓,有失轻率。《左传》传世前,人们并不知台骀为何人,甚至连晋平公的史官也“莫知”。《左传》传世后,2000多年间连张姓人群也不知台骀姓张,这是因为台骀本来就与张姓无关。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发生了误解、混淆,是可以理解的;现代人有充分的条件来进行辨别,不应当再依错就错。

三、关于张姓起源地与清河

认为张氏起源于今河北省清河县地的观点,就是张氏起源地“清河说”。早在明代以前,张姓族人就以清河为荣。五代时,后唐灵武节度使张希崇乃幽州蓟县人,而封号为清河郡公;南宋著名将领张俊,凤翔府成纪(今甘肃天水)人,被封为清河郡王;元朝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张毅家族,其宗谱自述“祖居山西平阳府解州安邑县”,元初才因其祖父张恩任巩县尹而迁居河南,但其家族数人在元朝被封为清河郡公、清河郡侯、清河郡伯,被封为清河郡夫人、清河郡太夫人的十数人,其祖祠也称清河世家,清河世第。这反映了张姓起源地“清河说”当时已很流行,并有巨大的影响。到《张氏会修统宗世谱》,称张氏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把尹城与清河羼杂在一起,同纳入清河郡的地域内,说明,《张氏会修统宗世谱》的部分参修者既固守“清河说”阵地,又击退不了“尹城”的进逼,采取了合二而一的办法。 (一)“清河说”来源于“青阳生挥”的观点

唐朝林宝所撰《元和姓纂》曰:“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23}”这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且叙述比较完整的张姓起源观点;“青阳生挥”的说法,也于此首见{24}。多采摘《元和姓纂》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述,与《元和姓纂》大同小异:“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青阳生挥”是张氏起源地“清河说”的渊源。

青阳,即古青阳氏。古时青、清通用,因此,青阳通清阳。古籍《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言“水北为阳,山南为阳”,这可能是此前就已形成的以方位称地名的文化观念。于是,青阳、清阳,又被铨解为清河之阳。今河北省清河县地,曾是清水流经地,其地本有地名清阳,秦为厝县,隶属清河郡;西汉为清河县,东汉又为清河国。因而有些著作认为那里就是古青阳氏的封国。自《元和姓纂》“青阳生挥”语出,张氏始祖挥就被训诂式地与这个清河地联结在了一起,清河地就被认为是挥之封国所在地,从而就是张氏源起之地。完颜绍元所著《姓氏百问》对此归纳说:“历来的观点据此(青阳生挥)判断,张姓的发源地当为青阳(故地在河北清河东南),也就是挥之父亲少昊青阳氏的活动地盘内”{25}。今清河县“清河张氏研究会”撰文《天下张姓源清河》{26}称:“我们认为,‘青阳’,就是‘清河的北面’。历史上,清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曾流经现在的清河县……张氏的根在清河。”赵福寿先生文《张氏:得姓于清河的黄帝子孙》说:“黄帝之子青阳君临天下之前就在泜河、清河一带为诸侯,清河因有清阳之名,而青阳之子挥因始制弓矢而为张氏始祖,也在清河{27}。” 但是,青阳生挥,并非青阳是挥。

上古氏族名称,实际就是部落名称或者部落标识,按后人语,是封国名称。对古老的青阳氏,历来就有不同的观点: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

《汉书·律历志第一下》:“《考德》曰:‘少昊曰清。清者,黄帝之子清阳也。是其子孙名挚立,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

东汉张衡奏章曰:“《帝系》‘黄帝产青阳、昌意’,《周书》曰:‘乃命少昊清’,清即青阳也。今宜实定之。” 曹植诗《少昊赞》:“祖自轩辕,青阳之裔……”

《帝王世纪》:“少昊帝是为玄嚣,降居江水,有圣德,邑于穷桑……”

《史记索隐》:“皇甫谧及宋衷皆云玄嚣青阳即少昊也。”“宋衷又云:‘玄嚣青阳是为少昊,继黄帝立者……’” 《路史·发挥三》:“玄嚣、青阳、少昊,三人也。说者以玄嚣为青阳,或以青阳为少昊,或合三者为一,剧为浅陋。……司马公作《史记》不纪少昊,略不识其所出……《史记》云黄帝生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此太史公之误也。”

《路史·后纪七·小昊》:“小昊青阳氏,纪姓,名质,是为挚。其父曰清,黄帝之五子,方雷氏之生也。胙土于清,是为青阳……”此句下“注”曰:“青阳少昊之父也,故《帝德考》云青阳之子曰挚。而曹植赞少昊云:‘青阳之裔’,则少昊为青阳之子信矣。”“少昊父子同一为号,或少吴袭先封之名……今其后裔犹曰青阳,可知少昊

非黄帝子者,毋疑也。”

《绎史·少昊纪》:“《史记·本纪》曰:‘黄帝之子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不得在位’,是不然。青阳与玄嚣皆黄帝之子,非一人也。青阳即少昊氏也。”

可见,史家于青阳,有认为是玄嚣的,有认为是少昊的,也有认为玄嚣即少昊的,还有认为是少昊之父清的。可是,没有认为是张姓始祖挥的。即使挥是“青阳之子”,挥也并非青阳氏,而是张氏。因此,青阳无论是玄嚣还是少昊还是清,也不管是挥的父辈、晚辈、还是兄弟,既然不是张姓得姓始祖,其封地不管在哪里,都不能称为张姓源出之地。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也是“清河说”所忽略了的关键问题。 (二)清河张氏兴盛、显赫,是张姓起源地“清河说”形成的重要因素

我国史籍所记载的早期张氏著名人物,除《诗经》所记张仲未明其居地外,基本都在晋,如张侯,张老,张君臣,张趯,张骼,张孟谈等。三卿分晋之后,张姓随着韩、赵、魏的拓展向中原地区迁播,在更广阔的地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清河张姓人物,据一些张氏家谱记载,最早的是张典。张典是汉留侯张良的孙子,张不疑之子,在汉文帝时任清河郡太守,封清河郡公,始迁居于清河郡仁里乡节孝坊。张典子张默,为御史大夫,袭清河郡公;张墨子张金,汉景帝时任大司马,又承袭清河郡公。所以,清河张氏的辉煌,是从张典开始。张良有二子,长即不疑,次为辟疆。辟疆幼为侍中,其后不明。所以,张良之后裔,实为不疑之后裔。不疑有二子:长典,次高。高之后裔,现知的并不是很多(张道陵是高之六世孙。其世系为:高—通—无妄—浩—大顺—道陵)。而典之后裔则支脉繁多,是一个庞大的张氏人群,占当今张氏人口的相当部分,他们都是清河张氏!

张典为清河郡太守,始迁清河,并不见于史籍记载。史籍记载始迁清河的张氏,是东汉的张岱。《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载:“张良裔孙司徒歆(歆,字敬让,河内武陟人,东汉桓帝建和三年拜司徒),歆弟协,生魏太山太守岱,(岱)自河内迁居清河,为清河派始祖。”《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所收录之同宗张芝(字廷毓,歙县人,明朝弘治中授评事,正德间曾为按察副使)所撰《星源误谱辨》,称清河张氏是“清河派”,也说:“清河派自岱为始,至保望,凡十八世,有名者十六世。”就是说,该支张氏从张典至明代张保望,是十八代,其中十六代均有名可考。张岱是张睦的四世孙,而张睦是张典的六世孙(良—不疑—典—默—金—千秋—嵩—睦—况—协—岱)。无论是张典还是张岱始迁清河郡,清河郡都只是张姓迁播过程中一个支派的始居地,而不能说成是张氏的起源地,这是不言而喻的。

不过,张典为清河郡太守,始迁清河,虽史未载,也是不能排除的。张良死,由不疑嗣侯,至不疑坐罪国除,这其间有十二年。据推算,其时张典应在二十至三十岁左右{28},由于张良的声望和功绩,其时张典为清河郡太守是完全可能的。大约张典迁居清河之后,由于世事变迁,家族兴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均记载张典之孙张金为大司马,说明其时家族重新复兴),大部分又离开了清河,至张岱,再次迁居其地。李月波《清河张氏古世宗脉考叙》引述:曲江张氏所撰修的宗谱,有《仁里初辑增订旧序》、《仁里重修家乘旧序》。曲江张氏不是张岱之后,而是与张岱平行的另一支:

他们自修家谱冠以“仁里”,是不忘本支张氏祖居仁里乡,证明了张典曾迁居清河县仁里乡的事实。 在岁月的交替过程中,清河张氏虽也有不少磨难,但总体上一直都很兴盛,历代高官名宦不乏,文臣武将辈出,人口不断增加。到了张岱的十一世孙张文瓘、张文琮兄弟(岱—议—荣—幸—准—灵真—彝—始均—晏之—乾雄—文瓘、文琮),正值盛唐,亦其家族最为鼎盛时期。张文瓘在唐高宗时拜相12年。四个儿子:潜,魏州刺史;沛,同州刺史;洽,卫尉卿;涉,殿中监。父子五人,均官居三品以上,俸禄合超万石,故被称为“万石

张家”。文瓘弟文琮(《唐书》记文琮为文瓘之兄,《新唐书》则记文琮为文瓘之弟),吏部侍郎。琮三子:戬,江州刺史;挹,兵部郎中;锡,在武后、韦后时两次拜相。唐高宗时考定四海望族,遴选十大姓望族为“国柱”,清河张氏位列其首。可见当时清河张氏之显赫、荣耀!人口众多的张典、张岱后裔,因历代居官各地,本就广为分布,而张睦始迁吴郡(今苏州)后,其后裔在南北朝及唐末、五代,又不断大量南迁,形成了众多江南支脉;明宋濂所撰《张氏图谱序》就记有:张氏“子孙蔓延,分适他国而居,清河为最盛,清河之族布于大江之南。”这些清河张氏子孙,不管是否直接由清河外迁,都是最早迁居清河的张典或者张岱的后裔,都是清河派分支。他们大多文化素质较高,因不忘祖居清河,所到之处,立祠修谱,多称清河堂,清河世第,清河世家,清河世泽,颇具影响。与“青阳生挥”相联系,久而久之,清河这个张氏支派居地便被附会、讹化成了张姓发祥之地。张姓起源地“清河说”,是在唐以后才形成的,这显然与清河张氏兴盛、显赫密切相关。

张姓起源地“清河说”,本源于《元和姓纂》“青阳生挥”之说,而《元和姓纂》和《新唐书》的权威性又极大地推动了“清河说”的传播。到明代,虽然已有“太原说”的冲击,仍以主流的姿态继续流传。 (三)当今“清河说”的基本论据之误和对尹城的迷惑

《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得姓郡望”称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把尹城夹杂进去,企图把尹城与清河统一到清河郡地域内,既是对抗张氏起源地“太原说”的挑战,也反映了对尹城的迷惑。因而是没有力量的,反而增加了“太原说”的份量。不过,毕竟“挥封国在太原府属之地”的观点影响有限,因而“清河说”依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清河说”过去无需过多自辩。但近期遭到了其他观点更严峻的挑战,就不能不认真审视自己的地位。清河张氏现在也加深了学术研究的力度,不断进行“正名”的努力。但是,考述虽不少,却未中要害。比如,一、加大力度论证清河地就是古青阳氏地。但张氏始祖挥不是青阳氏,而是张氏,因此矢不中的。二、论证清河是张姓最早、最大的郡望。这并没错,但郡望大小与发祥地不存在因果关系,而且,清河成为张氏重要郡望也只是汉代以后的情况,所以,它不成为“天下张氏源清河”的根据。三、说很多张姓以“清河堂”作为堂号。这也是事实,但是堂号是姓族分支的标记,并不代表张姓的发祥地。自称“清河堂”,不过是清河派张氏不忘祖出地,或非清河派张氏对清河的崇敬而已。四、说:今清河县境内有鲧堤遗址,知鲧在此活动过,因此,“作为黄帝子孙的挥在清河居住或活动也极有可能”,这就更是词不达意。鲧在清河境内活动过,与鲧之前的张姓始祖挥有何关系?河南内黄县也有鲧堤(见清雍正时《河南通志》卷五十一)。五、说张仪的兄弟张撰曾在清河立过宗祠,“这是张氏根在清河的又一佐证。”然而,祠堂是后代为纪念先祖而建,而且是随后代的居地而建,它本身就不是祖根在何处的根据。何况,张仪是战国时人,他的兄弟在清河立祠,也不过是战国时事,自然不能成为“张氏根在清河”的佐证!六、统计数据表明张氏在清河分布广,人口比例大。这是现状,作为张氏发祥地的证据,不具说服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今“清河说”观点对尹城的迷惑,比《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有过之而无不及。《张氏会修统宗世谱》称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虽然对尹城有迷惑,但还强调清阳是始祖挥的封国,尹城不过是“后改清河郡”的地方,尽管没有任何根据可以认为尹城在清河郡地。而现在有些为“清河说”“正名”的文章,则说“各文献记载,挥世居青阳,封于尹城”,或者说成是挥“居尹城国之青阳”。《张氏历史文化研究》有的文章更明确地认为:“始祖挥,世居清阳,今河北省清河县;封于尹城,今山西省太原市”。作为“清河说”的捍卫者,盲从他说,称挥之封国是尹城,是太原,翻过来把青阳纳入尹城的范围,这反映了当今“清河说”底气不足,已经招架不了“太原说”的巨大冲击——正是“太原说”认为挥“封国尹城”,并认为尹城就是太原,而且认为太原晋源区有青阳河、青阳沟、青阳庙,那里正是尹城国的青阳,是挥的封国所在地(《台骀庙的传说》:“台骀神庙所在的王郭村古称尹城里,为张氏始祖挥公受封之地。村西有青阳沟、青阳河、青阳庙,都是以金天氏封国命名的。”《中华姓氏谱·张》:“王郭村作为张氏开宗立姓之地,至今仍有一些痕迹。诸如,以少昊青阳氏命名的青阳河……为纪念青阳氏,在青阳河畔还建有青阳庙……以青阳氏命名的青阳沟……”)。实际上,尹城不是太原,也不是清河地,而是指汾州,是尹姓始祖般或称殷的封地,与张姓始祖挥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带头

把他们混淆了!前边已对此作了详细剖析。

(四)清河地自是古青阳氏封国,青阳氏自有青阳姓族遗存,与张姓起源地没有关系

承认挥是张姓得姓始祖的姓氏著述及张姓家谱,对挥之得姓,有两种观点:一是以职官为姓,如《元和姓纂》所言:“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得姓张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姓氏急就篇》、《古今姓氏书辩证》、《万姓通谱》等都持此观点。二是以封地为姓,如《路史·后纪五》:“挥:……受封于张,为弓氏张氏。”《路史·国名记·黄帝后姬姓国》:“张,挥之封,今邢之任县是”。《姓氏考略》:“张:挥之封。”可见,无论以职官为姓说还是以封地为姓说,都与青阳无关。青阳氏之后自有青阳姓族遗存。《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青阳:《风俗通》曰青阳黄帝子,《国语》曰青阳为己姓,黄帝娶方雷氏女生青阳,少昊氏也,后世以为氏。汉有东海太守青阳愔,又有东海中尉青阳精,前蜀王氏枢密使唐道袭其母青阳氏……又范禹称有门生青阳诚……唐贞观所定郑州荥阳四姓,一曰青阳”。明陈士元《姓觿》记述:“青阳,《姓苑》云少昊青阳氏后;《千家姓》云东海族;《汉书》有东海王中尉青阳精;《宋史》有丹徒人青阳梦炎,井陉人青阳泰、青阳〓。” 我们可以认同“青阳”即“清阳”,是清水之北的观点。不过,清河在我国有许多条,所以很多地方都可称清阳;一条清河,其沿岸地名无数,也就应有无数清阳。那么,今清河县地是否是上古青阳国所在?是,或者可能是。《路史·国名记·少昊青阳氏后·清》曰:《帝德考》云少昊曰清,清地也,一曰青阳。……然考清地非一:一在郓,汉封宫中同者,或谓少昊国(原注:卫地,今郓之东阿东北西十里有清亭,《隐公四年》遇于清者,《哀十一年》杜云亭在济北卢县东);一在濮(原注:临濮西三十里乃《宣十二年》晋宋盟清丘者,其丘高丈,又《昭十一年》清丘,鲁地);一在并解(原注:本曰清源,在解之闻喜,今在安邑北五十里,《宣十三年》赤狄伐晋及清者,而并又有青原,亦赤狄伐晋之路。其中所说并,乃并州,指山西中南部);一作故乐平(原注:《成十七年》国胜待命于清者)。所说那么多清阳,没有清河地。不过,《路史·国名记·少昊青阳氏后·青阳》曰:“(青阳即)今潭之长沙,昔荆献青阳以西于秦者;然贝之青阳,汉之旧县,故城在今县东三十五里。贝,今之恩。而青阳,熙宁四(年)省入清河。”“贝之青阳”即今之清河(属唐之贝州,宋之恩州),是“少昊青阳氏后”之国,并非挥之封国,与张姓起源地没有关系。 注 释

①与《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同时,还有《张氏统宗世谱》,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参修人张宪、张阳辉等撰修,其“本源记”与《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完全相同。他著也称《张氏会修统宗世谱》为《张氏统宗世谱》或《张氏统宗谱》。不过,此谱首页首行标题就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参修人涉及一州三县,也是名副其实的“会修”。故加“会修”二字更准确,也可与张宪、张阳辉谱区别。

②《姓源韵谱》,或称《姓源》。宋王应麟《玉海》称:“唐《姓源韵谱》,《晁氏志》(曰)唐张九龄撰五卷,依《春秋》正典,柳氏《万姓录》,《世本图》,捃摭诸书,纂为此谱,分四声,以便寻阅。”《四库全书》关于《元和姓纂》的《提要》说:《元和姓纂》“其论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于《世本》、《风俗通》……《姓源韵谱》、《姓苑》诸书。”而《元和姓纂》对尹姓的记述与《姓源韵谱》基本一致,见文中所引。 ③如:《百家姓探源》(张海彤、金连昌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尹: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后因氏焉。见《姓源》。尹城,今山西省隰县东北。”《当代百家姓》(王大良等,气象出版社2001.1):“尹:少昊金天氏有子名殷,担任工正之职(掌百工技巧)被封于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后来,殷的子孙以封邑为姓氏。”《姓氏起源》(史国强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11):“尹姓:一支出自少昊之子殷,殷官为工正,即管理手工业的官员,后被封于尹城,其地在今山西隰县东北,时称尹殷,殷的后代以封地取姓,遂成尹姓。”《百家姓探秘》(黄节厚编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1):“尹:以地名为姓。少昊的儿子殷,官至工正(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的官),受封于尹城(今山西省隰县东北一带)。时

称尹殷,其后代以封地取姓,遂成尹氏。”《中华经典蒙书集注》(尚圣德主编,华文出版社2002.1):“尹:为上古黄帝之子少昊的后裔,是以地为氏。少昊子殷,为工正,即掌管手工作业的官,被封于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其后以封地尹为氏。”《中国文化通志》之分卷《晋文化志·姓氏郡望》(张海瀛撰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0):“尹姓:起源于山西隰县。少昊之子殷,被封于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时称尹殷。” ④尹吉甫墓在平遥,平遥属汾州。

⑤《原本广韵》,隋陆法言撰《广韵》,唐改称《唐韵》,宋陈彭年等奉敕重修,赐名《大宋重修广韵》,故原来的《广韵》称《原本广韵》。《三礼图》,古籍,《隋书》、《唐书》、《宋史》皆记载有此书,撰者均不同。

⑥《北堂书钞》,唐虞世南撰,书成于隋代,其时虞世南为秘书郎。北堂,指秘书省后堂。

⑦清雍正时《山西通志》记此《碑记》撰者“失名”,《太原县志》则记为掌禹锡撰。掌禹锡,字唐卿,许州偃城人,宋仁宗时任并州通判,后为河东提点刑狱,宋英宗时以工部侍郎致仕。本文所述《山西通志》,乃清雍正时觉罗石麟等监修、储大文等编纂,载于文渊阁《四库全书》。

⑧《山西通志》卷十八记载:“汾水由襄陵太平入(曲沃)县……经古虒祁宫北,又西经台神村台骀祠,西入绛州界。”

⑨《山西通志》卷四十六记载:“汾州,古台骀地。”卷一百六十五记载:“昌宁公庙在汾阳县东南三里,土人名台骀神庙,唐贞元九年建,令狐楚撰碑文。”

⑩所据为清代王先谦《合校水经注》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9月版。文中所述司马彪,晋人,撰有《续汉书》,已佚。贾逵,魏学者,《史记集解》等著多引其说。

{11}见王先谦《合校水经注》。河东郡,指郡治安邑;左邑,即闻喜县;汉志,即《汉书》;《续汉书》,见上注。

{12}《中国地名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4):“新绛:县名。在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汉置临汾县,隋改正平县,明入绛州,1912年改新绛县”。其中所说临汾县,非今临汾市。

{13}《水经注》:“汾水又西经清原城北,故清阳亭也。城北有清原,晋侯蒐清原作三军处也。”《山西通志》卷二十八记载:“清原在闻喜县北二十里,《左传》‘晋蒐于清原’,杜注曰在河东闻喜北……今曰晋原。北临绛,西接稷山,南俯闻喜,广袤数十里。”《路史·国名记·少昊青阳氏后》:“清:《帝德考》云:‘少昊曰清,清地也,一曰青阳……然考清地非一,……一在并解(原注:本曰清源,在解之闻喜,今在安邑北五十里……而并又有青原……)”并,并州,指山西,解,山西西南部永济、运城一带。

{14}《中华文化起源志》P26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15}《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襄子四年,智伯向赵、韩、魏索要土地,赵不与,智伯率韩、魏攻赵。“赵襄子奔保晋阳,原过从,后,至于王泽……”《史记正义》曰:“王泽,《括地志》云在绛州正平县南七里也。”《水经注》:“浍水山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又西南过虒祁宫南,又西至王泽注于汾水。晋智伯瑶攻赵襄子,襄子奔保晋阳,原过后至,遇三人于此泽,持竹节二节,与原过曰:为我遗无卹。原过受之于是泽,所谓王泽也。”智伯瑶,伯为封号,瑶为名;原过,赵襄子家臣;无卹,赵襄子名。王泽已干涸。

{16}《水经注》:“涑水西经董泽陂南。泽在今闻喜县东北四十里,古池东西四里,南北三里。”董泽又称董池、董泊,相传豢龙氏董父居此,故得其名。

{17}《山西通志》卷二十七记载:“中条山谷水北注闻喜美阳川大泽中,北溢为小泽,复南溢入安邑县境。”“秦王涧在闻喜县南四十里美阳川。”是知美阳川大泽在闻喜县南部。

{18}《水经注》:“涑水又与景水合,景水出景山北谷。山在闻喜县东南三十里,即中条山最高峰也。”而《山海经·北山次经》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盐贩之泽就是今运城盐池。而少泽自然应在景山之北。《辞源》“浍水”条:“浍水,又称少水”,或许少泽在浍水流经处。

{19}《中华文化起源志》第七章

{20}有的史籍称陕西武功为古有邰氏地。其地古时称 , 、邰音同。但周祖古公亶夫时才到达其地,似不应为周祖所出之地。

{21}《史记·殷本纪》所述商朝国君的世系为: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天乙。其中天乙即成汤,冥为汤的九世祖。《史记集解》对“冥”的注解为:“宋忠曰:‘冥为司空,勤其官事,死于水中,殷人郊之。’”《史记索隐》:“《礼记》曰:‘冥勤其官而水死’,殷人祖契而郊冥也。” {22}清代人,字武承,号东壁,乾隆举人,精考证之学。

{23}见于清代孙星衍辑本《元和姓纂》,与其他姓氏著作所引述的文字不同之处是少昊之下无“青阳”二字。 {24}明代《姓觿》关于张氏起源的记述与《元和姓纂》同,并称其语出《世本》。但《世本》在明代以前即已亡佚,而现存《世本》辑本,仅清代孙嘉谟本与《姓觿》同。因此,《世本》原本是否真有张氏起源的记述,尚须进一步考证。

{25}见此书“78、关于弓长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月第1版。 {26}见福建省张氏委员会会刊《张氏源流》总第9期,2003年。 {27}见清河张氏研究会《张氏研究》第9期,2005年4月。

{28}《史记·留侯世家》曰:张良在汉高祖死后“八年卒”,子不疑袭侯。而不疑在“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汉高祖死于公元前195年,后八年,即高后元年,也即公元前187年,张良卒,不疑嗣留侯。孝文帝五年,乃公元前175年,故不疑嗣留侯有12年。从年龄上分析,张良父张平卒于韩悼惠王23年,时为公元前250年,这自然应是张良最晚的生年。因此,张良卒时至少为63岁(良生年可早于其父卒年,刺杀秦始皇后,匿于下邳时间也未计入),不疑应在40岁左右(张良有二子:长不疑,次辟疆。据《史记·吕太后本纪》,孝惠帝在位七年而崩,时辟疆十五岁,则张良死时辟疆十六岁。据张氏宗谱记载,不疑、辟疆同父不同母,故其年龄悬殊,应属正常),典应在20岁左右。不疑国除时,典应在30岁左右。

甘泉芾地话清河 少昊之国张姓根

作者:冯清泰 文章来源:天下张姓与清河 点击数:1495 更新时间:2008-7-10 21:13:01

小 大】

【字体:

引言

清河县因古代有条清河而得名。据《水经注》记载:它起源于今山西、河南交界处的太行山脉,流经河南北部,穿过威县至今清河与临西交界处始称清河。因而说清河、清阳(今属清河县境)、临清(旧治所在今临西县境)都是因靠近清河而得名。《水经注》又载:清河县为“周之甘泉巿地”。“巿”古代通“芾”,是指草木茂盛。其意思是说,这里远在周代就被称之为泉水甘甜草木茂盛的好地方。

清河县这块甘泉芾地早在轩辕黄帝时期,就是玄嚣青阳氏的封地少昊之国。也是张姓授姓始祖挥公居住的地方。大禹的父亲鲧亦曾在这里筑堤治水。青阳墓、白虎冈、句芒坟和鲧堤讲述着远古的故事,廉颇墓、烽火台还弥漫着战国的硝烟。自汉初设立清河郡,郡国的王都清阳城、甘陵城都在今清河县境内。南北朝时至唐宋,贝州的州城也在这里修建。自从金移恩州至历亭,清河始成偏僻小县。历尽沧桑数千载,回首往事话当年。 少昊之国

据说黄帝打败炎帝、君临天下之后,封其子玄嚣(亦作玄枵)于清阳,建立少昊之国。这正像黄帝居轩辕之丘,称轩辕氏,建有熊之国称有熊氏一样,因古代“清”、“青”二字相通,故而玄嚣亦被称作青阳氏或少昊氏(亦写作少暤氏)。关于少昊(玄嚣)又称金天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少昊主张以太白金星为主观星象,推行金星历,故号金天氏;另一种说法是黄帝与螺祖游璇玑之宫夜观星象,见太白金星放射出一道金光,直扑螺祖怀中而受孕,产下玄嚣,故号金天氏。据《汉书·律历志》记载:“《考德》曰:少昊曰清。清,黄帝之子青阳也,名执。”由此可知少昊清、少昊执与玄嚣青阳氏原为一人。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清阳即为清水之阳,古代卫水下游被称之为清水,它循今卫运河流经今清河县境东与夏津交界处。《水经注》中提到的清河流经今清河县西北部与威县、南宫交界处。此段清河正处清水之阳,故又名清阳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四年,初设清河郡时,辖十四县,其治所在清阳,并设有清阳县(在今清河县境东南部)。亦为地处清水之阳,而得名。据《史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螺祖。螺祖为皇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 ,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由此可知玄嚣原为黄帝与正妃螺祖所生的长子,他得天下于青(清)阳,降居于江水。江水当指清阳江,因古时常以人名为地名,以地名为人名,前面以两次提到“青阳”二字,江水之前已没有在冠名为清阳的必要。据吕思勉先生《先秦史》所引大量古典考证,中国远古时代的江水并不在长江流域而是在黄河流域,所谓“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就是要禹对黄河流域进行治理。清阳江地处黄河流域,又有黄河故道之称。正是舜王要禹治理的三江之一。相传大禹的父亲鲧就曾来这里筑堤治水,清河县至今还留有鲧堤遗迹。以上这些足以证明玄嚣青阳氏的封地少昊之国与居住地是在今清河县一带的清水与清阳江流域。其封地大约西北依清阳江,东沿清水两岸,辖今河北省的清河、临西、故城及威县、南宫、枣强的部分;山东省的夏津、武城一带,纵横百余里。在数千年前,整个华北平原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湿润得多,降雨较多,清水的流量很大,并常常造成水灾。当时除清水、清阳江之外,在清河县境内还有许多清水、清阳江及漳河的支流。据县志记载,仅有名的古河道就有:一字河、蔡河、七里河、赵王河等。当时的地形与现在差不多,属华北平原,海拔在三十米左右,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江河纵横,密如蛛网,还有一些大小高低不同的土山、土丘、土冈,星罗棋布,草木葱郁,覆盖其上。由于温湿气候的影响,当年的地貌则大不同于现在,这里雨水既多,草木亦极其茂盛,有大型食草动物及食肉动物出没其间,各种鸟类也特别多。每逢雨季,江河泛滥,这里就变成一片湖泊,那些大小土山、土丘、土冈就成了湖泊中的小岛。古人类和一些野生动物,就逃到这些岛屿上去避水。这种地理环境大致与现在江南水乡相似,但却没有江南的酷暑,气候条件又优于江南,再加上这里河清水甜空气湿润,因而也就成了全国最好的地方。早在八、九千年以前,太昊伏羲氏就曾来这一带,封禅泰山,以木德王天下,配夫妻,定阴阳,并种植莱麦,开拓了原始的农业,从而开创了人类的上古文明。后来,黄帝战胜炎帝,登了帝位。他就把清阳这块河清水甜草木旺盛,最

适宜于渔猎农桑的风水宝地,封给了其爱子玄嚣青阳氏。

这里的河为什么清,水为什么甜呢?那是因为河水在上游的泥沙经过几百里的沉淀,已经变清,因而《水经注》说,(淇水)过威县始称清河。再者,清河县的土地多被茅草覆盖,水土不易流失,因而

这里的水都是清的。茅草是一种多年根生草本植物,其根细长多节,味甘甜,有极强的生命力,是水土保持的最好植被。清河县境内在人民公社化之前的荒地上,尤其是河渠岸边、坑洼之地及土丘、高冈之上都长满了茅草,其它小草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据说古时清河一带不但生长茅草还生长甘草,那也是最好的植被,后因被作为药材,而遭挖掘,日渐消失。清河一带的水经常浸泡着这种草的甜根,它能不变甜吗?

《山海经·大荒东经》所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就是指少昊青阳氏在今清河县一带建立的少昊之国。我们须知这是《大荒东经》而不是《海外经》,所谓东海之外,只不过是为少昊之国增加一点神秘色彩,来故弄虚玄。因少昊号称金天氏,古代西方属金。再者他亦被奉之为主宰西方的大帝,其国应在西方。东海即渤海,故东海之外应是指渤海以西。既是《大荒东经》又当指太行以东。渤海以西,太行以东,正是今清河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大壑应指当时流量较大的清水。否则颛顼帝远处海外岛国,那时交通又不便利,怎能来今河南杞县高阳建国?实际上是颛顼氏自幼随少昊清阳氏生长在今清河一带,后被封于高阳,才号称高阳氏。因清河一带的山甜,才被称之为甘山,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也甜,才被说成生甘水,甘水汇流成湖泊,而被称之为甘渊。这应是《山海经》对当时清河一带少昊之国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也与《水经注》中“周之甘泉巿地”遥相互应。

太昊伏羲氏以龙记官名,制《河图》、《洛书》,创《八卦》,定历法,开创了华夏民族的上古文明。故华夏民族号称龙的传人。轩辕黄帝以云记官,一统天下,被列为五帝之首。少昊执却以鸟记官,建立了少昊鸟官王国。

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昊后裔郯子来朝见鲁昭公时,在宴席上,郯子将其先祖少昊氏所封以鸟命名的各类官职都作了详细地讲述。凤鸟氏历法总正;玄鸟氏,主管春分、秋分的节令,名司分;伯赵氏,主管夏至、冬至节令,名司至;青鸟氏,主管立春、立夏,名司启;丹鸟氏,主管立秋、立冬,名司闭;祝鸠氏为司徒,鴡鸠氏为司马,鳲鸠氏为司空,爽鸠氏为司寇,鹘鸠氏为司事,这五鸠,教化管理百姓;五雉氏为五工正,是分别管理五种手工业的官,掌握改善器物用具,统一度量衡,使百姓有规矩可循;九种扈(雇)鸟氏,为九农正,是九种管理农业的官,主管促使百姓遵循农时从事农业活动,使其不违农时,不乱耕作。

他就是以如此严密细致的社会分工在清阳之地建立起一个多层次而机能完备的少昊鸟官王国。《水经注》中记载:“《地理风俗记》曰:甘陵郡东南十七里有清河故城者,世谓之鹊城。”把清河的旧城遗址俗称之为鹊城,这可能与少昊在清河建立鸟官王国有关,亦可作为旁证。

因少昊之国有严密的分工,授历得时,政教有方,使渔猎农桑都得到了极快地发展。

据说少昊的一个儿子句芒发明了罗网,另一个儿子挥发明了弓箭,罗网和弓箭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捕鱼捉鸟和狩猎的效率,促进了渔猎事业的大发展。挥发明弓箭之后就被封为弓长,负责带领弓箭队外出狩猎,而少昊的另一儿子般(亦写作殷,后来成为尹姓祖先)却被封为工长,专门负责制造罗、网、弓、箭等工具,因而亦有般始制弓矢的说法。

在农业上主要是适时播种五谷,采莲挖藕等。与农业相比蚕桑业却更为发达。清河古代桑树最多。古戏曲《桑园会》中秋胡戏妻的故事就发生在今清河县境,对此传说旧县志亦有记载。清河人至今还把地界俗称为桑棵,这大概是因为从前开垦耕地时,把桑树留作地界的缘故。由此亦可见从前桑树之多。清河桑树既多,少昊氏又是先蚕祖师丝蚕业创始人螺祖的嫡传长子,他以从小就耳濡目染的蚕丝技术,使清河的蚕丝业得到很快发展,为后世清河的丝绸之乡奠定了基础。因而汉晋之时以“清河缣”为名牌,《隋图经》称“清河绢为天下第一。”

由于渔猎农桑的发展,人们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也有了空闲时间,于是音乐歌舞之风又在这里兴起,也有人说,因为这里是鸟的王国,人们听惯了鸟的啼鸣,悟出了音律,才发明了音乐。少昊的八个儿子创编了八种歌舞。一个叫晏龙的儿子还发明了琴瑟。于是少昊之国到处莺歌燕舞,呈现出一派盛世升平景象。同时,这里的人又讲礼貌,懂文明,因而被誉之为音乐之国、礼义之邦,成为富甲天下的好地方。

此时少昊之国已进入鼎盛时期。黄帝后期太行山以东的政权已全部掌握在少昊清手中,故有少昊于山东曲阜登上帝位之说。但据《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颛顼也。”由此可知少昊清并没有继黄帝之后登上帝位,只不过是司马东夷罢了。故有东夷部族首领之称。少昊虽未登帝位,也未被《史记·五帝本记》列入五帝之一,却被奉之为五帝之中的秋帝,亦为主宰西方的大帝。其原因大概是,少昊之国渔猎农桑大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正象征着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再者,少昊号称金天氏,古代金主秋季,亦主西方。后世奉少昊为秋帝也正是没有磨灭他的功绩。 少昊后裔与青阳氏墓

继黄帝之后登上帝位的昌意之子颛顼,却与少昊青阳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有一种说法是他从小由伯父少昊青阳氏抚养长大,十二岁就被封为官职。另一种说法是少昊的弟弟昌意,见哥哥治国有法,就送十岁的儿子颛顼至少昊之国学习治国之道,十年后,回到黄帝身边,先封高阳,后得帝位。但,颛顼幼时随伯父在少昊之国,先迷恋于琴瑟,后弃琴瑟而学观天象与治国方略,因聪颖过人而成就帝业,这一点却是一致的。

颛顼在少昊之国学习治国之道时,不但学得了其成功的经验,而且也找出其弊端,总结出了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当然要数少昊之国对各官职及部族都在严密而细致的分工,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其弊端主要表现在少昊清在司马东夷之时,只靠用武力来征服东夷九黎部族的各个部落,哪里发生战乱,就带兵平息,或予以镇压,没用神权和政教把九黎部族统为一体,而是使其各自为政。古代人们很迷信,都把观天象治历法的巫祝,奉之为神的代言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听从他的安排。因而少昊之国也把历法总正排在首位,相当于封建王朝的宰相。少昊清司马东夷时,没有推行统一的历法,三苗九黎各部落中的诸侯小国都有自己的巫祝。这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历》中说的“少暤氏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祸淄荐至,莫尽其气”。这也是少昊氏由衰落走向失败,而没有成就帝业的原因。同时,少昊在自己的封地设置的仅掌管历法的官员就分五部,也太多,况且他推行的金星历也不能被各诸侯国普遍接受。对此,颛顼和少昊的儿子句芒重曾多次提出,要用既能易于被普遍接受又较为切合时宜的以木星为主观星象的太昊历,来统一各部族的历法。可是少昊氏只忙于用武力征服、镇压各部族的叛乱,对此却不予理睬。

颛顼登上帝位之后,他立志改革,首先废除了各诸侯国的巫祝,任用句芒重为主观天象统一历法的历法总正。《史记·历》载:“颛顼受之,乃命木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从此句芒重就成为颛顼时代被奉之为神灵的大宰相。在他的授意下,由颛顼的儿子火正黎来直接管理民事。颛顼还封少昊之孙、〓极之子帝喾于高辛,故号高辛氏。后来高辛氏又被提升为监国。当时各诸侯国的巫祝都被称之为能够通天的人物。故把废巫祝称之为绝天地通。颛顼帝绝天地通,遭到各诸侯国巫祝的强烈反对。触怒共工氏造反,一场大战使颛顼帝大伤元气。当时高辛氏为监国,调集各地勤王之师,打败共工氏之后,颛顼也驾崩身亡,高辛氏帝喾就登上了帝位。据《史记》记载,帝喾的儿子有挚、尧,都登了帝位,还有契为商之祖先;弃为周之祖先。舜及夏禹为颛顼氏之后裔。自黄帝之后至周朝的历代帝王都与少昊青阳氏的后人帝喾、颛顼有关,由这些帝王分封出的许多姓氏都应为少昊

青阳氏后裔。少昊族应为黄帝族甚至华夏族中最旺的一支。

被颛顼帝封为木正,即历法总正的大宰相句芒(亦写作勾芒),小名叫重,被后世尊之为木神、春神。他确是继太昊氏定历法之后,观察天象研究历法的一个大家。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木正曰句芒。”《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其帝大暤(即太昊),其神句芒。”东汉经学家郑玄注:“句芒,少暤(昊)氏之子曰重。为木官。”我们可知少昊氏的儿子句芒重,在古代天文历法界所处的位置,仅次于太昊伏羲氏。再者,句芒神像是一只大鸟,他应为少昊鸟裔,也是当之无疑的。

关于句芒,清河县还有个拗么的传说。从前,掀开农历头一页,便是春牛图,该图上有一持鞭赶牛的牧童,就是清河人传说中的拗么。

相传在百里为王的时候,清河有个皇帝的儿子,事事与父亲相悖,父叫往西,他偏往东,故送外号拗么。皇帝深知儿子的脾气,临终前故意正话反说:“我死后要葬于离城较远的低洼之地,在送葬回来的路上要脱掉孝衣,抬头大笑。”拗儿因一生没听父亲的话深感懊悔,为满足父亲的最后心愿,就将其葬在离城较远地势低洼的古莲花池里。在今孝义屯脱掉孝衣,走到谢、刘、宁、赵、郝、黄六个台头村之间抬头放声大笑。老天为惩罚这一不孝子孙,就刮起一阵黑旋风,旋起一座高大的土丘,把他掩埋在这里。还有人说,清河县的杨茂庄原名拗么庄,是拗么居住的地方,后来因嫌村名不雅,才改为今名。由此可知该县的八个村名都与拗么有关,可见拗么的传说在清河流传之广。

其实拗么就是句芒,据旧《清河县志》记载:“句芒坟,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正是谢、赵两个台头村之间水渠边的拗么坟。其父亲的皇帝坟亦称英陵,就在清河县东潘庄村东南2公里处的古莲花池内。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为《礼记》作注时已注明句芒为少昊之子,这就证明百里为王时的皇帝坟就是少昊青阳氏的陵墓。它之所以被俗称为英陵,大概是因为少昊名执,亦写作鸷,因鸷属鹰一类凶猛的鸟,英、鹰同音故称之为英陵。为什么说句芒事事与父相悖呢?那是因为少昊号称金天氏,西方主金,句芒为木正是木神,东方主木,故而说父叫往西,他偏往东。同时少昊继承推行的是金星历,而句芒却承袭的是太昊氏以木星观天象的历法,所以事事与父相悖。句芒被誉为春神,是春的使者,被当作春牛图上的牧童也在情理之中。他葬父于古莲池内,大概是因为其崇拜太昊氏以龙记官,认为龙应归水的原因。那六个台头村中间可能就是句芒观察天象的天文台,台头的村名该是因靠近天文台而得名。因古代观天象的人死后多葬于天文台下,故而天文台也就成了拗么坟。

前面已经讲过,少昊族应为黄帝族甚至华夏民族中最为兴旺的一支。少昊坟既在清河,许多姓氏的根也在清河。但,在清河根基最深的还是要数张姓。

张姓之根

张姓的始祖就是前面提到的因发明弓箭被封为弓长的挥。以“弓长”二字合之为姓,故称张挥。关于张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他为少昊清阳氏第五子,为黄帝之孙。另一种说他是黄帝第五子。据我认为前一种说法较为可靠。根据是:原始姓氏图腾中张姓,头顶两根羽毛,两臂分开如鸟翼状。再者,《山海经·大荒南经》也说:“海中有张宏之国,食鱼,使四鸟。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这都证明张姓与少昊鸟裔一脉相承,挥公应为少昊之子,黄帝之孙,而不是黄帝之子。《元和姓纂》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由此可知,挥公不但是能领兵打仗的弓正,而且还是观弧星,主祀弧的天文家,真可谓文武双全。因而他才被列为二十八宿中的张宿,奉之为文昌帝君。

作为正史的《新唐书》,也证实张挥为少昊之子,其说法应更为可靠。其“宰相世系表”载:“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 关于张氏的祖居之地,多数张氏谱牒,都称挥公“封于清阳”或“世居清阳”,这点基本上是一致的。甚至《中华姓氏通史·张姓》说,“直至周宣王时的张仲,还居住在这里。”张挥被封于清阳,大概是因他在黄帝大战蚩尤之时,带领弓箭队,用自己发明的弓箭立了大功。继少昊氏被任命司马东夷之后,这块美丽富绕的地方就成了他

的封地。这里既成了张姓的封地,其他功臣又分封于别处,这也就是张姓在清河扎根最深的原因之一。 据《清河家乘》(大明永乐年癸未张君绍撰序)载:“……周未,讳晁公,字琬采,仕齐国为呈侯;妣刘氏,同葬一穴。生三子,长僎,字殿邦;次仪;三有容,仕齐袭父爵。仪仕秦为相。”在安葬晁公时,三兄弟共同商议立一大宗祠。“祠冢在河南地方,先年是齐国县郡,即是清河,遂以此郡定祠,立为后裔传芳。”据明永乐癸未修撰的张氏《谱序》记载:“汉清河郡时,仪行公名策鲂,当时坟茔诸处,立庙清河。遂以清河公为郡。”

由上可知,秦国名相张仪三兄弟葬父母,并建宗祠于今清河境的河南。汉清河郡时其家族已有坟茔诸处。立庙清河,当指清河郡城(清阳),因当时清河县尚未建置。既

来此葬父母,立宗祠,张仪老家在清河应已无疑。亦可看出早在战国之时,张氏子孙就已认定根在清河。 张挥居住的清阳,少昊之国的王都,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这大概就是西汉初设清河郡时的郡城治所,被《汉书·地理志》称之为“王都”的清阳城。当时郡辖十四县中亦有清阳县。该县已被确认为在今清河县境东南部,此城亦应在此,但无确切位置。据《中国历代行政区划》载:“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清河油坊)。”

经查东汉时清河郡已改为甘陵园,移治甘陵(今清河县冢子古墓)。甘陵乃西汉厝县之地与清阳无关。清阳县已无建置。隋设清阳县建置于甘陵城而不是西汉之清阳。据《旧唐书·地理志》载:“清阳……旧治甘陵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移治于孔桥。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移就州治。”唐时州治在今清河县境西北部与汉清阳县无关。宋时清阳县已并入清河县,不复存在。只有唐时的孔桥为公元688-735年,建置46年的清阳县城。隋唐之时,常有还某某县于故里之说,这大概就是要在此处建置清阳县城的原因。可是孔桥又在哪里呢?

1989年5月,于清河县谢葫芦营村出土了一块唐代青石墓志。据该志铭文载:墓主人王惟诚,系太原府人,生前历任唐代贝州漳南县丞、历亭县令。于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三月,终于清阳别业,十一月葬于“清阳十里之南”,享年八十三岁。

当时的清阳县城,已迁于州城治所71年,与此处相距太远,根本不符。此清阳当指已被废弃71年的清阳县城孔桥。该县城只有46年的建置史,71年后为什么还被称之为清阳呢?王惟诚从未在清河县、清阳县一带任职,为什么置别业不于州城,而是在这已被废置的清阳县城呢?大概因为这里就是汉之清阳,古之清阳,无论清阳县的建置迁于何处,此地仍被称之为清阳。这里古迹尚存,繁华依旧,或许就是王惟诚置别业于此的原因。

距王惟诚墓址十里以北当为今清河县谢炉镇一带。谢炉镇附近有贾、赵、房、王、刁、刘六个楼庄村。据《清河县志》记载,这六个村的村名均由“有座唐朝时期的古戏楼”而得名。唐朝时在此建有戏楼当为繁华之地,应是王惟诚置别业于此的清阳城,当之无疑。

我还记得幼时(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曾随父母乘牛车路经此地,当时被称之为古迹的张十五店,高大的土丘尚在。老人向我讲述,此地为九龙口,有九条道路相通。张十五店时常有飞毛铜制作的铜器出土,这种铜比金子还贵。有福人捡到要发大财;没福人捡后擦掉铜锈,它就会自己飞走。这里还埋着九坛十八缸银子,等着后世的有福之人。此人是个鹰嘴小秃,他使用九头黄牛在此耕地之时,才能把银子耕出来。可是,此处早已成为耕地,至今也没见鹰嘴小秃耕出银子来。1987年5月,却于此处附近发掘出汉代古墓群,其出土文物有汉代玉衣片、六博棋盘及多种青铜器、陶器等。据推断应为汉清河王公贵族之墓。我想人们传说中的“飞毛”铜器应该就是汉代青铜器或者少昊古国时带有鸟类图腾的铜器。这些青铜器是文物当然要比金子还贵。鹰嘴小秃应为少昊鸟裔或张氏之后,寓有留宝于后代子孙的意思。

据古文物出土的传说和汉代古墓群的发现来推断,此处或许就是西汉清河郡国的王都,乃至少昊、张挥的故居清阳城。但,最早的清阳城究竟是在此处,还是在油坊,还有待专家们进一步考证。

清河县还有个供奉张先(仙)爷的民俗。有些难立子孙的人家,都把张先爷的神像供于卧室之内。此张先爷神像手持弓箭,怒视天狗。据说难立子孙是犯了天狗星,天狗星经常下凡,来偷吃小孩。张先爷发明的神弓神箭,能射杀天狗,让他看守着孩子就能长命百岁。甚至供奉张先爷的异姓人家,也让孩子假以张姓(即以张某为乳名)。这个手持弓箭的张氏之先祖先爷,当然就是张挥了。由此可见张挥至今还活在清河人的心中,在清河守护着他的张姓子孙。亦可见张姓在清河扎根之深。

清河籍张姓名人辈出,更为祖居地增辉。西汉时有被誉之为《左传》传人的大儒张禹。三国时有书法家、文字训诂家张揖。南北朝时有儒将张彝、张谠、张烈及其三门之子侄;还有大天文家张子信、大数学家张丘建、大儒张讥、著名诗人张正见。隋时有武将张 、谒者大夫张虔威。唐时有著名诗人张祜、张 、张众甫、张固;大音乐家张文收。更有名相张文瓘,他相高宗政绩显著,生四子,皆官至三品。他父子五人之奉禄相加已达万石,故被时人称之为“万石张家”。他侄子张锡在武后、韦后时两次出任宰相。由于清河张氏有张文瓘叔侄三任宰相,显贵无比,才在唐朝被列为“十大国柱”之首,成为当时最为显赫的郡望。他们的后人也以“清河世泽,唐相家声”引以为荣。天下张姓出清河,张姓的子孙们都以作为清河张氏而感到自豪。于是到处大书“清河张”,海内外张姓人氏纷纷来清河寻根问祖,使张姓之根在清河越扎越深。

结束语

清河这块甘泉芾地不仅养育了张姓的世代子孙,而且它也是尹姓、贝姓的发源地,崔、房、傅等姓的发祥地。自汉至唐清河崔曾为天下第一望族。那时因清河的张、崔、房、傅等姓,名人辈出,才使清河成为显赫的郡望。并以多出宰相、状元而闻名,被誉之为宰相之邑,状元之乡。

除张、尹、贝、崔、房、傅之外,还有许多姓氏是从这里走出。清河原为玄嚣青阳氏的封地少昊之国,也是颛顼帝成长的地方。帝喾、帝挚、帝尧及商、周之祖,均为青阳氏后裔;舜、禹为颛顼后裔。少昊青阳氏墓在清河,他就是诸姓之根。句芒坟亦在清河,清河也是春神居住的地方。

如今清河这块古老的甘泉芾地,泉水依旧甘甜,草木依旧旺盛。新一代清河儿女经过艰辛努力,已把这里建设成为更加繁荣富强的,举世闻名的羊绒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