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一学期奉贤区高三地理试卷 - 图文 下载本文

2015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

高三地理试卷 (2016年1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一)图1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主要变化有(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城市化水平(%) 100 80 60 英国 40 美国 中国 20 0 1950 1970 1890 1920 2000 2010 2030 2050 年 1850 图1

(二)图2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地市区和郊区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市区和郊区间气压差逐渐减小 B. a 代表市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 C. 近地面b 地的温度高于a 地 D. 气流运动方向为b→a→c→d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市区气流上升的根本原因是垂直方向上存在气压差异 B. 市区和郊区之间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C. 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易导致城市产生“热岛效应” D. 郊区农民大量燃烧秸秆会加强市区和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三)北京时间2015年9月3日上午10 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正式开始,许多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据此回答5-6 题。 5. 阅兵式开始时( )

A. 东半球均为白昼 B. 大洋洲部分地区已是4 时 C. 伦敦正值深夜 D. 东经60?正值日出时刻

6. 中国空军飞行编队“米毫不差”通过天安门广场,主要采用了( )

A. RS 技术 B. GPS 技术 C. GPRS 技术 D. GIS 技术

高三地理·1·

(四)图3中阴影区域(年均温12°~22°℃等温线之间)的陆地为世界葡萄“黄金种植带”,据此完成7-8题。

图 3

7.与大陆东岸相比,该“黄金种植带”在北半球的大陆西岸较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盛行西风 B.地形地势 C.沿岸洋流 D.海陆位置

8.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前提下,葡萄种植方式多采用东西走向,南北距离一定的间距,其主考虑( )

A.土地面积 B.光照 C.降水 D.热量

(五)图4为某次台风从17日至21日移动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图4

9.该台风( )

①向东南方向移动速度逐渐减慢 ②向西北方向移动速度逐渐加快 ③17日给甲地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④参与了水汽输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19日,沿海受海水倒灌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六)读图5,回答11-12题。

图5

1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12.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高三地理·2·

(七)图6是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锋面位置示意图,所示天气系统冬季较长时间控制该地区,锋面云层向东可延伸到贵阳上空。读图回答13-15题。

图6 13.图示地区的地形为(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14.与云南省相比,贵州省( )

A.洪涝灾害多在冬季 B.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C.冬季低温危害较大 D.全年太阳辐射充足 15.该天体系统在如图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锋面为冷锋 B.昆明气温高于贵阳

C.该天气系统的成因是海陆热力差 D.此时,昆明和贵阳都为阴雨天气。

(八)读图7中的甲、乙两图,回答16—18题:

16.阴影部分表示产于图示地区的经济作物F1、F2,以F1、F2为原料的工业分别是( ) A.制糖工业、纺织工业 B.纺织工业、纺织工业 C.制糖工业、造纸工业 D.橡胶工业、饮料工业

17.两河口附近的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相同的限制性因素有( )

A.雨热不同期 B.风沙危害 C.常有洪涝发生 D.土地荒漠化严重 18.城市A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便利的交通条件 B.雄厚的农业基础 C.悠久的历史 D.丰富的石油资源 图8 图7

(九)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图8)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19-21题。 19.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20.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

高三地理·3·

21.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十)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邻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图9)。据此完成22-24题。 图9 22.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 23.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B.消费市场 C.研发能力 D.环境质量 24.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甲国的环境质量 C.乙国的就业率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十一)亚洲西部有一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代文明,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据图10完成25-26题。 图10

25.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C.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

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

高三地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