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创新标准设计(九)地理课堂上感性认识到理性领悟的升华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高中地理新课程创新标准设计(九)地理课堂上感性认识到理性领悟的升华——《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判断和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 ——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建立内力和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2. 培养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材内容及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导力量——内力;二是对地表形态起 “ 雕刻 ” 作用的外力;三是岩石圈的地壳物质循环。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和“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该条标准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该条标准关注的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 ——岩石,重点落在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首先要了解地壳内部的物质——岩石的分类,即岩石分为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其次要了解三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第三要理解三大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间及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最后需要把握循环的过程。

[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 一、借助媒体,激发求知欲望

[多媒体显示]陆地上 5 大基本地形的图片 —— 陆地上各种地表形态略影。如高峻平坦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地表陡峻的山地、底部平坦的盆地高低起伏的丘陵等。

师: 观看图片,你们知道什么是地表形态吗? 生 (可能):地表的形状。

[边演示边讲述]刚才我们大家见到的都是常见的地貌(即地球表面形态),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是我们人类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如中国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宜溧山地等等。

( 运用媒体展示各种地貌景观,直观形象地揭示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激发了学生探知新事物的欲望。 )

二、巧用案例,创设探究情景

师: 据地质学家考证,地球已经有 45 亿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地壳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海洋可以变为陆地,如登山运动员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古生物化石;陆地也可以变为海洋,如我们的台湾岛在很早以前是和大陆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中间地段地层发生陷落,便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海峡。地表为什么起伏不平?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态在不断的变化着?

[阅读课文]

生: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师: 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把它们合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补充解释名词]地质作用是指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师: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活动]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 什么是内力作用?

2. 内力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有哪些? 3.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师生互答]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它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展示案例] “喜玛拉雅山的形成和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 师: 从案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 内力作用的速度有快有慢。

师: 由于内力作用的速度不同,对地表形态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如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图上的火山喷发和前不久给东南亚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带来海啸的海底地震,它们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而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的极其缓慢,不容易被人们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却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如今天我们看见的喜马拉雅山成为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之一,它经过了 4000 万年的抬升,才上升为今天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之一。

师: 为什么说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呢?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由于变质作用一般只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所以,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展示“喜马拉雅山和东非大裂谷”图片],学生观察图片:

师: 从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 从图中可以看出喜马拉雅山似乎受到了挤压被迫上升,而 东非大裂谷好象是被拉开一样。

师: 非常好,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这说明了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

生: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师: 怎样给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下个定义?谁能上前来模拟一下呢? ( 提供海绵,要求两位同学演示,一位模拟、一位解说。 )

[媒体演示]

[教师归纳]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的形成都主要靠地壳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拗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其中喜马拉雅山的抬升就是地壳上升的证据,而东非大裂谷正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在地壳运动中,水平和垂直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同时存在的,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当然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但是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 借助案例说明抽象的地理规律,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亲自操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

[学生 分组活动 活动]展示活动结果。 [活动 1 ]

( 1 )从公元 79 年到公元 15 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下沉运动中,判断的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建成时底部的横纹雕刻看不见了。

( 2 )从公元 15 世纪到公元 18 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上升运动中,判断的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上有被海水长期浸泡和海生物钻孔的痕迹(图中石柱上的斑点)。

( 3 )那不勒斯湾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有垂直方向的运动

[教师归纳]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地壳是在不断运动着的,地壳运动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 活动 2 ]

[“结合中国地形图”,分析] 我国的山脉有不同的走向,它们就象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 — 西南走向,而南北走向和西北 — 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它们构成了我国地形的网格状基本格局。

[教师归纳]内力作用形成的山脉,制约着其它地貌单元的发展,从而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可见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的高低不平。

( 结合活动,加深对地壳运动的认识。 )

承转:如果说内力作用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那么外力作用则将高山削低,低地填平。什么是外力作用呢?外力作用又有哪些表现呢?这是我们接下来学习的第二个内容 — 外力作用。

三、分组竞赛,培养合作能力

[媒体播放图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土地貌的发育”、“我国西北地区的风沙扩展与土地沙漠化”、“泥沙淤积与黄河三角洲的扩展”、“山区的冲积扇”、“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形成”等。

( 运用图片,使学生对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先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分组活动]展开小竞赛:要求各小组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以下四题的答案,并派代表到讲台前来表演,模拟辩论赛。

( 1 )外力作用的概念及能量来源; ( 2 )四种外力作用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 3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4 )它们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

[各小组代表辩论]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老师给出适当的评价与意见,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 1 )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其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 2 )外力作用分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