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教版 高中生物 必修三 测试题 下载本文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20.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S1 S2 S3 S4 S5 曲线上的点 N 20 50 100 150 180 0.90 0.75 0.50 0.25 0.10 A.

值为0.50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B.防治害虫应在害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

表示增长率

21.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然后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C.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22.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A和物种B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信息可物种A和物种B之间相互传递 B.进化过程中物种A和物种B互为选择因素 C.能量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单向流动 D.物质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循环流动 23.初级生产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下图显示了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的总量 B.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

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

D.为保持原有演替方向,应将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

24.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25.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 D.X1、X2、X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26.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 ) 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B.湖泊受到污染,导致鱼死亡使鱼数量减少,鱼的死亡会使湖泊污染加重 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

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27.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中,错误的是( )

A.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小体B.胚芽鞘尖端C.雌蛾D.小肠黏膜

生长素性外激素

促胰液素

神经递质肌肉或腺体

胚芽鞘尖端下部 同种雄蛾

胰岛

28.从湖泊的不同深度采集到4种类型的浮游植物(I、II、III、IV),测定了每种类型的光合作用速率,如下图1所示。图2是该湖泊中的部分食物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由图1可知,在最深处采集到的是浮游植物IV B.由图1可知,浮游植物II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IV

C.由图2可知,若该湖泊被DDT污染,则e鱼体内DDT含量最高 D.由图2可知,若鱼c数量增多,则短期内浮游植物数量会增多

29.下图为一草原食物链能量流动简图,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同化的能量分别用B1、B2、B3表示。下列对能量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A2=B2 ②(B1-B2)>(A2-E2) ③B1=C1+D1+B2 ④B1>(B2+B3)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0.如图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作用的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值大小可以作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B.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C.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负相关 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 ①请填写表中Ⅱ和Ⅲ空白之处的内容.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构建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Ⅰ.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Ⅱ.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当的 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最初的田鼠的数量) 象表达 Ⅲ.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Ⅲ. ,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模型进行检测或修正 测或修正 ②表中Nt=N0?λ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 .

(2)若该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400平方公里,某次调查时调查了2平方公里,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36只田鼠,第二次共捕获24只田鼠,其中被标记的田鼠是6只,由此估算出田鼠的种群密度为 .若在调查期发现,有少数田鼠身上的标志掉了,那么该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 (偏大,偏小,无变化)

32.下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血糖(>6.67mmol/L) ① 血糖( 4.44-6.67mmol/L) A分泌增加 ③ B分泌增加 ④ ② 血糖(>4.44-6.67mmol/L) 血糖(< 4.44mmol/L) (1)正常情况下发生①过程的主要原因是 。 (2)正常情况下发生②过程的主要原因是 。

b. 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