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合作探究
一、第一部分:第一则 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心得】“无类”是指:一、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二、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所谓有教无类,是指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育而没有类的区别,即不因为贫富地、贵践、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二、第二部分:第二、三则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中人,中等资质的人;语,名词作动词,告诉;上,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译文】 孔子说:“中上等天赋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学问;中下等天赋的人,不可以同他讨论高深的学问。”
【心得】根据学生的资质因材施教。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斯,就;行,做,实施;如之何,怎么能;其,加强反问语气;惑,迷惑,糊涂,不明白;敢,谦词,斗胆,冒昧;进之,使他前进,进,使动用法;兼,胜过、超过;退之,使他后退,退,使动用法。 【译文】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心得】孔子之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做出完全不同的回答,是因为问问题的人不一样,本着这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子路为人鲁莽,孔子让其沉着冷静;冉有为人犹豫退缩,孔子让其大胆实践,这正是因材施教的具体做法。 二、第三部分:第五、六、七、八则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愤,郁结在此指问题想不明白;悱,想说话却不知道怎么说;反,类推;复,再。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心得】 第一句话,让我从中看到了一个深谙教育心理学的孔子,这个老师有点坏,“愤”“悱”两个字,仿佛让我看到他对着学生一脸悠然自得说:“很难吧~不知道了吧~
5
不知道就在想一想啊~想不出来了吧~好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一副欠扁的样子,但你又确实想知道,能奈他何。也就是说,一定是学生很想知道了,他才说,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教学效果最好。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启发,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以及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注释】尝,曾经;食,吃饭;以,目的连词来,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心得】孔子重视思考和学习的关系。这种关系荀子也论述过,他说的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罔,迷惑无收获;殆,危险。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心得】。遇到问题学生会去想啊想,想不出来,就“殆”了,殆是什么意思?危险。学生理解能力足够,就讲授适合他们学的东西,这就是孔子。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告诫人们只有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8、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注释】说,悦,喜欢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帮助我啊,对于我说的话没有一句不喜欢的. 【心得】不言听计从,敢于质疑有怀疑精神。 三、第四部分:第九、十则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谄,指讨好、奉承被人;乐,以。。。。。。为乐,把求道当做快乐;与,介词,跟。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样?”孔子说:“可以。不如穷得有志气,富得有涵养的人。”子贡说:“《诗三百》说‘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凿刻之后还要打磨’那就是说的这种道理吧?”端木赐啊,从现在开始可以同他讨论《诗三百》了,把过去的事情告诉他就能推知将来的事情!”
【心得】这则故事,“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是在子贡弄明白前一个道理之后,才开始和他谈论《诗经》,这就是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 10、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倩,笑时两颊呈现酒窝好看的样子;盼,转动眼睛的样子;素,白色的丝绢;以为,以。。。。。。为白色的底子;素,用来作画的白色的底子;起,启发;言,讨论,讨论; 【译文】 子夏问道:“美丽的笑容上面泛起一对酒窝,漂亮的眼睛闪闪转动,未染色的丝绸变成了艳丽的衣裳,这是说什么啊?”孔子说:“这是说绘画后于白色的底子。”
6
子夏说:“礼后于人的本性吗(就是说礼是施于人的本性上面的吗)?”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卜商啊!从现在开始可以跟他讨论《诗三百》了。“
【心得】这个意思很清楚,子夏为什么还要问?显然,他是要“举一反三”。于是孔子回答“绘事后素”。绘事,就是画画;后素,就是“后于素”。也就是说,画画,要先有白底子,然后才能画花纹。谁知子夏竟大受启发,高兴地问:“礼后乎?”什么叫“礼后乎”?就是说,礼,也像绘画的花纹一样,要放在打底子的后面吧?孔子一听,喜出望外地说:启发我的人就是你呀(起予者商也),我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在孔子看来,礼乐也是要先打底子的。拿什么打底子?仁。仁爱或者仁义,就是礼乐的底子。仁为礼乐之本,当然要先仁义而后礼乐。这就叫“礼后”,或者说“仁先礼后”。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赞扬了子夏,其实我们学生阅读欣赏任何一种文艺作品都应该运用想象和联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仕,做官;色,已,使动用法,使。。。。。停止;愠,恼怒;旧令尹,指子文;以告,应为“以之告” ,把旧令尹之政告诉给。违,离开,背离。 【译文】子张问:“子文三次做宰相时,没感到高兴;三次被罢免时,没感到委屈。卸任前,总是认真地办理交接事宜,怎样?”孔子说:“算忠心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来仁?”(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心得】文中两次出现 “未知,焉得仁?”一方面,说明“仁”的标准是很高的,第二启示我们要明确‘忠、清’和仁的关系。例如前面学习的颜渊问仁一则,礼和仁的关系,所有我们学习的忠、信、义、清、直、勇、刚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仁德境界,它们都是为了达到仁的一个外在手段。
成果展示
1、下列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2、什么是有教无类?你觉得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有教无类?
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