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和参考题及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赖特认为广亩城市根本不需要人的帮助就能建成,它将自己建造自己,并且完全是随意的。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7:城市分散发展模式----有机疏散理论; 城市发展的原则是可以从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中推导出来的。

目标: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保护一切老的、新的使用价值。

把大城市这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 方法:“对日常生活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 广亩城:

赖特的主张是将城市分散发展推向极端的状态,发挥到了极致,每户一英亩用地,依靠高速公路相互联系。根据这一理论,城市就成为地球表面均匀分布的人类聚居地。

第7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中国21世纪议程》阐述的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而A、C、D三个选项都不够全面,只是说到其中的三个部分。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13: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布伦特委员会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自于因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 2.《21世纪议程》:

关于促进稳定的人类居住区的发展;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住房;改善人类居住区的管理,其中尤其强调城市管理;并要求通过各种手段采取有创新的城市规划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 促进可持续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

促进供水、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 在人类居住中推广可循环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加强多灾地区的人类居住区规划和管理; 促进可持久的建筑工业活动行动的依据;

鼓励开发人力资源和增强人类居住区开发的能力。

第8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战略性发展规划不足以成为开发控制的直接依据。

考点: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4: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1.规划动作体系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开发控制规划)。实施性发展规划又称作法定规划。 (1)战略性规划:

主要涉及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应对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编制提供指导框架。但因其内容比较宏观,不足以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2)实施性规划:

以战略性发展规划为依据,针对城市中的各个分区,制定实施性的空间发展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3)非法定的补充性规划:

有多种形式,如各类规划研究报告、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开发区规划、各种专项规划、各类规划导则和开发要点等,通过政府的通告形式发布。 2.开发控制方式

两种基本方式:通则式和判例式。我国使用判例式。

第9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这些条件包括:城市是否靠近原材料、能源产地和产品销售地;对外交通联系是否畅通便捷;是否能经济地获得动力和用水供应;是否有足够合适的建设用地;城市与外界是否有良好的经济联系。

第10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A是集中式城市形态的概念。B是分散式城市形态的概念。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5: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 主要包括集中和分散两大类。 1.集中式形态

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连片。分为网络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环状五种形态。 2.分散式形态

分组团状、星座状、城镇组群式的城市形态。

第11题 试题答案:B

29

试题解析:

城市轴线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通过轴线可以把城市空间布局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在轴线上组织布置主要建筑群的广场和干道,使之具有严谨的空间规律关系。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6:城市空间布局的艺术问题; 1.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要求

(1)城市总体艺术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关系; (2)城市总体艺术布局与城市面貌的关系;

(3)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协调统一:艺术布局与适用、经济的统一;近期艺术面貌与远期艺术面貌的统一;整体与局部、重点与非重点的统一;历史条件、时代精神、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处理手法的统一;艺术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的统一; (4)城市艺术面貌与环境保护、公用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关系。 2.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工程设施与城市艺术布局的关系 (1)自然环境的利用; (2)历史条件的利用;

(3)结合城市工程设施,组织城市艺术面貌。

第12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集中紧凑不仅可以节约用地,缩短各类工程管线和道路的长度,节约城市建设投资,有利于城市运营、生产,方便城市管理,而且可以减少居民上下班的交通时间,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居民生活。

第13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现状调查基本方法有现场调查,条、块分类结合调查,专题座谈会调查。现场调查可分为两种:一是踏勘性的,二是专项性的。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 (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 (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 (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 (6)城市土地使用。 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1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城市分区规划的图纸主要包括规划分区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等。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55:分区规划文件及主要图纸; 1.分区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2.分区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分区位置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及建筑容量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5000。

第15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图表法、方格网法和等值线法均是空间模型分析常用的方法。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5:城市规划中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1.定性分析 2.统计分析 3.一元回归 4.模型分析

第16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在自然环境的调查中,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自然气象环境;自然生态环境。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30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 (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 (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 (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 (6)城市土地使用。 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17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诸多方面。D项是自然生态因素所包括的内容之一。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 (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 (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 (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 (6)城市土地使用。 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18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包括的四个方面中,D项的正确说法为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 (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 (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 (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 (6)城市土地使用。 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19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对于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和一般干道,红线宽度分别为60~100mm,40~70mm,30~50mm ,20~30mm。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1: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 1.交叉口间距:取决于道路性质和等级及设计车速、隔离程度。22 2.道路网密度:δ干一般2.5~4.0km/km;δ路一般5~8km/km。

3.道路红线: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分隔带。 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红线宽度一般分别是:60~100m、40~70m、30~50m、20~30m。

4.道路横断面类型:1块板(适于钟摆式交通)、2块板(车速≥50km/h)、3块板(交通适应性最好)、4块板(较少使用)。

31

第20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城市交通规划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使城市交通系统获得最佳效益的方法。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5: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 1.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协调各种运输方式。 2.提出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3.使交通系统获得最佳效益。

第21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运送速度属于平均速度。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 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 3.基本概念 2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边缘区2~2.5 2

km/km)、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 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

(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22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A项应改行政建设为基础设施建设。

第23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需要考虑底层房屋前有一块室外用地的情况。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8:竖向规划的基本知识; 1.原则

(1)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2)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

(3)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 (4)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

(5)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 2.主要内容

(1)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

(2)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 (3)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 (4)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 3.方法

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9: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方法,一般有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和纵横断面法。 设计等高线法--确定、标注设计等高线(标高),尽量保护土方量基本就地平衡。

高程箭头法--确定、标注标高,以箭头表示排水方向;适用于地形变比较简单的情况;工作量较小、制作快,但比较粗略。 纵横断面法--绘出方格网,标注每一交点的原地面及设计标高;用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工作量较大。

第2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城市防灾措施首先必须满足国家的防灾政策系统。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30: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 1.防灾措施

可以分为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两种,也可称为软、硬措施。 2.主要灾害防灾标准

(1)防洪标准:以洪水重现期大小体现。≥150万人口城市,重现期按≥200年设计标准;150~50万人口城市按200~100年设计标准;50~20万人口城市按100~50年设计标准;≤20万人口城市按50~20年设计标准。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