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口吃的一点知识 下载本文

儿童口吃怎么办?

某天接孩子,听到旁边一起排队的家长在讨论各自的小孩有没有开始结巴的,问怎么办。笔者由于工作关系,对此略有所知,但因为当时没好意思主动搭讪,因此没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此深表歉意。希望这几位家长能看到这篇小文,并有所裨益。

儿童期出现的口吃称为发展性口吃,发生率约为5%。之所以称为发展性口吃,是因为多在儿童2-7岁这一阶段发生,以区别主要是由药物、精神创伤或脑损伤等因素引起获得性口吃。对于发展性口吃,首先要告诉家长们一个数据,可以让大多数家长松一个口气。这就是发展性口吃患者中只有大约10%才会在青春期后成为真正的口吃患者,其余90%都会逐渐康复。(另一种说法是80%会康复,其中40%在3-5岁时自然恢复,其余40%最迟在11岁前恢复)。 发展性口吃的发病机制虽然众说纷纭,但不管是大脑功能失调还是沟通不畅,基本都公认原因在脑或神经。2-7岁正是儿童逐渐掌握语言能力的时间,从模仿学习逐渐过度到自主使用语言的阶段。打个比方,就好象学习舞蹈,模仿学习阶段就像是跟着人比划动作,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达成动作的。而自主使用语言阶段则是没有人可以模仿,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符合要求的动作了。有过类似经验的人都知道,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舞蹈技巧,就要看这个没有模仿对象时的熟练程度了。一种比较令人信服的口吃及矫正理论认为,如果儿童始终处在模仿说话的阶段,则永远不可能发生口吃。而当儿童开始自主说话后,语言的形成路径变为由内部语言(念头)解码为言语器官的动作,口吃者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某种障碍,解码出现错误,从而不能产生正确的动作(难发音)或产生错误的动作(眨眼等第二行为特征)。而此时如果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即多人同时朗读同一个语言材料,则由于说话者因为听(“观察”)到语音,而不自觉地激发了模仿行为并“拟合”了正确的言语运动,且由于“观察”——“模仿”这一神经活动的链路优先于“内部言语”——“解码言语运动”,于是正确的动作替代了部分错误的动作或不动作,原本由于口吃而不流畅的言语就变得流畅和(表情)自然了。礼拜时在教堂唱诗正是这样一种情形,因此这种效应被称为“同声说话”或“合唱说话”效应。

目前,对于如何对待儿童口吃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应不做任何干预,待其自愈,等过了青春期还未自愈者,可以确定为口吃患者,再开始干预。另一种则认为,有3-5岁后还未自然恢复的患者应进行适当的言语矫正,以促使其恢复。对此,笔者手上也没有更多的资料来判断哪种更可信。但从理论上分析,干预或不干预,因从是否会给孩子带来进一步的心理问题或者能避免带来心理问题来考虑。口吃的症状,包括核心症状、第二行为特征和口吃心理。其中真正由于“口吃”(解码言语运动错误)产生的其实只是核心症状中的一部分(难发音、中阻和重复)以及第二行为特征。其余的症状,如为避免口吃而附加语素和动作,逃避心理、紧张心理等等都是不能正确对待,而产生的行为定势和心理问题。处理不当,则可能带入成年,变成隐性口吃等心理性口吃问题或同时存在口吃与口吃心理的复合性问题。对于儿童而言,还需小心的是对人格的影响,比如口吃的孩子可能会有不敢上台讲话,不敢竞选班干部,在同陌生人初次交往时不够大方等表现,或多或少,对性格的培养有所影响。因此建议家长首先考虑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心理。如果干预会加重孩子的疑虑或恐惧情绪,则不应干预。如果不干预,无法引导其正确认识,则建议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 目前笔者所知的干预手段包括: 1. 心理辅导

2. 言语训练,包括调节语速和改变说话方式和习惯等

3. 利用同声说话效应,在卡顿时予以一定的协助,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比如家长可以在其出现难发

音时,发出一些长元音,如“啊”,“唔”、“姆”等。

4. 使用思比易口吃矫正器,这是一种利用同声说话原理,提供第二言语信号及其派生物来矫正口吃的

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