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论文 - 图文 下载本文

6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6.1我国目前开展社区共管的现状

截至2007年底,中国各类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 531个,占国土面积的16. 03%。自然保护区已有效保护了全国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一致,保护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增长,使得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为解决发展和保护的矛盾,理论界探索了如何通过社区参与、资源共同管理、促进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多种政策手段,以使保护区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起来。这些政策的根本点就是通过政策的利益调节和价值分配功能,使保护地的社区能更直接地受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如何协调整体和局部利益是解决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之间矛盾的一个关键。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在中国很多地区都沿用了自然资源粗放式和过度使用的发展模式。然而,在短期内要改变这种现状是与国情不相符合的。进一步而言,在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时,要公正和客观地认识社区的发展能力和发展需求。为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钟莉华在基于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理论的我国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模式及政策分析一文中提出可基于不同手段构建如下3种发展模式[ ]。

6.1.1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发展模式

通过政府行为,诸如一些特殊和优惠的发展政策来促进保护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弥补由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给当地带来的损失。例如,江西省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度面临当地渔场进行渔业资源利用带来的生物多样性破坏。2007年,通过省财政资金,保护区管理部门将渔场职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停止了原来的渔业资源利用活动,消除了保护与发展的冲突。由于缺乏成功的经验、成本较大和补偿资金来源困难等原因,这种方式可能长期处于试点示范阶段。可以预计的是,政府行为将是在大范围和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

6.1.2基于市场机制的替代发展模式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其他相关发展活动中,运用经济激励,使得社区群众在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持续利用中获取更大经济收益。换而言之,应寻找替代生产活动,既能使当地社区从生物多样性资源上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又不使生物多样性资源退化,从而使保护和发展的利益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得到统一。例如,在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级保护区,当地社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区群众以采集和出售药用野生植物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导致了物种的快速衰减。为此,保护区管理部门与当地政府扶持进行林下草果种植,使得群众收入结构得以优化,药用野生植物采集活动得到有效控制。鉴于这种方式涉及面小、比较灵活、实效性较强、成本也较低,其与中国国情比较吻合,也是可行的。

6.1.3融合政府与市场双重手段的综合发展模式

将政府行为、经济激励和允许社区对自然资源适度利用等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社区既能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获取一定的直接收益,又能获得外部扶持及政策优惠,这种途径可以说是解决保护与发展矛盾的最佳选择。由于该模式涉及的问题多、难度大,可作为今后长期发展的目标,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得以有机结合。

6.2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

我村民俗旅游发展的组织模式主要是农户自主,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而随着北京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闲暇时间的增多,对休闲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乡村旅游产品就是都市居民休闲度假消费中的重要一部分。强大的需求市场,需要具有特色的、专业化的乡村旅游产品的供给,但单一的农户为主的组织模式使民俗村的旅游开发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产生了较大差距,并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首先表现在由于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进行统一规划与策划,使许多民俗户旅游产品品味提升较差,抓不住地方特色;其次,民俗村的基础设施较差,大部分是对原有住房的简单改造和装修,卫生条件不理想,娱乐活动和设施缺乏,这远不符合当今度假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

在宣传方面重视不够的原因,其一是舍不得投入。一些民俗户总认为钱花出去了,万一不来人,岂不花冤枉钱。其二总想依托景区景点沾光带来客源,有创新意识,结果造成恶性循环:宣传投入越少,知名度越低,客源也就越少。

保护区的旅游并没有形成特色,主要原因有以下另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引导,误认为所谓高档次民俗旅游就是使用瓷砖大理石、地板砖等现代高档建筑用材,因此纷纷效仿。从而偏离了民俗旅游的发展方向。二是缺少挖掘。我村现存有一些距今80年左右的旧民宅和抗日时期被日军烧毁的部分民宅遗址,这些特色历史文化尙需挖掘。

由于我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且发展规模小等原因而使我村民俗旅游业发展尚未得到上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村各民俗户均希望上级部门领导能够对资金、无息贷款、物资或公共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或者根据经营需要,对占有的土地、果园、山林进行自主开发,享有优先使用权等,从而更好的调动民俗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6.3保护区和社区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6.3.1对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经济进行组织化管理

组织化管理即有组织地构建民俗旅游村旅游开发的统一管理机构,对民俗村的旅游开发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同时承担起环境整治、人员培训、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任务,做到总体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组建具有层级结构的民俗旅游村旅游开发管委会,即由村干部或村里较有威信的人员组成民俗旅游村级管委会。

首先,加强对民俗旅游经营者的教育和培训,使之掌握有关消防、卫生等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自身素质,以良好的信誉,亲情化的服务做好接待工作。培训要务实,要有针对性,《标准》、《规范》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其次,改变单一的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实现规模经营和统一管理,京郊民俗旅游村在深度开发中要想解决资金、基础设施及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对民俗村进行“整合”,即改变单一的农户自发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而以村庄为平台,同时依托于村庄又跳出村庄发展旅游,应从总体经营组织化入手,实现管理、产品开发及整体营销组织化。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应充分发挥我镇民俗旅游协会的作用,通过协会的作用完善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竞争,开展行业交流、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我村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6.3.2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客源市场,加大与周围景区景点的合作,逐步地形成一联串的“旅游链”

松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距离北京市区95公里处的延庆县境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另外地处风景迷人、资源丰富的张山营镇辖区,这些都为其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松山保护区和社区居民应该加大力度将民俗旅游通过媒体、网络进行宣传,重点向市民推出,力求让旅游者更好的认识到旅游的价值所在,旅游与科普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以森林生态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旅游,让游客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成为集科普

考察、宣传教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区,给旅游者一个新的感觉、新的形象,提高民俗旅游活动的知名度。近年来,张山营镇依托发展果品产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了“果品强镇、旅游富民、打造延庆西北大园林”的发展思路,以葡萄产业为龙头,依靠科技的力量,发展循环农业示范镇。张山营镇与辉煌世纪、罗曼尼、中坤集团、康帝酒庄合作建设葡萄酒庄,以产业发展带动葡萄种植,位于张山营镇境内世界第六、亚洲最大的“德青源健康养殖生态园”现存栏达到300万只,一座座酒庄城堡和一片片养殖生态园的建立,将在张山营的大地上矗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另外也会成为旅游产业链条上的一个“靓丽风景线”。

其次, 松山自然保护区沿现有塘子沟内的单一游览线向东扩展出几条小型环线,环线间有节点交叉,增加了线路变化和行走乐趣。具体线路见生态旅游规划图。

7结论和展望

7.1社区居民是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的重要同盟军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加剧。人类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各种防护林工程,以减少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然而,从本质上来讲,自然保护区就是最天然的防护林工程,而且自然保护区腹地的空气湿度大约要比周边低3-10度左右,这说明自然保护区还有天然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重视,加强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参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一般都位于偏远的山区,保护区居民大都比较贫苦,保护区内就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领域,区内的自然资源也是他们经济的主要来源。政府应该进行财政支持,使居民能够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也使他们能够自发地开展保护区的各项保护措施。由此可以看出,在保护区的保护上,社区居民是天然的同盟军。

保护区内的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通过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有针对性地保护区内的自然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进行宣传,民俗旅游活动的开展使得保护区居民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宣传队伍中去,从而加大了宣传的力度,也扩大了影响的对象和范围,继而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人们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了解。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目的。

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和居民合力开展工作,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区的居民更好地开展民俗旅游,增加社区居民的收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