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习强国《挑战答题》题库及答案 下载本文

80、袁隆平是科学家,但整天在田野里。他创建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被称为() 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81、与诗句“水屯三楚白,山接九疑青”所描绘的景致不同的一联诗是()。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D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B

82、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时间节点是() A2020年B2035年C2050年

83、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时代()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B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C中国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B

84、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之一是全民共享,这是就共享的()而言的。 A覆盖面B内容C实现途径 A

85、毛泽东同志的词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在哪一条江河? A黄河B湘江C长江D赣江

86、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是第

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 A自然资源B文化资源C人才资源 C

87、“桃花现任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桃花仙人”指的是()。 A陶渊明B刘禹锡C唐寅D李白 C

88、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A政府B市场C计划 B

89、“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下一句是()

A何事秋风悲画扇B相见争如不见C两重心字罗衣D斜阳却照深深院 A

90、“()风来满眼春,花城柳岸愁杀人”,请选择正确的词补全诗句。 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 A

91、“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出自明代丘浚的《题五指山》,以下小说()中有与“五指山”相关的情节。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

9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作者()。 A《天问》;屈原B《天问》;宋玉C《离骚》;屈原D《离骚》;宋玉 C

93、夏明翰的《就义诗》中写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表达

的精神是()

A积极向上的乐观B筚路蓝缕的建设C视死如归的坚贞D脚踏实地的奋斗 C

94、“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是唐朝张九龄的诗作,这首诗的题材是()。

A咏史诗B送别诗C咏怀诗D闺怨诗 B

9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代的()。 A唐;杜牧B宋;杜牧C唐;李商隐D宋;李商隐 C

96、“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出自苏轼的《减字木兰花·立春》。作者苏轼是()朝代的诗人。 A唐B宋C元D明 B

97、离别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主题,以下诗词()并无离别之意。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B

98、王安石的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下一句是()。

A两山排闼送青来B尚疑身属半山园C闻说鸡鸣见日升D自缘身在最

高层 D

99、“万类霜天竞自由”是毛泽东同志的名句,其体裁是()。 A七律B古风C词D乐府 C

100、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犹有花枝俏。

A已是悬崖百丈冰B已是黄昏独自愁C瀚海阑干百丈冰D六出冰花滚似锦 A

10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 A初春B晚春C初夏D晚秋 A

10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是星灵派名家()的诗。

A袁宏道B杨万里C朱彝尊D袁枚 D

103、“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这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蔽月山房》,与此中哲理最接近的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