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下载本文

【解答】解:由ρ=得,

冰的质量m=ρV=0.9×103kg/m3×1×10﹣5m3=0.009kg; 水的体积V水=

=

=9×10﹣6m3.

答:这块冰熔化成水后体积为9×10﹣6m3.

28.小豆国庆节时到石林风景区游玩,看到如图所示的新型太阳能电动观光车,车长5m,已知从游客中心到景区入口的距离是3.6km,观光车从游客中心到景区入口用时10min,在入口处停留5min,再按原路返回用了15min,路上要经过一座长245m的桥. (1)求观光车从游客中心到景区入口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求观光车从游客中心出发到返回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观光车在桥上以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求观光车完全通过桥用的时间是多少?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已知观光车从游客中心到景区入口通过的路程和运行时间,利用v=计算速度;

(2)观光车从游客中心出发到返回全程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就是平均速度;

(3)观光车完全通过桥的路程是桥长加上车长,已知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即可求得时间.

【解答】解:(1)观光车从游客中心到景区入口用时t1=10min=h, 观光车从游客中心到景区入口的平均速度: v1=

=

=21.6km/h;

(2)观光车从游客中心出发到返回全程的总路程s=2×3.6km=7.2km, 总时间t总=10min+5min+15min=30min=0.5h; 平均速度v2=

=

=14.4km/h;

(3)观光车完全通过桥所走路程s′=s桥+s车=245m+5m=250m, 由v=得,观光车完全通过桥用的时间t=

=

=50s.

答:(1)观光车从游客中心到景区入口的平均速度是21.6km/h; (2)观光车从游客中心出发到返回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4.4km/h;

第17页(共23页)

(3)若观光车在桥上以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观光车完全通过桥用的时间是50s.

29.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50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

为237g,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空心体积多大?(ρ钢=7.9×103kg/m3)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1)由密度公式变形公式V=

求出钢球钢的体积,再与钢球的体积相比较,如果

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 (2)用钢球的体积减去钢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解答】解:

(1)V球=150ml﹣100ml=50ml=50cm3;ρ钢=7.9×103kg/m3=7.9g/cm3 由ρ=得钢球钢的体积(实心体积)

=30cm3

V钢==

因为V球>V钢

所以此钢球是空心的;

(2)钢球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50cm3﹣30cm3=20cm3. 答:钢球是空心的,空心体积为20cm3.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30.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树变高,如图,A为树尖的位置,B为潜水员眼睛的位置.请解释这个现象.(可画图辅助说明)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来分析此题.

【解答】答:如图所示,树尖A发出的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向下偏折,射入潜水员的眼睛B,而潜水员由于错觉,认为光始终沿直线传播,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潜水员看到的树尖的位置在A′,比实际位置A偏高.

第18页(共23页)

31.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敞口的空铁盒,现将铁盒装满温度远低于0℃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看到干冰冒出大量的“白气”,铁盒的外壁出现白霜.请解释白霜是怎样形成的?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干冰容易升华,升华吸热; (2)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凝华放热,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解答】答:干冰温度远低于0℃,铁盒放热降温干冰迅速升华吸热,铁盒温度急剧降低.

当铁盒温度低于0℃时,周围空气中的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铁盒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白霜.

五、综合题(共22分)

32.小华为了确定某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他要探究“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48 ℃.

(2)实验中,观察到第6min时固体全部变为液体,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1 2 3 4 5 6 7 实验次数 0 1.0 2.0 3.0 4.0 5.0 6.0 时间t/min 35.0 45.0 51.0 55.0 58.0 60.5 62.5 温度t/℃ (3)根据丙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该固体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不断升高,但升高的速度越来越慢 .

(4)该固体是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分析】(1)读数时,要先认清分度值,然后看液柱所对应的示数; (2)作图象时,要先描点,然后将点用线连起来; (3)分析图象,根据图象特点然后得出结论.

(4)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的温度是48℃. (2)在图象上把表格中对应的点做出来,然后将它们连起来.答案如图:

(3)由图象可知,该固体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不断升高,但升高的速度越来越慢.

第19页(共23页)

(4)从表中数据和图象可知,该固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 故答案为:(1)48;(2)见解答图;(3)该固体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不断升高,但升高的速度越来越慢;(4)非晶体.

33.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未点燃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从而确定像的位置.如图,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实验中小红发现玻璃板后面出现两个像,原因是: 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所以能成两个像 .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填“实”或“虚”). (4)请你帮助小红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

(3)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成接到,而虚像则不能.

(4)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表格需要设计的栏目,然后将获得的信息填入表格中. 【解答】解:(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由实验可知,设计表格需要实验次数、物距、像距、像与物大小关系、像的虚实等几个栏目,有实验现象可知,

像与物的大小相同,为虚像.表格如下:

第20页(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