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下载本文

课程论文(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姓 名

学 号

二O一 年 月

分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姓名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专业 班)

提要:在《诗经》三百多篇作品中,有三分之一的篇幅与女性有关,不仅数量上占多,而且内容上也十分丰富。从平凡的少女,到贵族妇女,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描述了各种类型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方面对《诗经》中的女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诗经;女性;女性形象

《诗经》是中国现存的最古的诗选,这些歌词真实地反映了两千多年前的周王朝时期的现实社会。据统计,在《诗经》三百多篇作品中,有三分之一的篇幅与女性有关,这些篇章无一不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对我们了解当时的女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方面对《诗经》中的女性进行分析。

(一)外在形象

分析女性形象,不可或缺的一点就是分析其外在形象。《诗经》时代,女性对外在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标准。我们主要通过两首诗为切入点,结合分析表现手法,来展开讨论女子的体态、外貌、服饰等。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是在众多描写美女诗中,最为经典的《硕人(卫风)》。诗中描写的这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人就是庄姜,一个著名的先秦美女。诗三百中对女子形体的描写多用“硕”(有美一人,硕大且卷)、“颀”(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敖”(硕人敖敖,说于农郊)等形容词,体现以高大健硕为美的现象,与我们现代的审美标准大相径庭。比如,我们先看这首诗的第一句“硕人其颀”,“硕”,大也,“颀”,长也,可见庄姜身材修长健美。而在其他篇幅中,如《硕人》的第三章:“硕人敖敖,说于农郊。”“敖敖”一词,同样是描写庄姜长貌;还有《泽陂(陈风)》:“有美一人,硕大且卷。”也能发现当时人们以壮大为美,一是因为女性在生产活动中具有一定地位。在农业和畜牧业未发展之前,一般是男性负责狩猎,女性采集果子。但事实上由于狩猎的难度大,主要的食物是依靠女性,而且在困难的生存环境下,只有健壮的人才能活下来。虽然在《诗经》

时代,已经不需要再这样生存,但依旧灾荒频繁,所以早先的这种思想观念还是渗透进入那时人们的审美标准;二是为了繁衍后代,促进人口增长。在古代,劳动力、兵力都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准之一,人口数量以及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力的强弱。再者,那时国家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与战争,造成人口数量极不稳定,而健壮的女子有利于多生、优生。因此,才造成了人们偏爱高大健康的女性。联系后世偏爱的娇柔审美,《诗经》中描写的身躯高大的女性,给我们感觉强烈的反差对比,这其实反映的就是一种与当时的自然、社会有着紧密联系的、浑然天成的形体审美取向。

第二章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中,细致地描写了庄姜手像初生的嫩芽般柔软白嫩,皮肤光洁亮滑像凝结的油脂,用柔白而肥的蝤蛴之虫来比喻她洁白丰润的颈项,她的牙齿像葫芦籽洁白整齐,还有她额角丰满像蝉额,眉毛弯弯像蛾触须。该诗诗人运用多种意象来赞美庄姜之美貌。 其实,说到从比兴的艺术表型形式来看诗三百的话,通过各种意象来侧面烘托女子外在形象是那时诗人最常用的描写方法。除了《硕人》一诗,我们还能从诗三百中发现,周代以白为美,诗人常以白色的意象来描写女性,如月和玉。月,象征着静淡而皎洁。《月出(陈风)》:“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男子在月出之时,看到皎洁的月光,就联想到了自己苦苦爱慕的女子也是如月般皎白美好。玉,因其洁白无瑕的自然属性,常常被用来赞美女子的肤白貌美。如,《野有死麕(召南)》:“白茅纯束,有女如玉。”再者,《白驹(小雅)》:“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还有《汾沮洳(魏风)》:“彼其之子,美如玉。”等等。另外,《诗经》中也偏爱用植物意象赞美女子美貌。《桃夭(周南)》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虽然描写的是桃花醉春风而绽放,但让人联想到女子,也是像这般年轻貌美、神采飞扬。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外貌,而是用植物意象来侧面烘托,这种联想充满趣味,比直接进行外貌描写有更为自然、水到渠成,也更具有丰富的联想空间和意境。

我们从《出其东门(郑风)》入手,简单地分析一下周代女子的服饰。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虽然东城门外美女如云,但是诗人唯爱那穿白衣带青巾的姑娘。再看《绿衣(邶风)》:“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这是一首怀念亡妻之诗,男子看到妻子曾经穿过的衣服,不禁睹物思人。从这些描写服饰的词句中,我们不难发现:与后世不同,周王朝时期,女子日常生活着装淡雅。钱钟书也在《管锥编》说:“然卫、鄘、齐风中美人如画像之水墨白描,未渲丹黄。”

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卫夫人庄姜。看《君子偕老(鄘风)》描写的华服美饰:“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此诗通篇刻画一个极为漂亮的贵妇形象,头戴玉簪首饰,耳佩美玉垂环,身着华丽美服。似乎是在赞扬,实则嘲讽庄姜“子之不淑”、本质恶劣。

但总体上,周代女子服饰的主色调是白色等素淡的颜色。联系《车攻(小雅)》中“赤芾金舄”即红衣金鞋的男子着装,可以发现周代的服饰审美也与后世相差甚远。服饰作为文化的载体,能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观念。这种男艳女素的现象让人想到动物世界的孔雀,再结合《诗经》时代的背景,可知人们那时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较为贴近自然,审美自然受其影响比较大。因此,相比“艳丽开屏的雄性”,那时候大部分的女子还没有形成浓墨重彩的服饰审美,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原始的自然美。

(二)内在形象

除了外在形象,女子的内在形象也是人们所关注的。《诗经》描写的女子性格各异,有的大胆热情、至纯至真,有的刚强反抗、追求自由,也有的善良贤淑??诗篇中还有各种性格不同的女性,在这里只是选取了几个例子来分析其内在形象。

《终南(秦风)》中的姑娘对青年表示了热烈的爱慕之情。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黼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这首诗可以解释为终南山的女子大胆表露心声,对爱慕之人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君子面色红润,身着华服,佩件叮当作响。诗末姑娘还大大方方地将自己真心的祝福送给男子。诗经中有许多这样的爱情诗,如《大车(王风)》:“毂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女子甚至对着太阳许下生死之约,这是一种多么大胆热情、至纯至真的感情。那个时代的女子对爱情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更何况是处于青春萌动的年纪的青葱少女,行事自然无拘无束,不同于后世那般畏畏缩缩。

但我们还是能从许多诗中发现,那时候礼教已经渐渐影响了当时女子的婚姻自由。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

人只!”

《行露(召南)》描写的是女子对母亲表达不满,希望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诗经时代的女子,即使有礼教束缚,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们还是选择大胆地反抗,追求自由。

《诗经》中还有许多善良贤淑的“窈窕淑女”。马瑞辰的《毛氏传笺通释》云:“秦晋之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可见,不单单要外貌美,内心更要善良。“淑女”的“淑”,善也,据统计,“淑”这个词在诗经中出现多次,人们十分重视女性的品德修养。像《君子偕老》中庄姜这样只有美丽的容颜却品德不好的,也是不被世人喜爱的。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文明正在慢慢形成,女性在潜移默化中,倾向遵守礼仪道德。

《诗经》可谓是一篇女性的史诗,给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女子形象。以上我们从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方面分析了《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代女性追求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它掺杂着原始的审美意识和礼制文明的影响,反映了周代的一些社会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巍:《试论<诗经>中女性美的标准与追求》,中国诗经学会,河北师范大学编,《诗经研究丛刊》,第20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8,第374页。

[2]黛琪:《爱情就在桑间濮上:风情万种说<诗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9,第71页。

[3]袁愈荌:《诗经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9。

[4]柏俊才:《由<诗经>中的女性描写看周民族的文化特征》,《山西师大学报》,2006年3月,第33卷第2期。

[5]穆朝娜:《浅析<诗经>中的玉文化》,北京:《文物春秋》,2007年第4期 [6]吴美卿,黄晓慧:《<诗经>中的植物意象探析》,中国诗经学会,河北师范大学编,《诗经研究丛刊》, 第25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