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下载本文

主题3 神奇的太阳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 了解一些和太阳能有关的知识。 知道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上设计装置,课下制作改进的过程,培养学生思考动手的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通过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精神。 能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

彩笔,直尺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家庭中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它方便、节能、高效,深得人们的青睐。你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它是怎么样工作的吗?

2、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近年来许多国家争相研究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荷兰大学生最近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快的太阳能汽车,这种利用太阳能而不需要加油的未来型汽车早已有了,但是由于车速较慢,专家很少认真看待它们。荷兰大学生研制的新型太阳能汽车时速可达到160 km/h,你知道它的关键部件是什么吗?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5

1、展示实物

用手一拨转盘就转,你能否用其他方法使它转起来呢? (用手电照射这个圆盘。) 通过这个现象可提出什么问题?

2、太阳能

(1)有关太阳的知识,已经请大家在课下查阅了有关资料,现在请你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收获,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太阳能──人类能源的宝库)

(2)想想议议:地球上的能量是怎样转化和守恒的? (3)总结太阳能的特点。 3、太阳能的利用

(1)太阳能有着很多的优点:(1)太阳能巨大,仅一小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就比目前全世界一年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2)供应时间长,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3)分布广阔,获取方便;(4)安全清洁、无污染。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开发太阳能的利用。

(2)人类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①直接利用;②间接利用。 (三)活动总结

6

主题4 走进民间艺术

1、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赏析民间艺术,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2、过程方法

图片展示,部分讲解,资料分说。 3、态度情感

增强热爱家乡,热爱河北的思想感情。 二、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电脑展示图片

1、桔杆扎刻:是用高粱秆绑扎,模仿古建筑的楼阁进行制作的工艺品,造型精湛,工艺复杂。

2、果核雕刻:是用什么核雕刻的?是一个什么造型?你觉得怎么样? 3、内画壶:始于乾隆年间,早期在光滑的玻璃壶内画,后来,用金刚石在壶内打磨成乳白色再进行绘画,国画技法得以发挥,丰富了艺术表现力。

我国内画壶产地:北京,河北衡水,山东博山,广东;根据艺术特点:京派,冀派。内画壶用笔:一根长20公分的竹签做弯曲形钩笔;绘画题材:各种题材。我省的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是冀派代表人物。

4、绣花鞋:色彩鲜活艳丽,注入了母亲的爱。 5、木雕狮子 6、鞋垫绣品 7、泥玩具

7

8、《磁州窑三彩刻花盘》是宋代作品 (三)分组活动

根据刻前搜集资料,分小组讲解,学生分别补充。 (四)交流反馈 (五)活动总结

2、我做民间小艺人

一、教学目标

1、以剪纸艺术简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与欣赏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三、教学难点:创作和正确把握剪纸作品的连接与完整性。 四、课前准备:

(学生)腊光纸、剪刀、别针、刻刀、铅笔、固体胶等工具和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优秀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积极评说

1、教师课件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谈谈你对这门艺术的了解。

2、加深理解,强化概念

(1)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