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重工业(如钢铁、石油化工、电力、能源、工程机械、汽车等行业)生产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这也是经济全面复苏的重要标志之一。
国家经济景气对全国各地区都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处于安徽省中部的合肥更不例外。作为长三角经济区联系中部枢纽、加工产业梯度转移优势基地;合肥地区加速发展的要求无疑更加迫切,而加速自身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增长点。从合肥市的区情和工业优势出发,合肥工业发展依托大进大出的物流产业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带动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世纪头10-20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正在不断地向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国内市场广阔以及社会政局稳定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已成为国际产业
转移的首选地,并在快速形成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跨国资本在我国国内的区位选择,仍然更多地倾向于投资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备尤其是港口条件优越的沿海、沿江区域。
从国内看,以钢铁、农副产品加工等为重点的工业制造业,也出现向沿海、沿江港口城市转移的趋势。这种产业区位的调整,依托港口建设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符合重化工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
由于开发早、程度高,沿海地区一些大的枢纽港周围几乎已没有多少可供工业建设的用地,相比而言,沿江腹地的合肥,工业基础条件优越,且处于我国的中西部结合区域,与长三角经济联系紧密,港口港区条件优厚。给合肥港口建设带来发展机遇。
9
精品文档
3.1.2项目提出的理由
从合肥市所处的大的区域环境来看,合肥处于中部崛起的前沿,与长三角洲大发展的战略结合点。一方面,长三角由于沿海、沿江优势和形成区域经济带使得处于该区域中心的城市享受了开发发展的政策和经济辐射的支撑,特别是长三角近年来被确立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战略地位,对该区域的城市的港口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发挥了长三角港口群作用加快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战略的良港
的优势。近年,随着沿江安庆、芜湖、马鞍山等沿江港口的发展,合肥港与之相比,存在地缘劣势;“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将以七省二市合力打造黄金水道为契机,由“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大踏步的迈进。订立这一宏伟目标。在“十五”期间,安徽省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达5.67亿吨,增长83%;集装箱吞吐量38万标箱,比“九五”翻了两番;新增地方码头岸线5368米,泊位87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760万吨,为“十一五”安徽“水运强省”的发展战略得以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合肥经济发展也将进一步密切与长三角和中部城市的联系;加速建设港
口及吞吐量的提升,使合肥由内陆借助滨湖发展,迈向沿江;促进改善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条件,为城市后期跨越发展和‘工业立市’目标的实现,做好基础。
合肥现有码头已形成农副产品畅销全国,化工、机械、五金、建材、
10
精品文档
纺织、粮油食品、造船等二十多个行业,其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占全省的一半左右,并仍在逐年增加,合肥至今没上集装箱水运业务;一是原合裕线航道通航标准低,二是合肥港没有集装箱多用途码头。目前合裕线航道通过“九五”、“十五“期间投资整治,现已达到 III级航道标准,可通航500—1000吨级船舶,因此迫切需要建设合肥综合码头,以适应腹地对外贸易和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用。
合肥已基本形成了铁、公、水、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合肥市已被列为全国公路主枢纽规划重点城市、全国建设中的铁路枢纽之一。合肥是全国内河规划的主要港口之一,是皖中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和平台,是规划的合肥—上海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内支线港和喂给港。项目的投资可配套合肥综合港,形成合肥内外贸并举,江河、水陆联运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以适应合肥及皖中地区经济的运输发展的需要。 3.2项目建设的意义
3.2.1适应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提升内河港口的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需求。
合肥港口目前以装卸中转件杂货为主。根据城市性质和战略定位,合肥港口的基础条件和发展前景,确定了合肥港口的功能是:依托省会、辐射周边、服务经济、促进物流,以装卸中转扩建、件杂货和集装箱为主,发展巢湖旅游客运及仓储业,使之成为安徽省江淮之间功能齐全、配套完善、技术先进的水陆联运中心。因此,促进合肥港口的发展,提高港口综合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合肥集装箱生成量的60%的集装箱为远洋运输。目前集装箱主要通过公路运至上海、南京、芜湖港下水,运输费用高。合肥近年经济发增速明显,2008年上半年合
11
精品文档
肥市经济运行情况整体呈现运行提速、质量提升、结构趋优的良好态势。生产总值为723.25亿元,已超过04年全年总量(721.9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1%,高于全国、全省7.7和3.9个百分点,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数据显示:2007年,合肥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2.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水平达到38%,是全省外贸依存度17.6%的两倍多,居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前列。2007年合肥外贸出口增量达到8.93亿美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率达到41.4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则达到了6.24%。随着合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500强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不断的进入合肥和加大对合肥的投资,合肥地区已形成一批具有很强实力机械、电子、轻工、化工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进出口货运量不断快速增长。但合肥对外进出口现状是公路运费高,铁路周班专列少,因此,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服务于安徽经济发展、改善合肥地区投资环境的需求出发,合肥港口投资建设适应内河条件的集装箱多用途码头,开辟集装箱运输业务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3.2.2‘省会经济圈’的规划发展对合肥港口建设提出新要求。 “打造省会经济圈,推进安徽新跨越”作为省会城市合肥的发展必须以区位为依托,连动六安巢湖把自己置于沿江城市圈,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提高经济首位度、增强经济辐射带动力;实现与长三角对接与中部共崛起;在提升省会形象,奋力崛起中发挥先锋带动作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