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化粪池、检查井、外网施工方案设计 下载本文

实用文案

外网-给排水、化粪池、检查井施工方案

第一章 导线点、水准点加密控制及定位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1、熟悉设计图纸、资料,弄清主管和支管的管线布置、走向及工艺流程和施工安装要求。

2、熟悉现场情况,了解设计管线沿途已有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分布情况。

3、根据管道平面和已有控制点,并结合实际地形,做好实测数据整理,绘制实测草图。

4、进场后对建设单位交接的水准点和导线点进行复测,闭合差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导线点、水准点的加密,每60米范围内有一个水准点,加密点必须进行闭合平差,水准点的闭合差为20μm,确保加密点的准确,以满足排水管高程、线型控制的精度。

5、由于管道中线桩在施工中要被挖掉,因此在不受施工干扰、施测方便、易于保护的地方测设施工控制桩,测设中线方向控制桩,采用延长线或导线法,测设附属构筑物位置控制桩,采用交会法或平行线法。

6、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主要是槽底高程的确定,机械开挖后,采用跟机测量,随挖随测,杜绝超挖现象,确保槽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安装后,进行复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管底高程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每天测量工作开始前,都要进行相邻水准复核测量。

7、管道中心由中线控制桩来确定,通过控制桩在管道基础上打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出边线,确定管道的铺设位置。

8、井室高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管道铺设完毕后,要进行管顶及构筑物的竣工复核测量。 第二章 沟槽、基坑人工开挖施工方案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一)、施工工艺:

各段机械挖去400~500mm的杂物及土并运走→测量放线→设置控制桩→机械土石方施工→人工检平→交验。 (二)、施工方法:

1、各段整体重自然地面向下挖掉400~500mm土方,包括施工建筑主体遗留下的建筑杂物苯板、砖及碎木等。挖掉此部分土方并运走也是下管线、砼井及化粪池所占土方量外运余土部分。

2、施工测量:

(1)测量作业前应对测量仪器进行校验,测量时对所有数值和原始记录作详细校对。

(2)放线应每隔10米设中心桩,在化粪池、检查井、变换管径处、分支处均应设中心桩,必要时要设置护桩或控制桩。

(3)开槽铺设管道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200米不宜少于1个。 (4)施工设置的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必须经复核后方可使用。

施工测量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 目 允许偏差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水准测量高程闭合差 平 地 ±20 直接丈量测距两次较差 1/5000

3、土石方开挖施工原则

(1)、土石方开挖根据现场和劳动力组织情况分段进行开挖,分段长度一般在120~150m左右。

(2)、管道沟槽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当挖方区地基为岩石时,采用人工硬打;当填方区填土较厚时,拟采用机械开挖辅以人工清底;为防止超挖或扰动沟槽底面,槽底应预留0.1~0.3米采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同时将槽底捡平夯实。;夯实后,再回填0.5米厚砂卵石至设计槽底标高,再施工砼基础。

(3)、管道开挖槽底宽度按管道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管道开挖槽顶宽度按槽底宽度加放坡宽度计算,开挖管道时的放坡坡度按1:0.3计算;覆土大于5m时,放坡坡度为1:0.75,并在每挖深2m时,在沟槽一侧设置宽度为2.5m的土方缓冲平台,以防止土方塌坠,便于继续开挖下部沟槽。

(4)基槽开挖过程中,基槽内如有渗水及地下水时,采用每隔20m在基槽边挖400*400*500的集水井,用潜水泵抽出的办法排除。 (5)沟槽开挖时,弃土若堆在槽边或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它荷载时,其距槽边的距离不应小于1m,同时应保证槽壁稳定且不影响施工。

(6)人工开挖土石方时,若开挖土层较厚,除按沟槽开挖的放坡方式外,为保证施工安全必要时要用50*200的木板支护挡土,木板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固定采用40钢管立杆间距0.6M,横杆间距0.6M;若为石方开挖,在保证预留施工工作面宽度的前提下可不放坡,以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量。

第三章 污水雨污排水及给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放线→沟槽土石方开挖→基底检验→垫层砂施工→管道安装→化粪池、检查井施工→闭水试验→土方回填

一、施工测量:

测量工作具体实施方案见本章第一节之内容。

二、沟槽开挖:

沟槽开挖具体操作见沟槽、基坑人工开挖施工方案。

1、沟槽底净宽度,按照非金属管外径每侧加400mm的原则采用。

2、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的扰动基底原状土层。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1~0.2m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如遇到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不得回填泥土,可换填最大粒径10~15mm的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径40~60mm的碎石,并整平夯实。槽底如有坚硬物体必须清除,用砂石回填处理。

3、雨季施工时,应尽可能缩短开槽长度,且成槽快、回填快,并采取防泡槽措施。一旦发生泡槽,应将受泡的软化土层清除,换填砂石或中粗砂。

4、人工开槽时,宜将槽上部的混杂土与槽下部可用于沟槽回填的良质土分开堆放,且堆土不得影响沟槽的稳定性。

文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