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尔案例 - 图文 下载本文

比如经销费用的比率如何确定,包含了哪些项目?各工贸公司对外销售的价格是多少?采购代理费率如何确定?而且在提及关联方交易定价时充满了诸如“交易价格按公平定价的原则确定”、“不高于公司在市场上的自行采购价格”等模糊字眼,使我们无法对关联方交易定价的合理性作出判断。此外,由于经销费用、代理费用、支付给关联方的运输费用、商标和专利费用等的很大一部分要计人营业费用,而且我们发现青岛海尔近年来的营业费用呈异常上涨趋势,特别是 2003 年的营业费用在主营业务收人只增长了 1 %的情况下猛增 73 % ,达到了 6 . 3 个亿。青岛海尔给出的解释是“根据市场竞争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加大了营业费用的投资” , 这样简单的解释显然缺乏信息含量。而且,在青岛海尔的报表附注中没有提及营业费用项目,这使我们无法了解青岛海尔营业费用的异常增长与支付给关联方各项费用间的关系。

最后,在接下来的趋势分析中,我们发现青岛海尔许多重要会计科目的金额在各年间变化极大,但青岛海尔的报表附注却极其简单,往往是只列数据而不加解释,这极大地增加了财务报表分析活动的难度。

综上所述,难怪美国 《 商业周刊 》 会用“海尔是个谜”来形容海尔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极低。

四、会计分析简要结论

通过分析青岛海尔关键成功因素中的主要会计政策,我们可以发现青岛海尔在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研发活动、品牌投资、财务以及物流等重要方面严重依赖于关联方,这使得青岛海尔的关键成功因素成了“空中楼阁”,必须依附于海尔集团其他机构才能生存。同时名目繁多、数额巨大的关联交易使青岛海尔的会计弹性显著提高,而其不透明的信息披露也阻碍了我们透过财务报表洞穿青岛海尔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因此有必要通过进一步的财务分析来“拨云见日”。

13

第三节 财务分析

一、 趋势分析

我们以 2001 年为基年,然后将 2002 年、 2003 年、 2004年和 2005 年的报表数据与 2001 年相比较,计算出青岛海尔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趋势变动如表 11 一 n 所示:

14

15

由上趋势分析表可以发现:

1 .青岛海尔的主营业务收入自 2001 年起稳中有升,特别是在 2 004年和 2005 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考虑到前述会计分析中提到青岛海尔的平均经销费用率从200 1 年后有明显下降,因此,青岛海尔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似乎包含水分。但是与销售收人的稳中有升相比,青岛海尔的应收账款净额却有所缩减,特别是 2002 年和 2003 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难道是青岛海尔缩紧信用政策或是加强应收账款的收款力度的成果吗?由前面会计分析可知,青岛海尔应收账款中 90 %以上是关联方应收款,因此不应该出现改变信用政策与加强收款力度产生的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增长的“背道而驰”。这或许和海尔财务公司内部抵消巨额关联方往来款有关?由于青岛海尔对这些关联方往来款的披露不够充分,我们不得而知。 2 .相对于主营业务收人的增长速度,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长速度显然更快,这使得青岛海尔 2002 年和 2003 年的主营业务利润反而有所下降,而 2 004年和 2005 年在销售收人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也不明显, 200 5 年的销售收人是 2001 年的 144. 29 % ,而主营业务利润仅为 2001 年的 100 . 56 %。

3 .青岛海尔营业费用增长迅速,远远超过了主营业务收人的增长速度, 2005 年的营业费用是 2001 年的 2 . 6 倍。由前面会计分析可知,青岛海尔的许多营业费用(如统筹广告费、促销费等)实际上是由关联方承担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青岛海尔营业费用的巨幅增长?遗憾的是,青岛海尔的年报中并未对营业费用有进一步的说明。但是,由于青岛海尔的销售、运输、研发、品牌投资等各个方面均严重依赖于关联企业,因此,营业费用的异常增长应当与支付给关联方的各项费用有关系。正是由于营业费用的大幅增长,使得青岛海尔在主营业务收入略有增长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却急剧缩水, 2005 年的营业利润仅为 2001 年的44. 50 %。

4 .投资收益从 2001 年开始就一直为负数,且数额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200 1 年青岛海尔利用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 20 亿元向海尔集团收购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74 . 45 %的股权,巨额收购后留下了 14 . 5 亿多元投资差额,要分十年摊销,从 2002 年起每年要摊销 1 . 45 亿元。 2001 年青岛海尔从联营或合营公司分得近 2 000万的利润,而 2001 年以后青岛海尔从联营或合营公司分得的利润几乎为零,这也导致了投资收益的进一步减少。在随后的结构分析中我们将发现青岛海尔的长期股权投资占有很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