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教案 下载本文

梁 甫 吟

一、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5岁时跟随父亲从西北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他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度过,二十五六岁时,出蜀漫游。玄宗天宝元年(742),奉召至长安,供奉翰林院,故人称“李翰林”。后得罪权贵,被“赐金放还”。漫游南北各地。安史之乱中,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王室内讧,永王被杀,李白也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江南,病逝于当涂(今属安徽)。李白是盛唐伟大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年轻时怀有建功立业的抱负,但屡受打击,最终带着“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赍志而没。诗作以古体与绝句见长,内容大多抒发对理想的追求和豪情壮志,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国事的关心和对人民的同情。其诗风飘逸豪放、想象奇伟瑰丽、语言真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有《李太白集》传世,存诗约1000首,文约70篇.

提示

本诗创作时间不详,但与李白的《梁园吟》、《将进酒》等篇颇有共同之处,即人生失意,仕途坎坷,诗中却全然不露哀伤低靡之气,依然是神采飞扬,虽悲不遇,犹寄希望于未来。往往在感叹欷嘘之际,尚能自慰自解。把本诗判断为李白初入长安时所作,比较合情合理。盖开元之世政治清明,诗人也正当盛年,等待时机,期盼风云之际大展宏图,是这一时期的情感主调。

诗人以历史上辅佐君王成就霸业的英雄自比,这是未谙世事的少年人的理想,也正是典型的盛唐诗人的理想。诗中闪耀着鲜明的乐观情绪和浪漫色彩,跳动着勃勃的青春气息和高亢昂扬的旋律。壮观的景色,跌宕的情感,铿锵的声韵,形成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不仅将一腔愤懑挥洒得淋漓尽致,更从中流露出一股乐观自信的精神与横扫万古的豪迈气概。 本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思维的跳跃。全诗大致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开篇至“何况壮士当群雄”)写姜太公(吕望)与郦食其的遭际;第二部分(“我欲攀龙见明主”至“杞国无事忧天倾”)以《离骚》式的想象,写谒见天帝的阻隔;第三部分(“猰貐磨牙竞人肉”至“亚夫咍尔为徒劳”)写了一连串七个传说或历史故事,忽而自负、忽而自伤、忽而自慰;第四部分(“梁甫吟”至结尾)既照应开端,又以神剑传说表达信心。诗的内容,从人间与天上到传说与史实,错杂交融,显示出诗人立足历史高峰俯视人寰的眼界与气派。

二是节奏的变化。全诗的内容不是同等堆砌在一起。开头部分夹叙夹议,写得舒缓从容;接下来诡谲变幻,“三时大笑”、“倏烁晦明”给读者以匆急之感;第三部分不仅内容密集,而且情绪抑扬转折,节奏变得十分紧张;结尾以“梁甫吟,声正悲”过渡,复归于舒缓从容。这种节奏的变化与作者心理的变化同步,直观地显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灵世界。

本诗中无论是思维跳跃,还是节奏变化,读来却全然不觉有安排的痕迹,一切由胸臆中喷薄而出,率真自然,奇伟豪放,这便是太白的天才之处,也是太白的成功之处。

三、练习

1、举出本诗所使用的典故,分析一下用典的好处。

2、李白最终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秋兴八首(其一)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曾住于长安南少陵原),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盛唐伟大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所处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诗史”。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而兼具多种格调。古近律绝、长篇短制等各体皆精,尤其对七律的发展有杰出贡献。今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二、作品理解

这首诗是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时所作。诗中通过对巫山巫峡衰残、动荡、阴森的深秋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时的情怀和个人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迟暮飘零之感。悲秋是古代诗歌中习见的主旨,而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含蕴尤为深厚。诗歌感情沉郁,境界苍凉而不失开阔,显得悲壮苍凉。

全诗最显著的特色是融情于景,因景寄情,情景交融。首联以秋枫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见老大伤悲、情怀落寞。颔联写巫峡江水的波涛汹涌,寄寓了作者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和诗人不平静的心情;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颈联倾诉衷曲,借“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抒发东归愿望的强烈和东归不得的无奈。尾联则以暮色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抒写落寞惆怅、阴沉苍凉之感。全篇情景交相融汇,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可谓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谴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这首诗章法谨严,语言练达,对偶精当工稳,句式富于创新变化。尤其是颈联两句之遣词造句,于平易流荡中显出新警奇特,笔墨老成,出神人化。本诗是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

三、练习

1、杜甫此诗的主旨是否可以用“悲秋”二字概括? 2、具体分析这首诗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

3、为什么说此诗颔联所描写的骇浪滔天、阴云迫地的景象有暗示或象征意味? 4、背诵这首诗。

长 恨 歌

一、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下珪(今陕西渭南市),生于郑州新郑。唐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太子赞善大夫,因作诗讽刺得罪权贵,贬官江州司马。后历任中书舍人、杭苏二州刺史、刑部侍郎、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是中唐重要诗人,前期与元稹、后期与刘禹锡结为诗友,唱和酬答,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反映现实生活,语言平易通俗,是中唐通俗讽喻诗派的代表作家。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讽喻诗敢于揭露当朝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有强烈的现实性。他的长篇叙事诗叙事曲折,描写细腻,语言流畅,音韵和谐,影响极为广泛。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自成一家,在诗歌发展史上,是语言平易的代表。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二、作品理解

这首长篇叙事诗写的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太真的爱情悲剧。唐明皇与杨贵妃本是具有特殊身份的历史人物,所以两人之间的情爱故事特别引人注目。由于安史之乱的缘故,很多人以“红颜祸水”来看待两人的情事。而自白居易《长恨歌》出,遂有李、杨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流传至今。

全诗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开篇至“惊破《霓裳羽衣曲》”)写李隆基、杨贵妃会合经过及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幸。第二部分(“九重城阙烟尘生”至“夜雨闻铃肠断声”)写安史之乱爆发,贵妃殒命,玄宗伤痛不已。第三部分(“天旋地转回龙驭”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隆基重归长安后对杨贵妃的无穷思念。第四部分(“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尾)写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忠贞不渝之情。

从白居易的诗论主张出发,《长恨歌》应该成为一首讽喻诗,但事实上,更多描写了一个“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悲剧。将李杨二人的热恋,动乱中的悲情,生死离别后的相思,都表现得十分真挚,以致后世读者往往忽略了李杨的特殊身份,而将其完全看作悲剧爱情的一种典范。

《长恨歌》的艺术成就很高,前半写实,后半则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没有丰富的想象和虚构,便不可能有“归来池苑皆依旧”一段传神写照,特别是海上仙山的奇境。但虚构中仍有现实主义的精确描绘,人物形象生动,使人不觉得是虚构。语言和声调的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融合无间,也都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全诗辞采华美,音调浏亮,语言凝练,描写传神,当之无愧地成为叙事诗第一名篇。 三、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