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年产60万吨兰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跨度厂房如:炭化炉厂房、粉煤厂房、煤气鼓风机房、煤气加压风机房及污水车间均采用钢檩条,彩色压型钢板屋面。

(5)框架结构:多层多跨厂房如煤塔、筛焦楼以及单跨多层的煤、焦转运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腐蚀介质的多层厂房如炭化炉厂房、煤气鼓风机房、煤气加压风机房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布置这类全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和构筑物柱网,均应根据工艺等要求确定,并尽量符合建筑模数。其维护结构一般为大孔空心砖填充墙。 7.4.3 特殊构筑物

(1)皮带输送机通廊

地上通廊: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钢支架及钢桁架承重。走道板采用预制钢筋砼,屋面板及墙板采用彩色压型钢板。

地下通廊:一般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封闭箱形结构。 (2)料斗: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3)地坑:水池等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按设计确定。 (4)管廊:外部架空管道采用管廊形式,对沿公路和跨越公路区段一般采用钢桁架支承,跨度不宜小于12米,对于管道与车间衔接区段可采用型钢梁和蜂窝梁支承,跨度一般为9米及9米以下,管廊的支架采用钢结构。 7.4.4 其他问题

概算没有包括桩基等地基处理费用。

8 电气及电信

8.1 电力 8.1.1 概述 .2.2供电条件

本工程大部分属于二级用电负荷。需要两路独立电源,即两路10KV电源,以满足项目二级用电负荷的供电要求。本设计负责炭黑车间界区内的电气供电、电气传动、电气照明(防雷及厂区道路照明除外)。

8.1.2 外部供电条件

全厂室外高压电缆、低压线路均采用埋地敷设,厂区道路照明亦为电缆直埋,灯具采用钢管灯杆,光源为钠灯,路灯的控制为集中控制结合。

本工程照明网络电压采用380/220V三相五线制系统:检修用照明电压为36V,但在特别潮湿的场所为12V。除设置工作照明外,根据规范在个别场所还设置应急照明、局部照明、检修照明及障碍照明,根据环境情况选择相应灯具型式。 8.1.3本项目用电负荷特点

1)装机容量:根据各专业提供的用电设备数据表,经统计计算全厂装机总容量2200KW,计算负荷有功功率1800KW,无功功率600Kvar,视在功率1600KVA。为了改善功率因数,在变电高、低压侧分别设置静电电容器手/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2以上。全厂用电负荷估算见表。

2)负荷等级:根据工艺生产的特点及《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大部分属于二级用电负荷。

3)供电参数:本项目用电设备为交流低压设备及高压10KV用电设备,因此,配电电压定为0.4/0.23KV及10KV。 8.1.4 变、配电所设置

根据总图布置,保证供电质量,本着减少线路损耗、降低年运行费用的原则,在厂区内划分一个用电负荷区,在负荷区内设置一个中央变电所,分别为各个车间及高压电动机供电。保证为本工程各工序供电。

1)主变、配电所

内设10KV高压开关室,向变电所10/0.4kv变压器及10kv高压电动机供电,10kv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0kv高压开关装置采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户内成套中置式金属封闭手车开关柜,高压断路器采用真空断路器,高压设备操作电源采用免维护铅酸直流屏提供的220V直流电源。低压配电系统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向各工段供电。在变电所高、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高压无功补偿在高压侧10kV两段母线上进行,采用静电电容器补偿方式。补偿后功率因数达到0.92以上。低压补偿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静电电容器柜,使补偿后功率因素达到0.92以上。主变配电所采用双回路进线,当其中任何一路电源事故停电时,另一路电源能承担100%二类负荷。

在主变配电所内高压柜采用带有保护功能的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

变电所内分别设10/0.4kV变压器、0.4KV配电室,各安装两台1600KVA变压器,互为热备用。主要向炭化、备煤、筛焦、煤气净化、气柜等负荷供电。

两个变电所的计量在主、变配电所内高压开关柜内设置。 所有变压器均采用S11节能型变压器。 2)车间配电

本工程炭化工段为火灾危险区,配煤、筛运焦工段为重粉尘区,循环水、新鲜水、污水处理为潮湿场所,其它为一般环境。车间动力、照明按相应环境特征要求设计。为便于供电装置运行管理,在用电负荷较为集中的工段厂房设内附式车间配电室,各工段配电室供电电源均按双回路电源供电。 8.1.5 电气传动

1)低压配电方式

低压配电采用380/220V电压,配电方式以放射式为主,并由设在各低压配电室内的低压配电屏及设在现场的动力配电箱向各用电设备配电。各低压配电室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低压配电屏采用GGD2形式,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选用与低压配电屏一致的型号。动力配电箱采用XL-21型。对移动设备通过滑触线或软电缆的方式供电。

采用低压断路器作为短路保护设备,采用热继电器作为过负荷保护设备。

对工艺要求用以改善电机起动性能的部分用电设备,加装变频起动装置。

本工程主要生产车间用电设备的控制、运行及事故信号等送入仪表自动化专业的集散系统(DCS系统)进行监控及事故记录。

其它根据工艺要求采用相应的电控方式。

单机及单体成套设备在机旁操作。各车间联锁生产系统在集中操作室集中操作,并通过解除联锁可在机旁单独操作,所有两地操作设备在机旁设事故开关以保证人身安全。所有操作系统的操作电